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难以置信的失声问道:“怎么会?官做得越大,说话当然也就越有分量,您说话怎么会没用呢?”
姚侍郎也实在是懒得对她解释,“为父不过是个四品的侍郎。孙阁老的官够不够大,算是圣上之下的第一人了,不一样被打入死牢,比张谦还不如。”说话越管用,才越容易有造反的心,自家这个蠢笨的庶女怎么会明白这些事请!
姚氏愣愣的看着父亲,眼泪挂在下颌,似乎都停止了流动。难道张谦真的会没命?她原来不过是恼恨他宠爱那个杨冬儿,想着给他点颜色看看,从没想过张谦若是没命了,她自己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吴太太看着姚氏的蠢笨样子,不禁对她家老爷皱了皱眉,张谦既然已经犯了死罪,尽快把这个庶女送走就是了,还说这么多话做什么?想惹祸上身么?
姚侍郎当然想姚氏快些离开,可是他得把姚氏安抚住才行,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姚氏对着外面多说几句话,没准儿他真的会被牵连也说不定。要知道,他这几年的升迁,都是张谦运作得力才有的结果。谁知道当时他托的都是什么人,没准儿就是孙阁老。
姚侍郎为了转移姚氏的注意力,很温和的对她说:“筠茹啊,你夫君这里是没办法了,可我还得为了你和你几个孩子着想,得想办法保住你们母子的性命。你自己也得多为往后的日子想,你以后可怎么生活?”
姚氏果然被自家父亲的话吸引了主意力,是啊,若是张谦性命不保,她们母子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这么想着,姚氏就看了姚侍郎一眼。都怨父亲,当初看好张谦圆滑的处事能力,想着借张谦之力铺他的仕途,把自己嫁给张谦。这下可好了,张谦惹了滔天大祸,若是他被杀头,自己年纪轻轻就要守寡,还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以后的日子回事多么艰难。
姚侍郎见姚氏看向他的目光中有不满,更加不愿让姚氏对他有怨,继续好言说道:“若是张家在京城没了主子,那个叫廉恒的主事只怕会主持着,举家迁回湖州。你若是没有别的去处,也只能回湖州张谦的老家去。”
“女儿不去。”姚氏立时惊骇非常,“女儿在那里一个亲人都没有,去那里只会任人宰割,女儿不去湖州。”
廉恒那些人对自己都不好,若是她跟着去了湖州,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湖州她当年和张谦回去过一次,那里终究是偏远地方,哪里比得上京城的繁华。而且,自己若是以一个寡居女子,带着孩子去了张家族地,以后的余生就得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她可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去一个穷乡僻壤看一群乡下人的脸色,光是想想,都觉得生不如死。
姚侍郎没想到姚氏的反应这么大,他问道:“如果你不愿意回去,就要有个长远的盘算,还需要个留在京城的合理理由。”
姚氏眼珠转了转,看着姚侍郎的眼神有了变化。是啊,她回娘家还有另一个目的。
姚氏有些急切的说道:“女儿这次回来,一个是想看看能不能用些钱财,给六爷保个命。另一个就是想着,让父亲看看,能不能寻个空,把六爷的买卖解封一些。我若是能再把买卖经营起来,也就用不着去湖州,过寄人篱下的日子了。”
姚侍郎第一个念头,是不能给姚氏使这个力。现在风声这么紧,万一被那个别有用心的人告了密,他这些天避嫌的努力就白费了。紧接着,张谦那利润丰厚的买卖就让他动了心,也许做的秘密一些,是不会有事的。
姚侍郎想了想,说道:“张谦的买卖,按说在张谦定罪之后,是要充公的。要不,你先把张家所有的买卖都给我说说,我看能从哪里下手。想要都保下来肯定是不行的,只能找些不打紧的铺子,看能不能走关系解封或者还东主的名字。”
姚氏有冬儿写的,张谦在京城所有买卖的详细情况,她也算是心里有底,大概的给姚侍郎说了说。
姚侍郎仔细听了,盘算着保下来哪个能得利,又不会惹祸。最好是解封之后立即转手,或者是换个名字。
姚侍郎问道:“这些买卖每年的收益各是多少?”
“啊。”姚氏愣了愣,她从来没在这上面用过心,怎么会知道,“这个,女儿忘了问杨冬儿那个贱婢。待女儿回去让她详细写出来,女儿再给您回话。”
姚侍郎心里一动,“你说的可是张谦抬进来的侧室,在流锦行任掌事的杨姨奶奶?”
姚氏咬着牙说道:“除了她,还有哪个女子这么不知廉耻,整日和一群下人混在一起?女儿现在事情多,腾不出手。等什么时候得了闲,一定把她处置了,再不能让她给我张家丢人。”
姚侍郎扫了一眼旁边不说话的吴太太。这个杨姨娘,用好了,那就是个摇钱树。
吴太太心领神会,立即问姚氏道:“那个杨姨娘,筠茹打算怎么办?”
姚氏张口的当口,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这两年,六爷被她迷得失了心,让她丢尽了张家的脸面,让我这个正妻都跟着丢人。女儿打算把她送进张家的家庵,让她在那里规规矩矩的过日子去。”
吴太太笑道:“哪里用得着这么费事,拿着她的身契,直接发卖了就好。至于她以后丢谁的人,那就看谁倒霉了,可不关咱们的事。把她送进家庵,还得供她吃穿,着人看管,麻烦的很。”
姚氏紧紧地抿着嘴角,没有立即应声。若是把杨冬儿卖了,谁知道那个贱/人会不会翻身,哪能那么便宜了她?忽然,姚氏想起一个事情,不但蒋六那些人的身契不在她这里,就是杨冬儿的身契,也不在他这里!
这都是张谦,都是他,他从来就没把她当做他的妻子,妾室的身契不都是在主母手中吗?唯独自己,做不了妾室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