第二百一十五章围城九门(一)
郭典看着墨轩带来的地图,沉吟着:“神使,我认为我们应先带精兵回身配合下曲阳‘地公将军’张宝大人,先把九门拿下,再一鼓作气拿下真定,此二城现在被千璃掌控,此子果烈精健,门下诸人对他唯命是从,又骁勇敢战,如若不拿下他们,如芒在背,一旦元氏空虚,很容易被他偷袭。”
墨轩目光转向郭典,点点头:“我赞同你的意见,可是师尊带来命令,你这二千精兵要准备去广宗,往洛阳打去,你本人也要同去,所以元氏现在只能留下二百兵卒,加上教徒们防守即可,千璃他虽然猛烈,可是手下兵卒有限,不像我们教徒众多,他总不可能带黔首百姓来攻城吧,那与送死无异。”
郭典若有所思,“神使讲的也有理,而且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攻打洛阳,大汉王朝要是都覆灭了,他千璃还守什么城,如果能把此子拉拢过来,对我们可有莫大的好处啊。”
墨轩目光落在地图上真定城的红色标记上,微微有点不安:“现在除了我常山,中山一带也已经被师尊坐下八大弟子之一,我师弟程远志和其弟子邓茂拿下,师尊命他们拿下整个中山之后,即北上拿下涿郡,攻打幽州,可是确如郭君所言,这真定、九门两县不拿,如鲠在喉,何况这千璃确实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耐,还是不敢小觑啊。”
郭典沉思半晌,“不如神使去信给‘地公将军’,看看他是如何安排的,我们一起配合?”
墨轩颔首,“如此可以,我这就发信过去。”
……
下曲阳,县城府里,墙柱上到处都是鲜血,太平道徒和官府卫兵们的尸体四处交叉,一队队太平道徒正在往外搬运。
一个满面胡须,额头宽阔,眼眶深凹,身材宽阔的男子正在俯身看着桌面上的地图。
身后一个身长八尺一寸,浓眉大眼,目光炯炯,铁须黑面的高大年轻男子直耿耿的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紧接着从台阶下上来一身长七尺三寸,额头上一横面刀疤,面目恐怖的男子粗声粗气的跨上来,“他娘的,这下曲阳的县尉竟是一个硬骨头,一直杀到最后站不起来,还喊着要为县中百姓做主,真是可笑。你看那县令县丞多识时务,一看我等入城,立刻投降,毫不犹豫,嘿嘿,将军,我已经让手下去县尉府上把他妻女全部绑来了,就送到你府宅里。”
原来正在看地图的宽阔男子正是太平道‘地公将军’张宝。
没有搭理这面容可怖男子的话语,仔细看了半天地图,才抬起头来,冷声道:“高升,约束住你的部下,我等起势,是为天下大平,你这样和乱贼有何区别,把县内一些有能力的士子请过来,让我一一询问,看看他们是否有愿意投诚,为我太平道效力之人。”
高升懒洋洋的回头,应了一声:“知晓。”
张宝看高升这模样,面色不愉,心道,要不是因为手下实在是无人可用,这高升很有勇力,还有点统帅交人之能,怎么会用他当一部方首,现在这么看来,这人对太平教并无忠心,只是借此机会烧杀抢掠一番,真是不堪大用。
心思这么想着,转身对身后高大男子说道:“周仓,你和他同去,如果未按照我所要求行事,当即捆了他。”
原本还有些张扬的高升听到周仓闷闷的应了一声是,顿时收起了刚才的表情,不自然的看了一眼尾随而来的周仓,心中大叫一声苦也。
原来这周仓双臂神力,整个张宝门下诸多弟子方首,无一人能对抗,平日看着闷声不吭,但是执行命令绝对不打折,所以深得张宝信任,如果他跟着一起去下命,那他高升恐怕是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正在此间,门外一太平道徒快步跑入堂间,跪拜道:“将军,元氏来了信函。”
张宝抬头,眼神微微一转,“拿上来。”
教徒恭敬递上信笺,退下。
张宝展开丝帛,快速看完,看到高升还在等待周仓在堂间披甲挂器,提声问道:“你二人可知道千璃此人?”
周仓摇摇头,表示并不知晓,倒是高升露出惊色,“将军,此人不好惹啊,在常山一带素有‘明君’之称,声望极高,不过这不重要,在我们常山、中山、巨鹿一带的贼匪圈有一句话,宁灭豪族大家,不惹九门千璃,包括将军你一直想劝降的巨枭张牛角和张燕他们,都从来不敢去真定和九门一带劫掠。”
张宝一听高升之话,再对照墨轩来信所言,心中有了计较,“传令下去,抓紧时间把下曲阳周边豪族杀净,七日之后,聚众出兵九门。”
高升眼睛一瞪,眨了眨眼,转身带着周仓走出县府。
……
另外一边,真定被赵云杀退的方首严政此时聚拢着剩余的太平道徒,和几个小头目商量着。
“严将军,刚才那银甲骑将乃是千璃手下最骁勇之人,名唤赵云,我们这些道徒几乎所有人都是没怎么受过训练的乡民,如何能与之对敌,还是尽快带人去下曲阳和‘地公将军’会合吧。”
旁边几个穿着不知道刚从那个豪家抢来的锦衣,裹了两三层在身上,然与他们乡间劳作的气质迥然不符,让人不能理解到底是为了取暖,还是为了炫耀,使得孙宏频频侧目。
刚刚从真定城中逃出来的孙宏听到此处,神色一暗,叹道:“师叔,师傅在城内准备火烧官府,占领真定时,被千璃门下一叫文煜的队长率众杀死了,千璃本就猛鸷,他门下诸人各个久经训练,而且这一年多,到处追杀流匪,人人刀上都溅过血,身上都有过人命,无论胆气,装备,临战能力各方面远远超越我等,确实不宜与之争斗啊。”
就在孙宏说道严兴被杀之时,严政已经红了眼眶,强咬着腮颌,青筋暴起,切齿道:“兴弟之仇,他日必报,走,我们去下曲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