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张绣还是叛变了(1/1)

正在这时,忽闻鼓乐齐鸣凯歌高奏,迎面来了一骑,奔过临时搭建的浮桥。此人二十多岁,身高七尺,净面长须,身披银白色锁子连环甲,头戴镔铁兜鍪,没挂红缨裹着白孝,两边的孝带子顺耳畔垂下,在风中飘拂不定,却显得格外潇洒。曹昂身边的郭嘉笑道:“这一定就是白马银枪的小张绣,他还给张济戴孝呢!”

张绣单人独骑过了浮桥,甩蹬离鞍下了马,解下腰间佩剑往地上一扔,瞄准了大纛旗,趋步奔向曹操中军方向——这一串动作利索流畅,透着干脆劲儿!曹兵见他低头步行,没有带任何兵刃,便不加阻拦;张绣直跑到中军前,才止步跪倒,把兜鍪一摘,深深一拜拱手道:“在下建忠将军张绣,迎接王师来迟,望曹公恕罪!”

贾诩早就嘱咐好了见面不说“投降”说“迎接”,以示根本没有抵抗之意;自报建忠将军官职,这样就只能有升不能有降;要说明来者是“王师”不是“曹军”,以示对许都朝廷的认可;对曹操参拜时要呼“曹公”不要叫“将军”,这表示对他司空身份的尊重。张绣件件照办,把面子给足了;而曹昂骑在马上高声道:“张将军深明大义归附朝廷,无罪无罪,快快请起!”

张绣道:“在下不敢家叔有祸乱东京、攻陷西京之罪。”张绣得把丑话都说在前面。

曹昂自然要拿出肚量道:“祸乱洛阳罪在董卓,攻陷长安罪在李傕、郭汜,皆与令叔父无干。另外你叔父和解二贼,使天子得以东归,有功无过。将军快快起来吧!”这番话算是把张济叔侄以往的旧恶一风吹了,跟随董卓侵害豫州百姓,在天子战败弘农时首鼠两端趁火打劫,这些事情黑不提白不提,就算都没有了。

张绣松了口气道:“丧乱以来我等不知所归,欲保天子东归,又恐其他大臣挑拨是非提起旧事,害我叔侄性命。今得曹公赦免恩同再造,在下以后又可以效命朝廷了。”说完他又拜了一拜,才站起身来。

曹昂道:“将军心怀社稷,难得啊难得。”

张绣道:“末将已命军士清扫街道,请曹公率王师过河安顿。”说着张绣扭过头,把两根手指放在口中,吹了一声清脆的口哨。河西岸的兵马听到后,下马的下马、摘兵刃的摘兵刃,所有武装全部解除。

曹昂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口哨代替军令的,不禁赞叹道:“张将军治军有独到之处啊!”

“让您见笑了,我们凉州人的土法子,没什么稀奇的。”张绣见曹营众将毫无敌意,便放开胆量又跨前几步,抓过曹昂的马缰绳,亲自牵马引着他向前走。

而当张绣看到曹昂年轻的面庞之时略有一些疑惑,但很快不见了,整个淯水岸边的气氛其乐融融,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接收敌军,倒像是两路友军汇合。曹昂把自己帐下的将领引荐给张绣,张绣也赶紧把贾诩介绍出来。

贾诩见到曹昂便知此人必定是曹操的孩子,而他也始终观察着曹昂的言行举止,心中暗自思量:这厮肯推心置腹,又不拿权势压人,不愧是曹操的儿子也是个英雄!可惜为人处事太过潦草随便了,这可是个致命伤。

而曹昂在临行之时收到了我的指示务必要对贾诩毕恭毕敬,所以曹昂见了贾诩立刻施礼道:“先生便是贾诩、贾文和吧?在下曹昂有礼了。”

贾诩一愣暗想这小子怎么认识我?于是道:“公子竟知在下?”

曹昂毕恭毕敬的道:“小子自然听说过先生的事迹,对先生是敬佩有加,且我文杰叔父也吩咐小子务必不能为难先生。”

贾诩一愣啊,这程文杰居然能在千里外就知道我贾诩?为何不能为难我?这程文杰到底在搞什么飞机?

曹昂见贾诩发呆,继续道:“先生乃是大才,我家文杰叔父嘱托在下务必请先生辅佐家父共同协助天子平定汉室江山。”

张绣听着这个气啊,这曹昂小子劳资对他毕恭毕敬的,这小子居然对我不冷不热对那贾诩如此尊敬,还如此拉拢,难道他是想借贾诩之手来除掉我不成?

回过神的贾诩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恭敬的回答道:“多谢公子妙赞了,区区在下不敢当啊。”

曹昂又是一顿的拍贾诩的马屁,继续道:“先生大才不光是文杰叔父对先生敬佩不已,就连家父也是对先生连连称赞。”

越是这样张绣就越是确定曹昂是想借贾诩的手杀自己,贾诩也是想着可能是曹操不肯放过自己于是想让自己杀了张绣再杀了自己更是心惊。

于是贾诩回道:“多谢曹公夸奖,公子亦是人中之龙,小小年纪就能带大军出征常人不能及也。”

曹昂继续道:“先生说笑了,在下只不过是传承父业,万不及先生万一。”

就这样互相拍了好久的马屁才各自散去,曹昂觉得自己做的非常好,而有些事往往是事与愿违他越是拍贾诩马屁,贾诩越是心惊肉跳,连带着张绣也是一身的冷汗,贾诩更是阴沉着脸在研究这什么。

贾诩道:“曹操自己不来让儿子过来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不过观其所作所为估计是不会放过咱们了,不如咱们先下手为强。”

张绣道:“先生之前不是说过曹操会放过我们么?”

贾诩道:“恐怕是那程文杰所为,此人居然会如此算计我们不知是为何。”其实贾诩心里早就想明白了,肯定是那程文杰怕我才华出众欲要杀我保住他头号军事的大位,不过这又说不通,那郭嘉郭奉孝的才华绝不在我之下,为何不除去郭奉孝而要杀我,以此人的才华又何必如此呢?

张绣道:“那我们现在应当如何啊?”

贾诩在张绣耳边悄悄的嘀咕了几句,于是便各自开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