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儿,你说说有什么打算?我怎么觉得又是好事一桩?”

秦氏欢喜地说道。

她前几天去村长家有事,顺便和村长夫人闲聊了几句,风氏就给她透露了一点。

乔朵儿点点头:“如果你们想让孩子读书识字,那就是好事。”

“这意思是要重新开学堂?”有人兴奋地问道。

自从周老秀才年纪大了以后学堂一直空置着,村里有娃想读书只能送到镇上的私塾去。

不仅孩子离家远,束脩和吃住的费用也不小。

要是村里的学堂能重新开起来,那真是好事一桩!

秦氏也不由问道:“是不是在绣房上工的人家能少交点束脩?”

要是这样,她也愿意把家里的小子送过去。

还省得她在绣房的时候总惦记着家里的小猴子有没有给添乱。

存着秦氏这种想法的人不少。

所以大家都直勾勾地看着朵儿,希望她能多说点。

乔朵儿缓缓说道:“每个人每月交九十文,包括一顿午餐,如果不吃午餐,只要交三十文。”

其实她原来是想完全免费的,但怕混日子的人太多,反而失去了原先的意义。

而每个月九十文对真正想送孩子的读书的人家并不多,如果这点银子都舍不得花,更别说书和笔墨纸砚了。

这年头一本书的价格都在一两银子以上,珍贵得很。

“我家小二不聪明,不是读书的料,你家四蛋底子好,我看你可以把他送过来!”

“聪明什么啊?他只要能学着写几个字我就心满意足了!”

四蛋娘谦虚地说道,不过她真的准备让最小的儿子读书,说不定就能光耀门楣了。

“我准备把我家小子也送过去,就算识两个字也好,总比我们强!”

“我准备送俩,到时候让他们带饭,一共才六十文,几乎没怎么花钱!”

“确实便宜,算下来一天才三文,还管一顿午饭,朵儿根本没挣咱们的银子。”

绣娘们三三俩俩议论开了,很多人都把刚刚的担忧忘记了。

谭家都准备开学堂了,还能和传言一样揭不开锅吗?

所以传言只是传言,和事实有很大出入。

胖婶儿示意大家安静:“铁村长还在物色教书先生,等准备妥当了会通知大家,到时候你们领着自家崽子去报名,学堂容量有限,大家想好了就别磨蹭。”

“那我动作还得快一点,对了教书先生是谁?”

教书先生的学识和人品都很重要,如果先生不好,束脩再便宜都没用。

毕竟她们是希望孩子能学到一点东西的。

“我和铁村长商量过,准备请两位先生,一个是大桃村的柳童生,教简单的课程,还有一个暂时还没确定,只知道是大丰村的吕秀才和井上村的秦秀才其中的一个。”

乔朵儿据实说道。

这些都是铁牛招来的人,应该没问题。

“这些都是周正的读书人,孩子跟着他们学习肯定没错!”

“特别是吕秀才,学问好,做人也没的说,以后肯定是个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