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第二纵队(1/1)

最终在进攻思想的作用下,戚继伟下令开了中东大会战的第一枪,指示驻守阿尔巴尼亚的军团在绝对火力压制下,炮击了对面的数个欧洲驻守军团,而其他的几百处战场也是一同开火,几乎是一天之内,中东的华裔军队就像对面的沙俄和欧洲大军倾泻了不下十万吨炸药,结果了超过三十万欧洲和沙俄军人的小命。

当然夏家军团也不可能总是进攻,毕竟强度太大的攻袭,所耗费的弹药完全就是海量,除了十几处战略要地,派出大量的装甲部队争夺驻守之外,其他的几百处战场则是立马转为防守状态,轮到对方开始狂轰烂炸,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争夺大战正式开始,此时的整个中东,确切的说整个中东与欧洲的接壤地,包括高加索巴尔干等等完全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随时随刻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成为炮灰,在残酷的战场死去。

大陆与沙俄边界的战斗进行的也极为惊心动魄,也的亏有数千名像罗西像李贯这样的将领老兵充实了一众新兵蛋子组建的新军当中,在前线稳定住了军心,要不然仅靠尚军以及一众参谋就算有再好的谋略作战方案,也绝对赶不及己方残兵败将懦弱溃退的速度。

毕竟此时的沙俄和欧洲大军已经癫狂了,是他们主动发起了攻击,数以千计的坦克军团不断的冲击着各条华裔驻守的防线,无论是西萨谚岭还是贝加尔湖又或者是远东,沙俄和欧洲大军都打的极为主动,他们利用华裔伪政权在与新的大陆军团争斗的一年时间内,秣兵历马,将粮草弹药准备的极为充足,此时早就养精蓄锐多时,精力和战力极为充沛,而反观对面的华裔士兵,大多都是稚嫩的面庞,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新上战场,连血都不曾见过,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与伪军作战的时候直面过厮杀,当然与沙俄和欧洲大军面对面厮杀的战士人数更少,更要命的是华裔开始布防的时间,远远不如对面的对手,很多的布防工事都未完善,仅仅只是一个雏形。

这就是现状,不管尚军愿不愿意承认,第一波冲击,对方就完全驱逐了华裔在贝加尔湖周边的势力存在,甚至在远东,也开始出现有局部溃散的现象,只有在西萨谚岭守军死死利用地形守住了当地的几处要地,对方因为顾及后路被断始终不敢越境,当然这也是因为第一和的缘故,是他们在大后方牵制了不少的沙俄后方军队,要不然西萨谚岭的守卫战后果还真的不好说,至少尚军自认为,只要对方将兵力增加一倍,攻击强度增加一倍,自己的手下的新兵就守不住。

最终在接连派出十几支督军,带着尚军的尚方宝剑,接连斩杀了一百多名营长及以上军官,就连军长也枪毙了两个之后,大面积的溃退才有所收敛,众人开始有节奏的布防死拼,当然大棒必须配合胡萝卜才有效,否则战败还是迟早的事情,在众人开始玩命防守的时候,十几支督军也开始行驶上封宝剑的权利,团长及以下职位,但凡只要认为合适的,立即提报,很多年轻的没有关系背景没有后台的,但是作战极为英勇的战士,都是在这个期间获得的提拔,事后尚军只是知道了一组数据,仅仅营长十几支督军就提拔了三千多个,至于团长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更何况连长和排长了,当然战场死伤也大,军官缺口也极为浩大,自然不会对部队造成冗员泛滥的情况。

一片混战一直混乱,让人看不清摸不透,直到在沙俄后方战场,一支奇兵突然异军突起,打破了整片战线的沉没。

前去驰援第一纵队的官军还在半路,从大陆出发路过白令海峡,再去鄂毕湾最少也要半个多月,毕竟那么大一支船队,又是负重商船,一众军舰就算跑的再快也要留下缓慢爬行守护他们,所以这个奇迹也就是与罗西无关了,至少说是无直接关系,毕竟他们此时也牵制了大概六七万沙俄大军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法腾出手去驰援高加索战场。

真正发生奇迹的地方在的战场,也就是泰梅尔半岛登陆的那支军队,当时准确的登陆地点应该是哈坦加河的出海口。

整个泰梅尔半岛荒无人烟,就算欧洲驰援了沙俄数百万人口,绝大部分也都是迁移到了沙俄的欧洲领土,还有不到一百多万人迁移到了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间,至于远东北部和北冰洋气候太过恶劣,一年到头也不过就是短短几个月可以享受绿色的春意,农作物的产量极低,很少有人愿意迁移居住。

可以说就是在几乎毫无抵抗的节奏中开启了他们的征服之旅,当然也并非是完全毫无抵抗,虽然沙俄大军在这片广袤土地没有很多的居民居住,可是小型兵站却是不少,多则一个排,二三十人,少则一个班,八九个人,相隔几十公里遍布范围极广,完全相当于眼线一般的角色,牢牢监控着这片广袤的大地,所以说就在十几万大军登陆的当天,消息就传回了沙俄大军的后方,十多万能够凑到的军队很快从各处汇聚朝着奔袭轰杀而去。

不过显然等沙俄大军陆续杀到的时候,早就登陆好几天了,已经开始分散布放,并且先遣军也已经一直突入四五百公里到了博亚米尔,并且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攻打下了这座小镇,男人自然全部杀戮,女子全部押回后方,不管是用来解决官兵的生理问题,还是后续移民人口中男多女少的现状,他们都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女子,哪怕是三四岁的娃娃,所以说战争永远对于女人和孩童来说都是残酷无情的。

等的第一个快速装甲旅已经完成了在博亚米尔的驻防之后,前出的侦察兵汇报了发现几个沙俄师团移动来袭的消息,这个装甲旅的旅长也是从中东战场回来的老兵,当即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遂一边电报联系后面推进的友军,一边在有利地形设伏,等到对方沙俄大军疲惫不堪赶到小镇的时候,突然华裔装甲旅发动了闪电攻击,一瞬间将近万人的沙俄师团打散,一路狂追了一百多里,炮击轰杀了对方不下四五千人,这才因为自己的后防不稳,不敢太过深入敌后,不得不退回小镇,不过当天又有两个快速装甲旅的友军已经赶到增援,但前出侦查的巡逻发反馈的消息是,已经从四面八方汇聚了不下四五万沙俄大军,此时都屯兵在诺里尔斯克,也就是距离博亚米尔小镇五六百公里之外的地方。

显然对方人数太多,再加上战线太长,后方司令部也只能放弃了突袭的想法,毕竟诺里尔斯克是一个中心城市,与沃尔库塔一样,城防相对坚固,易守难攻,的大部队已经物资还没有运抵前线,三个装甲旅,也就是一个快速装甲师一万多人,根本不足以完成突袭任务,为了避免损失战场一开始就这么僵持下来。

不过敌对的双方谁也没有放弃进攻和布防的准备,与来犯华裔一样,沙俄人和欧洲人的联合军团首先想到的也是完善诺里尔斯克的城防以及大军的后勤补给线,其次才是调动大军开拔攻击。

不过很显然他们与第一纵队遭遇的那伙沙俄和欧洲大军来说,运气差的多,因为所在的泰梅尔半岛战线此时正对的就是沙俄西伯利亚战区,也就是贝加尔湖战区,前线已经接到命令准备开始发动总攻布防,又哪有多余的兵力抽调给他们,当地的几个官员不得已开始向民间征兵,左拆右补弄了二十万大军,其中将近十万是民兵,战力可想而知,只有十万还算是正规军,不过他们的任务也很明确,就是死死盯住对面的大军,只要让他们没有办法深入西伯利亚战区,在大军后面出现捣乱就可以了。

当然前线的军人,尤其是有过长年征战的军人都知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只有不停的进攻才能牵制住对方前进的脚步,而恰巧与华人的将领一样,此时驻扎在泰梅尔半岛的那些沙俄和欧洲将领也在高加索征战多年。

于是乎一场防守战让双方打成了对攻战。

一开始在民兵快速被征召到位之后,仅仅用了三天,沙俄一方的总司令就下达了开始扫荡华裔入侵军队的命令,整个一个军团三万多人,在三万民兵的后勤辅助补给下,朝着博雅卡尔发动了猛攻。

而此时的现状就是司令部的官员也接到了两个命令,第一就是像第一纵队驰援增兵,第二就是尽快派出奇袭部队前往沙俄西伯利亚战区后方袭击对方的后勤线,无论哪一条命令都要耗费巨大的兵力,无奈的负责人只得放弃了主动进攻的想法,只在博雅卡尔小镇派驻了一个旅的防守重步兵部队,还有一支一个团的坦克装甲奇袭部队,以及一个团的炮兵部队,虽然明明知道对面已经汇聚了十几万大军,博雅卡尔是战略要地,不得不防,但司令部已经抽掉不出更多的人手了,五万人被派去驰援第一纵队,还有一个军大概三万人被派去深入西伯利亚敌后,捣乱敌人一线部队的后勤保障,此时司令官手里只有不到七万人,而哈坦加河沿线地域广阔,战略要地颇多,足足有十几个,自己又要留下必要的一两万人的预备队,真的没有更多的军队再外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