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少林寺在拍摄时还很荒凉,据孙剑魁回忆,第一次来到少林寺时,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到处根本就没有路,非常的荒凉,甚至可以说是人迹罕至。

寺里只有几个老得牙都掉光了的和尚。

泥菩萨的身体已经坍塌了一半。

电影中的少林寺,其实是由好几个庙宇的景观组合而成的。

原来的少林寺牌匾非常陈旧,电影中出现的牌匾上的“少林寺”三个字都是经过当时重新粉刷过的,才会如此金光闪闪,片中那段绿树环绕、青草茵茵的室外练功场所。

是在附近的中岳庙和杭州的“花港观鱼”拍摄的。

赵卫东知道当时的特效还不发达。

在当时介绍拍摄情况的资料中,赵卫东看到一些情况。

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当时左派电影的拍摄方针,以及张鑫炎对武侠片的要求,使得《少林寺》中的打斗场面以真实为第一诉求。

据扮演“秃鹰”的计春华回忆。

当时根本没有动作指导,拍谁的镜头谁自己设计动作。

每次导演告诉你需要打多长时间,从哪儿到哪儿,就开始准备,然后用录像机拍下来回去分镜头。

于是,在《少林寺》中出现很多打斗的长镜头。

赵卫东个人觉得,电影之所以那么的成功,关键在于《少林寺》是一部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表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卖弄,通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武术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欣赏到了真正的中国功夫。

《少林寺》的巨大轰动。

使得李连杰塑造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少林寺》更让观众着迷的是。

李连杰的一招一式刚柔相济,于海的螳螂拳出神入化,胡坚强的地躺拳滚翻腾挪,于承惠的醉剑游龙似凤。

那武戏的对打,更加精彩纷呈,值得琢磨。

《少林寺》电影轰动世界,掀起了世界武术热,成了功夫片难以逾越的经典,这是因为演员、施展的拳脚都是真功夫。

赵卫东对武术的兴趣,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当时电影中的很多经典动作,赵卫东都学会了,就是醉拳也打得有模有样的。

其实也是从电影的醉棍、醉剑演化出来的。

自己也是琢磨在实战中,如何借着醉态,使得攻击动作,更加出奇不意,让对手防不胜防,总之经过添油加醋的一系列改造之后,自己的赵氏醉拳也就基本成型了。

从那时起,赵卫东开始狂热的喜欢上了武术。

购买所有有关武术、气功方面书籍,订阅武林杂志、气功杂志,购买大学武术教材。

也就是说,只要是跟武术有关的书籍都买,能学的都学。

在没有师傅的指导下,也学会了很多的武术套路。

象什么少林拳、形意拳、南拳、长拳、八卦掌、太极拳,就连军体拳也学会了,太极拳也学会很多种,有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简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等等。

而且武术套路打得还是比较标准的。

而且当时的基本功也非常扎实,可以掌劈断五块红砖,双手可以轻松提起360斤重的石锁。

曾经战胜过当地拜名师习武,属于数百徒弟中最优秀的好手。

就是前世的气功,也是在这个影响之下,开始学习的。

只是后面因为专业工作繁忙,没有长期坚持下去,功夫都荒废了,非常可惜,所以重生之后,赵卫东不仅自己坚持修炼,持之以恒,同时也强烈要求,自己的亲友都必须长期坚持,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当然,如此的坚持锻炼,也取得丰厚的回报。

赵卫东的所有坚持锻炼的亲人和朋友,也都取得非常丰厚的回报。

坐在电影院的老式连排活动靠背椅上,赵卫东一边看着电影,一边思绪如天马行空般,想到了很多的东西。

他突然想到,自己进场时,已经关上场内灯光。

视线很弱,走到位置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两旁坐的是什么人,很关键的是,他第一次拿着常委票来看电影。

根本没去注意周围的人。

这一排的位子基本上都是常委票,如果常委都来看电影,自己从面前经过,都视若无睹的话,那可是很伤人心的。

自己前面也是花了不少的力气,才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

不要因为这小小的一件事,关系又变得疏远了。

如果不小心没处理好,下个常委会有可能就少了几票,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赵卫东对周围进行了一番的观察。

虽然此时在电影放映时,周围的光线都比较暗。

但赵卫东的视力非常好,认真看看还是能够认得出来的,是不是有常委坐在旁边,如果有也要小声的打个招呼,不然就不合适了,不然有可能其他领导,可能会以为自己手中有权了,就自高自大起来了。

赵卫东的眼睛确实非常锐利。

虽然在微光的条件下,他都能看清楚周围三、五个位子上的人。

自己熟悉的人,就更没有问题了。

他两边都看了一下,没有看到自己熟悉的身影,估计他们昨天晚上来看过了,或者是有的领导不喜欢看这类电影,也有可能昨天看过了。

大家都不在,也就不要应酬了。

赵卫东也就放心的抓住吴明慧娇嫩的小手,陪着她静静地看着电影。

此时,吴明慧的心情有些忐忑不安,自己跟着赵卫东双双对对,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会合适吗?

他在左右观察,是在看有没有熟人,怕人看见吗?

她有好几次都想抽出自己的手。

但是赵卫东都抓紧了,不让自己把手抽出去。

吴明慧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他,他是县领导,又有女朋友,将来如何对大家解释。

自己只是个小兵,影响不大。

就因此被人议论也没有什么,反正自己又不想要什么前途,只想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有什么关系。

赵卫东他是当领导的人,要是被人议论,对他肯定不好。

他年纪这么轻,前途肯定非常远大。

如果没人知道,有其她女人也没有问题。

这个私底下,她也听到过一些传言,有不少的人也都有情人,这种事情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少不了的事,本来是没什么必要那么认真的。

只是大家害怕的都是:人言可畏。

自己这么爱他,如果不跟他在一起,那自己就一定会失去爱情,自己将来肯定不是他的妻子人选,又不想失去爱情,那只能造择做他的情人了。

因此跟他交往,还是要隐蔽一点才行。

当人众面还是需要保持距离。

这样交往才能长久,吴明慧觉得有机会,一定要提醒他注意这个问题,不可以因小失大,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俩人才能长长久久,两个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善始善终。

可是,她又转念一想,自己跟卫东年纪那么小。

自己才十九周岁,他也只二十周岁,离谈婚论嫁,还早着呢。

难道谈恋爱都不行吗?

未婚男女生谈恋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也无权说东道西的,自己前面的想法太谨慎了。

如果人生都这样谨小慎微,会失去很多的乐趣。

人的一生应当怎么过才算是幸福,这个问题吴明慧最近想得特别多,因为她面临着人生的最大选择,如何对待自己的初恋问题。

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吴明慧想到了前段时间,刚刚看过的一篇,席慕容女士写的散文诗:《无悔的青春》。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与你同行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只要走过,那样的一次。”

“而朝我迎来的,日复以夜。”

“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还有那么多琐碎的错误,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让今夜的我,终于明白。”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与你同行。”

这首《无悔的青春》是一首散文式的小诗。

是诗人用第二人称写的关于爱情的无悔。

无悔无怨的爱情才是无瑕的完美的爱情。

相爱的时候,因为彼此的欣赏和包容,爱是无瑕的,但是爱过了,开始怨了、悔了,本身无瑕的爱情之上却有了瑕疵。

所以,席慕容劝告象吴明慧自己这样的青年人。

爱了,分离了,也要好好说声再见,心存感谢。

当然,相爱的时候,女子也要温婉,像宁静、皎洁的明月,温柔地对待爱情,不管结果如何,将来回忆的时候,也会无悔,就如那山冈上静静的满月,美丽无瑕。

简嫃曾说过,痴情若是一剂毒药,必定以死来句读。

吴明慧从这首诗里, 读出了痴情、执着,也读出了人生际遇的变幻莫测,清楚的知道了, 在爱情里,也要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在席慕容女士的《无悔的青春》中。

关于爱情和青春的追求,就是无怨无悔。

青春无悔,人生也就无悔了,毕竟人生只有一次;爱情无悔,生命也就完整了,毕竟,爱情是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依据。

吴明慧觉得这首诗,真是给了她的青春之路,带来光明。

让自己不必在黑暗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