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无法预料的事态(1/1)

魔都首映场。

漆黑的空间中,唯有大屏幕发出微弱的光芒。压抑的氛围下,只有观众们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着。

电影,终究还是结束了。但是,人民追求自由与公平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最后一幕时,人民仰望着天空的烟花,观众仰望着屏幕中人民。有人意外地在这些摘下面具的人中找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而这些面孔都是已经去世的人。

女医生,娜塔莉的朋友戈登,等等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倒下的人。

在这一刻,他们又复活了。

“怎么回事?他们不是死了吗,怎么又活了?”

“看到好多熟悉的人啊。”

“既然这些人都活过来了,为什么V没有活过来?”

“唉,这应该是一个象征性的开放结局,虽然很美好,但是男主还是死掉了。果然,韩半仙说结局会好一点点,就真的只好一点点。”

这时,首映场的灯光亮起起来,观众们不适地眯了眯眼,但嘴里依然不停地诉说着自己心中的震撼。

华夏观众何曾在电影院看过这种充满了政治寓意和讽刺的电影?又何曾看过如此赤裸裸的,如此直白的思想表露?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恐怖分子怼翻一个政府的YY故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政府太恶心,老子早就看不惯了,老子就是要怼翻它。

当然,这只是流露于故事表面的剧情,其中自然还有更深的寓意。

不然的话,观众们也不会和V产生共鸣,也不会感到热血沸腾。自由和公平,不仅仅是电影中人民的追求,也是现实中所有人民的追求啊!

当最后V字大军冲向议会大厦时,又有几个人没有被触动呢?

所以,当韩秋站在台上的时候,所有人都一眨不眨地盯着这个胆大包天的导演。敢拍这种直白的政治电影,并且还能通过广电审核的,也就他一个人了吧。

半仙,真的不同凡人。

“首先,感谢大家的观看。”韩秋笑着说道,“其次,我要感谢广电,如果没有它的支持,也不会有现在的V。”

观众们也附和着起哄,大夸广电这次干的好。

韩秋继续说道:“大家看完电影,心中有什么想法我不知道,但我要声明一点,这仅仅是一部电影,而且是一部未来幻想电影,所以,不要把电影代入现实。”

他自然是想把V和伦敦爆炸案撇开,以求给V一个清白之身。到现在,韩秋心中依然感到很不安,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电话。

有观众也是想到了去年十一月五号的伦敦爆炸案,同样的是,V也在十一月五号炸了议会大厦,而且,地点都是伦敦。虽然二者炸的东西不同,但是依然引起了人们无穷的遐想。

观众们窃窃私语,媒体也表情各异,不过韩秋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牵扯什么,所以,对于媒体问的那些关于V和爆炸案的问题,他一律用“没有关系”敷衍而过。

甚至,韩秋直接拒绝了记者接下来的采访,直接退到后台。

他是真的不想听那些捣蛋的记者问一些尖锐严肃的问题。本来电影就很严肃了,你特么还来?

作为一个娱乐圈的公众人物,韩秋知道这些东西是不能去回答的。

毕竟,电影画面和自己亲口说出来一些事实,是两回事。

一旦说不好,这尼玛会毁了一辈子的。

然而,即便韩秋选择保持沉默,网上依然出现了铺天盖地的评论,把他想要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

网络可是键盘侠大展身手的好地方,更何况,难得碰见这么一部搞事的电影,不出来说几句怎么像话?

“叼!我只想说,V字仇杀队是我在华夏看过的最有深意的政治电影,没有之一!”

“很精彩的剧情,很有深意的台词,很完美的结局。”

“呵呵,政府才应该害怕他们的人民?这话告诉我们,人民才是国家的主导。一旦政府领导人民而不再倾听人民发出的声音,后果将十分严重。”

“感觉韩半仙不仅仅是拍给我们看的,更是拍给某些人看的。这家伙在电影中使用了很多巧妙的象征手法,来警醒世人,要警惕统治阶级对人民思想的禁锢。”

“哈哈,韩半仙揭示了极权主义,并且鼓励人们去反抗,这家伙,真是越来越会搞事了。”

“应该还说了自由和公平吧?”

齐志文回道:“当然,电影也描述了一个人民没有自由,政府的权利无限放大,言论没有自由的社会。政府可以随意扭曲事实,冤枉好人。对于我们而言,某些场景似曾相识。西方的社会应该也是经历过这么一段的,而他们现在拥有了民主和自由。而处于民主和自由的初级阶段的我们,看到这一切,感受会不同。”

齐志文继续写道:“我记得,有个朋友看了电影后,哭着给我打电话,他说:‘看着看着我就留下了眼泪,我感觉我就生活在这部电影里,它讲的就是我所在的社会’。或许他有点偏激,或许没有.......”

“这部电影的社会,相比于华夏和西方国家,更接近我们国家啊。”

.........

网络上议论纷纷,人们对V这部电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其关注度,甚至超过了韩秋上一部黑暗骑士,而且还是远远超过。

黑暗骑士中,人们记住了小丑。V字仇杀队中,人们记住了V。

虽然这二人最后都没有啥好结局,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触动了所有人的心。

人们恐惧小丑,但是信仰V!

特别是结合着华夏的国情,这部电影突然又多了一点针锋相对的味道。虽然韩秋没有点出,虽然广电和政府也没有点出。但是,很多网友把这一切都点出来了,把韩秋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所以,一时间,网络上风起云涌。

无数的牛鬼蛇神都跑了出来,通过V这部电影,发表着自己的感想。

微博热搜榜第一名的位置,只有简单的一个字母,那就是V。其中的话题讨论数,一天之内便破万。

一些媒体记者也趁机煽风点火,借着V的秋风,赚着人们的眼球。

更有一些社会学家,思想家,反正就是一群自称专家教授的家伙跳出来,借着V说事儿,或者发表自己的观念。

而这一切,都是在V上映后的短短十天内发生的。也就是第十天,V在华夏全国的票房直破8亿RMB,几乎一天就是8000W。

无他,实在是这部电影牵扯的面太广了,其受众面也太广了。

喜欢政治哲学的,里面有问题让人思考:“如果恐惧成为了维系政权的工具,那么人民是否应该拿起暴力作为武器?”

喜欢平等自由,公民权力的,里面有保护少数群体权益(比如同性恋),反对国家思想检查,支持言论自由等等。

喜欢视觉刺激,听觉享受的,就只图看个热闹,听个动静的。里面有场面宏大的爆破,华丽的打斗,震撼动听的音乐。

要是喜欢演技的,那么希斯莱杰和娜塔莉在电影里面的演出绝对让人满意。

所以,除了网路上的沸腾讨论吸引了很多人以外,这,也是一部分原因。

然而,直到现在,V在社会上引发的讨论已经渐渐脱离了电影的层次,转而升级到更高一层的政治哲学方面。

电影中那些经典的台词,更是被拿来作为辩证的武器。

“艺术家用谎言道出真相,政客用谎言掩盖真相。”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诚的行动,来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

“面具下面不只是血肉之躯,而是一种思想。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人们不应该害怕.........”

等等等,实在是有太多的例子了。V在电影中的台词,很多很多,都值得细细品味。

但这些话被拿到电影之外,放到现实之中后,人们意外的发现,这些定律,好像依然起着作用。

那些闲的蛋疼的专家和一些键盘侠,就喜欢拿这些东西说事儿。网友们也不时地在微博上,贴吧个各大论坛上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仿佛,所有人都变成了V似的。

甚至,有人还拿现实中一些类似于电影政府所做的事儿调侃。

事态,正在朝着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