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在香港已经度过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也走遍了香港的山山水水,逛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全部走完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主要的街区都走遍了。

其中香港的海洋还是他们的最爱。

他们总共去了三次,当然后面去的,主要是去玩验极限游乐活动。

并且乐此不疲,其实越玩,让人越喜爱。

今天晚上空闲下来的时候,赵卫东突然想起。

国内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港市,就下个月就批准设立了。

赵卫东知道,1979年3月,国家和广南省决定把龙华县改为深港市,受广南省和罗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广南省委决定将深港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在1979年11月,深港市设了6个管理区。

在下个月也就是1980年8月26日,国家批准在深港等四个城市设置经济特区,后来,这一天也被世人称为“深港生日”。

到了1981年3月,深港市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赵卫东虽然说很少回家,但是还是不时给家里挂电话的。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现在已经担任安阳地区的行署专员,这是结束革委会后的第一任安阳地区专员。

跟深港市的市长,行政级别相同。

赵卫东也很清楚,父亲这几年在经济建设上的成绩。

可以说非常显著,并且被破格提拔使用,本来按国家的干部管理条例,担任副厅级职务几年后,才能提拔担任正厅职务的。

但因为这几年父亲的政绩非常突出。

成了国内有名的经济建设能手,这个光环确实耀眼。

这也是自己父亲能够破格的原因。

如果要运作这个职位,还是大有可为的,一个是职位相当,二是建设特区,最关键就是发展经济,经济特区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这里非常需要有经济建设能力的人才。

虽然说同时成立的经济特区有四个,但是深港市的起点很低。

赵卫东非常清楚,深港市的地理位置,非常有优势。

最后,最成功的就是就是深港特区。

而且自己的企业要进入国内,建设自己的国家,也唯有进入经济特区才行,否则就要等到十年后才行。

而且财团进入国内,也需要有人配。

若是跟别人沟通时,财团不仅没有利用特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反而让国家获利,这根本是违背资本的本能。

这违背常理的事,如果没有人配合。

根本就不能自圆其说。

就是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

如果是自己的父亲,能担任深港的市长。

那自己的十几财团进入深港市,就非常便利,能让特区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赵卫东知道,自1980年创办深港经济特区。

至2002年止,实际利用外资只有315.18亿美元。

其中,1979~1989年10年间,深港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

实际利用外资只有27亿美元。

至2000年20年间,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港投资。

累计投资项目2.36万项,合同外资298.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

由此可见,特区建设虽然说成绩非常显著。

但是发展的历程也是非常艰难的。

如果是自己的十几家财团来投资,每个财团投入20亿美元,就有300亿美元的外资,这份非常巨大的政绩,给别人还不如给自己的父亲,也能让他的事业更成功一点,何乐而不为。

况且自己的财团进入国内也需人配合。

没人配合他们的财团做法,肯定会被人怀疑,反而是吃力不讨好。

这也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而且特区的特殊政策环境,对于赵卫东财团的提早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特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

特区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前来投资的客商给予,特殊优惠和便利,国家给特区,较多经济自主权。

赵卫东知道,这些条件对自己的财团进入,是非常有利的。

他非常清楚国家设立特区的宗旨是。

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可以扩大国家,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窗口。

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

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

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

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

赵卫东非常了解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

深港经济特区位于深港市南部。

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南邻香港,以深港河为界。

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420平方公里。

实际可开发面积205平方公里。

设有全长102公里的特区管理线。

特区范围包括罗区、福区、南区和盐区。

特区前身为原龙华县的县城,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6000万元。

1980年8月,广南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利用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与部分地方财政,在罗区的0.8平方公里的区域兴建金融、商业、旅游住宅设施提供给外商,利用从中赚到的利润继续进行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

这种利用银行贷款“滚雪球”式的发展为特区的起步建设提供了经验。

根据《广南省经济特区条例》,深港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包括企业经营自主权。

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产品销售、出入境管理等。

通过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和租赁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加速了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

这些都是深港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

如果现在赵卫东参与进来,深港的历史将被改写。

特区管委会最早只依靠3000万启动。

赵卫东的财团参与进来后,可以给特区政府提供,高达数百亿美元的贷款,这对特区的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说自己的父亲还是一个厅级的官员。

按理说他的调动,并不需要中组的安排。

但赵国钧是中组的后备干部。

又是跨省调动,而且又是经济能人。

所以他的职务变动,就必需经过中组的安排,可以说,赵国钧是担任深港市市的合适人选。

相信西省肯定是不愿意,把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放出去的。

所以,赵卫东考虑必需是中组安排才行。

他拿起电话,挂了一个国内长途。

现在是晚上九点多,估计这个时间,岳父肯定是在家里了。

赵卫东没想到,岳父的仕途走得这么好。

几年间从正部级,走上了副国级的政局委员,他现在还是津市的市委书记,也是津市第一个进入政局委员的书记。

当然,他有救助唐山大地震的大功劳。

还有叶明辉的十亿美元的捐款,再加上这三年的三亿美的捐款。

对于这么巨额的外汇收入来说。

绝对是非常巨大的成绩,再加上他自己的能力。

还有就是他跟首长的私交很好。

而且在首长出山的时候,他也做了一点的工作,而且首长也正当用人之际,进入政局委员,给叶军豪举手的人很多,属于高票当选的委员,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都举了手。

国家的情报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估计叶明辉成为世界首富的信息,国家应该都已经完全掌握。

有叶明辉这个财神爷在身后。

谁都想在经济上得到他的支持,就必需争取叶军豪,所以也就有了高票当选的这个结果。

赵卫东想要进行运作。

也只有通过他才能操作这个职务变动。

电话通过几道转接,终于连上了叶军豪家里的电话。

“喂,我是叶军豪。”

电话里传来威严厚重的声音。

“爸,是我,赵卫东,近来工作很忙吗?”

赵卫东态度很诚恳的问候道。

“哦,是你这小子啊,今天怎么想到给我电话?”

听到是赵卫东的声音,叶军豪的语气马上温和了下来。

“爸,我是想问候你一下。”

赵卫东赶紧虚心的表示自己态度。

“哼,你小子我还不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

叶军豪可以说是,当了一辈子的官了,赵卫东那么点小肚鸡肠还瞒得过他,虽然说赵卫东的前世,也当过副厅级的技术官员,但是搞技术的就是搞技术,对于看人,赵卫东绝对跟叶军豪的差距很大。

赵卫东最大的优势。

也就是知道社会的未来走向。

当然,这个优势,也不是靠经验,就能够拉平的。

叶军豪一眼就看破了,赵卫东心里的小九九。

“爸,是这样的,国家去年在广南省,有新成立了一个深港市,这是个地级市,我觉得国家既然开始改革开放,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因此就需要一些试验田。”

“在试验田里,把所有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做法,都放到那里做试验,成功之后,再向全国推广。”

“如果失败了,也就是一个小块的试验田的问题。”

“不会影响全国的大局。”

“我觉得深港市,是一个非常适合做试验田的地方。”

赵卫东非常认真的说道。

叶军豪听到这些话,也吓了一跳,建立经济特区的事,现在国家高层,还在研究讨论,这个事还没有最后形成结论,这个小子到底是怎么知道的,不应该啊。

现在知道的人都非常少,是不可能传出去。

如果不是听信传言,能通过现有的政策,进行研究分析。

得出如此正确的结论。

自己这个女婿也太妖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