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是个千古难见的贤后,她对陛下的心意可感天地,只是说话做事却失了分寸呢。”我道。
李世民果然眉头一皱,薄有怒色,我却不给他发作的机会,继续道:
“皇后娘娘贵为一国之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陛下,所有人都要向她俯首称臣,可是今日皇后娘娘却大为异常,居然恳请自辞后位,让位于我,这可不是无稽之谈么?”
李世民的怒色淡去,反而是一脸的感动,叹道:
“皇后最知朕心,这些年,真是委屈她了。但是朕更不想委屈夫人。”
见李世民目光炯炯的盯着我,大概他以为长孙皇后已经劝服了我吧,好个糊涂的皇帝,当年杨广再如何宠爱宣华,还没动过废后的念头呢,把他看作明君圣主的念头再次打消。
不过,李世民在民间的口碑还是极好的,确实也有旷古绝今的治世之才,如今的他,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抉择,倘若一步走错,下场将与杨广一样,而长孙皇后,正是他在迷途中的一盏明灯,假如他能够朝着正确的一方走去,天下将会有前所未有的盛况。
毕竟,他虽在此事上犯了糊涂,但他的才干,却远超历代的帝王。
“陛下认为怎样才不算委屈臣妇?”我反问道。
李世民带着丝丝兴奋与希望的目光立刻收起,迟疑一下,言道:
“这个——朕愿意给你至高无上的地位,绝不比以前差。”
他所指的以前,自然是指我在大隋时的地位。
“陛下不觉如此做,对不起长孙皇后么?”我再次反问。
心中忽然替长孙皇后悲哀起来,想必她自己也是万分的悲苦吧,虽然嫁的当朝天子,一国之母的待遇,可惜他的丈夫却佳丽万千,她所能分到的恩宠可谓是少之又少,如今竟会为了一个前朝亡国皇后而连这点尊严与地位都不肯给她了。
同为女人,同为皇后,我深深明白她的无奈与挣扎,其实她比我要强许多,当初的我并没有她的这份沉着与收敛。
李世民面露愧色,却又似想起了什么似的,继续劝诱:
“皇后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说实话,朕敬她重她,这样做确实于心不安,朕听闻当年北周宣帝,并立五后——”
“陛下也要做亡国之君么?!”我的声音陡然提高,打断他的话。
他说得没错,北周宣帝宇文赟曾并立了五大皇后,杨广的姐姐杨丽华便是其中的天元大皇后,北周宣帝奢侈淫乱,才会导致北周的灭亡,大隋的取而代之。
而大隋,也在杨广的穷奢极欲下,重蹈覆辙。
现如今,李世民居然能够想到北周宣帝,实在令我心寒。
虽然心中冷汗直冒,认为大唐也难以长治久安,但想到晚儿与她的两个儿子,想到天下万民的平安生活,我绝不能因此让李世民犯下大错。
本来从内心里,我就无法接受他。
假如我的身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假如接受了他的爱意能使国家更加安定,百姓更加安居乐业,或许我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可是如今却不行,如果我答应了,我就将是千古罪人!
我担上罪名也就罢了,可怜的是天下黎民,刚刚安定的生活,又要经历战争,这个年代,百姓最渴望的,无非就是和平。
“夫人多虑了,说到底,你不过是一名无辜的女子,卷进了这个乱世,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朕必会励精图治,打造盛世。虽然前朝的大臣这几天烦死朕了,说什么红颜祸水,女人误国,但朕不信,虽然大隋亡了,突厥也降了,但这并不是你的错,朕反而觉得,这是上天在成全你我。”李世民动情言道。
原来我的身份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而李世民,也过于自负了,不能听从臣子的谏言,这本身就是一大错误。
他虽然贵为皇帝,但却堵不住悠悠万民之口,众口铄金,现在李世民在万民心中虽有好的印象,但并未立稳,倘若有变,那必会被归入昏君一流,他前些年所有的努力都会泡汤。
人都是这样,会记住你的大功勋,但更会抓住你的小过错。
我换了一种和缓的语气对李世民说:
“陛下知道大隋是如何亡的么?臣妇是亲眼看着大隋一点点走向灭亡的,只可惜却束手无策,而如今的陛下,却像极了当年的杨广。”
虽然我拿他与杨广比,有失尊敬,但我并不畏惧,就这样直直的盯着他,带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怨意。
的确,我没有办法恨他,我也没有理由恨他,大隋的亡国,李家不是主要责任,没有李世民,照样会有张世民,赵世民。
我没有丽君那样鲜明的性格,在我眼中,现在的李世民,就是一个迷途的孩子,他需要有人来拯救他,带她迷途知返。现在的长孙皇后自然也如我当初一般,只是比我更多些智慧与手段。
首先要李世民摆正心态,才能够有励精图治的机会,无论如何,当年我没能扶助好杨广,使得大隋渐渐走向灭亡,就是我终生的痛处。
杨广本也是颇具才干的,只可惜毁在一个色上。
而如今,李世民无论言行举止,包括在女色方面,都有着杨广的影子,唯一不同的,他的心中还装着万民,有这一点,说明他比杨广有救。
“朕不是杨广,更不会成为杨广,朕没有那么糜烂,朕虽空有后宫佳丽三千,但真正钟情而不可自拔之人,唯有夫人。”李世民声色并用,双眼微微泛着爱慕的光芒,虽然收敛着,却依旧火热。
虽然认识了数月,但他却仍如初见便一见倾心一样,爱慕只增不减。
我思忖再三,犹豫着该怎么才能彻底打消他的念头,见我不语,他的脸色微微暗沉,带着一丝嘲讽,几分醋意,言道:
“难道夫人的心中仍旧惦念着那个亡国之君么?朕哪里比他差了?”
他这样的语气似曾相识,是了,无论是阿及,还是草原上的两位大汗,他们都曾这样的比较过,不服过。
“若论陛下的才干,与杨广相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大隋之所以亡国,便是输在色上,输在民心之上,难道大隋亡国的教训还不足以警醒陛下么?”我苦苦劝道。
“朕——”李世民略略踌躇,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沉声问道,“是不是皇后跟你说了什么?”
他的疑色一闪而过,我微微抬头,笃定的说:
“不,臣妇的决定与皇后无关,即便她真心想让出后位,可是臣妾却早已看淡名利富贵,坐在那个位置上,等于是再次把自己推入火坑。”
他的心思已有动摇,毕竟大唐江山是牺牲了多少条性命,流了多少鲜血才换回来的,他不能不谨慎行事。
而我,只需再接再厉,表明我的心迹,并不属意于他,或许他才能够放得下。
“陛下若是真的垂怜臣妇,就让臣妇过几日安生日子罢,再者说,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臣妇已来日不多,一生都在勾心斗角,颠沛流离中挣扎,如今已至垂暮之年,虽然再无机会像其他民间老人一般享受天伦之乐,但总归是想过几年轻松悠闲的日子,还请陛下恩准。”
说到现在,我已经不再完全是劝李世民了,反而是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眼眶微湿,为何我这一生都没有太平日子过呢?
李世民轻轻抬起手,抚上我的面颊,轻轻拭去我眼角的一滴泪,满含着歉意与怜惜,言道:
“夫人真是委屈了,朕不会再让你受半点苦楚与委屈。”
我轻轻摇头,泪珠滚滚而落:
“不,陛下若是硬要留臣妇在身边,那才是给臣妾天大的委屈与苦楚,这种日日如履薄冰,夜夜战战兢兢不得安枕的日子,臣妇已实在无力去面对,果真如此的话,臣妇宁愿不再苟活。”
我所说的,全是发自内心的真语,相信李世民也能感觉得到,他的面色微微震憾,就这样看着我,眼神中的热情缓缓暗沉,如黎明将至的星光,一点一点散去,恢复之后,便是平静。
我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放松,我知道,这一次他是真的决定放弃了,从他的眼神中便可看出。
果然,他的手缓缓垂下,衣袖在空中划过,扇出几许微凉的风,面色虽有几丝痛苦的挣扎,但终究是开了口:
“你走吧。”
热泪夺眶而出,我却是笑着的,见他仿佛遭遇了重挫,神色不顿,我又有些不忍,于是言道:
“多谢陛下开恩!陛下的恩德臣妇永世不忘,必会日日三柱香,祝祷大唐天下太平,祝祷陛下万世流芳!大唐需要陛下,黎民百姓需要陛下,臣妇期盼着陛下能够开创盛世,期待着举国同庆的那一天。”
李世民似乎受我感染,脸上的失落渐渐淡去,眼睛盯着窗外的上空,仿佛也在渴盼着盛世的景象,口中坚定道:
“朕一定不负夫人重望!”
有更鼓声响起,已是四更时分,窗外,月已西斜,群星渐疏,明明大病初愈,需要休息的我,却到了这样的时分还没半分困意,我分明的感觉到自己的心在剧烈的跳动着,仿佛真的在感觉到盛世的来临。
而眼前的这名在我眼中只能是晚辈的男人,这个大唐的天子,此刻正昂首往上方看,似乎在黑暗中期待着黎明,而黎明已不远了。
他的身姿在我眼中越来越伟岸,甚至远到不可触摸,我的唇畔微微漾起一丝微笑,所有的心结都在此打开,所有的包袱都在此放下。
我们二人再没有说一句话,就这样静静的站着,期待着天边的第一道曙光。
十日后,长孙皇后来了,说宫外的宅子已给我寻好,也按照我的意思重新装饰过了,并取名慈善堂。
本来我是打算去投奔锦霞的,可是想到自己从娜塔亚那里学来的一身医术派不上用场,实是可惜,于是才想到筹建慈善堂,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百姓做点事。
不是赎罪,当然更不是为了谋生,我所做的,只是自己想做的事罢了。
出宫的车轿绕着长安城走了大半条街,途经一座院墙高耸,楼宇巍峨的宅子,我看到了咄苾,再细看,这府正是将军府,而现在的咄苾,已经是大唐的右卫将军了。
只是他的眼神,却是那么冷漠与愧悔,在看到我的刹那,激动了一下,却很快又恢复了冷静,脸上带着恨与怒,朝我大踏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