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魏之功狗(1/1)

祭祖永远是头等大事,其礼仪之繁琐,过程之庄严,仪式之隆重,都可称得上一个最字了。哪怕高温平日里再爱胡闹,进了祠堂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敬。至于郭淮这个高夜的开山大弟子,自然也在自己的屋中,遥祭先祖。等他拜祭过后,还要随高夜一起,拜祭本门的的各位祖师。虽说纵横家一门向来是没有这个规矩的,不过谁让如今是高夜做了鬼谷子呢?

除夕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能有这样通宵达旦的机会实在是太过难得。更何况这个通宵达旦的夜晚,还有美丽的礼花绽放在夜空之中。说起来早在高夜迎娶蔡琰之时,高夜就已经做出了焰火,可时至今日,这焰火也就只出现了那一次而已。慢慢的,世人对于高夜巧手制焰火一事,也渐渐的开始怀疑,毕竟若是高夜真有这般本事,如何能使得那焰火成为绝响!

说起来这还真不能怪高夜,高夜当初做焰火,纯粹是为了博美人一笑。毕竟这天下间又有几人能有资格让高夜亲自动手,给他做焰火呢?若说让手下人去做,高夜又有点不放心,毕竟火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种新鲜的事物,别说他们了,就算是自己,不也仅仅知道一个简陋的配方,以及一些人所共知的注意事项么。若是贸然让手下的人去制炮,不出事还则罢了,一出事绝对是惊天大事!

虽然高夜所知道的配方,其火药威力并不是十分的巨大,和后世的根本没法比。可即便如此,一旦发生了爆炸,惊天一响,百姓面对这种从未曾见过的场面,除了会认为是天罚,恐怕不会有第二种想法。到时候人心惶惶,说不定还会给刘协或者是其他什么敌对势力以讨伐的借口。

不过对于火药这种大杀器,高夜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有了火药之后,很多雄关要塞,想要拿下来就更加的容易。尤其是蜀中,蜀道艰险,剑阁更是峥嵘而崔嵬,有了真正可堪一用的火药,也就不需要邓艾再冒险去偷渡阴平小道了。但高夜毕竟不是神,前世更不是什么火药专业的学生,对于火药的知识同样少的可怜。高夜现在造出来的火药只能把炮仗送上天,想要炸死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想要获得真正可堪一用的火药,还得看公输家的那些后辈们能有什么进展。为此高夜特意从糜芳那要走了一条海船,在后世的济州岛上建设了一处秘密的实验场所。这样一来就算是整日里“晴空霹雳”,也不会有什么人知道。

如今的焰火再起,高夜知道,恐怕到不了明天,整个颖都城中的人,都会谈论今晚的焰火。时隔十年再次出现,不知道刘协心中会不会有些羡慕嫉妒恨,谁让这么好的东西皇家都没有呢?高夜已经想象得到,等刘协初八大宴群臣之时,必然会有所诘难,不过好在高夜当初做的时候就做了很多,明日去给曹操拜年之时,送一波大礼,剩下的留在初八,到皇宫里放了也就是了。

拜年这个习俗,也不过才刚刚流行了五六十年而已,不过对于官员来说,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去和上级联络一下感情,又何乐而不为呢?官做的越大,大年初一就越是繁忙,迎来送往,整整一天都不得闲。曹操如此,高夜亦是如此。

只是来拜年的人实在太多,从初一到初七,可谓是络绎不绝。除了初二高夜带着蔡琰和几个孩子一起跑去了阳翟蔡邕的府上,没有接待这些宾客之外,剩下的几天里,高夜就几乎没从会客厅中离开。虽说那些小官员高夜说不见也就不见了,可如荀彧、董昭、夏侯惇等人,高夜又岂能不见?

只不过这一年的初七,凡是在这一天来求见高夜的,全都被高夜拒之于门外。倒也不是高夜有意不见客,只是往徐州探访诸葛亮的人马归来,让高夜实在是无心与那些官员寒暄。只是这一支人马带回来的消息,可谓是喜忧参半。忧的是他们去往琅琊打探,却也没有诸葛亮的影踪。从探听的消息来看,诸葛亮一家还是被诸葛玄接走了,至于如今在哪里,根本没人知道。

虽然高夜很不愿意接受,可事实就是如此,自己派出了两队人马,去往了两个诸葛亮最又可能在的地方,却都没有寻到诸葛亮这个奇人。这还是第一次,高夜觉得难不成冥冥之中诸葛亮真的与曹操无缘不成?若真是天意不可谓,只怕刘备这条未遇风云的金鳞,迟早要化身为龙了。

刘备总说他遇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说实话这一点都不夸张。刘备纵横天下这么多年,用兵之道绝非常人可比,更兼手下有关张二人,军事实力非同一般。他一直以来所缺少的,无非是一个能帮他进行长远谋划,能帮他理清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能帮他衡量利弊得失的谋臣罢了。诸葛亮的出现,完全弥补了刘备军的这一短板,若无诸葛亮,这天下岂能三分!

可如今说什么都没有用了,除了派人继续察访之外,高夜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办法。反正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诸葛亮投靠刘备,原本的历史上曹魏都已经笑到了最后,高夜不相信,这一世这一个更加强大的曹魏,会败给他诸葛亮。

不过好在还有一件喜事,勉强可以冲淡一下高夜此时有些灰败的心,那一队骑士虽然没有找到诸葛亮,倒是把诸葛亮的从弟诸葛诞给带了回来。

《世说新语》中曾经言道:“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功绩自不必多言,可由此亦可见诸葛诞之能。至于这个狗字,实非是贬义,而是指多有战功之人。毕竟从历史上诸葛诞的履历来看,其用兵打仗还是有一套的。

尤其是干宝所著《晋纪》中有一段写道:“数百人拱手为列,每斩一人,辄降之,竟不变,至尽,时人比之田横。”这一段讲的是诸葛诞反叛司马家之后,最终战死。诸葛诞麾下数百人诸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更言“为诸葛公死,不恨。”最终在行刑时排成一列,魏军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自始至终竟无一人投降。前世的高夜读书时每次读到这里,心中都不由得血气一荡。一个人要有多么大的魅力,才能让数百人为自己死的心甘情愿!

只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父亲是谁,少时如何却都未曾有过记载。不过如今看来,其少年苦痛,怕是就连他自己都不愿启齿吧。毕竟这个四岁大的小鬼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只看那满是补丁的衣服,高夜就能想像得到他们的日子过的有多苦。他身后那女人衣着更是破旧,不过反倒是一脸的淡定,毫无慌张之意,看得出来诸葛诞他爹还是取了一个有胆有识的奇女子啊。诸葛诞有这样一位母亲,未来能有那般成就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不过以高夜今时今日之威势,如此仔细的打量着一个四岁大的孩子,对于诸葛诞来说,压力可想而知。虽然高夜的脑中百转千回,不过好在打量的时间倒还不算很长。诸葛诞虽然有些害怕,可依旧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倒是他的母亲率先行礼张口道:“还请问这位大人,我们母子俩究竟所犯何事,竟让大人在这大年之时,派人将我母子二人掳来颖都”

高夜闻言不由得眉头微皱,但却也没有多解释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好解释的了,八成就是去往琅琊的人没有找到诸葛亮却发现了诸葛诞,本着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心情,就把他们母子二人带了回来。人家母子不愿意来,这帮家伙肯定是用了强,这才让这女子一开口,满是怨气。不过高夜却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开口问道:“他就是诸葛诞?可是琅琊诸葛珪之后?”

那女子还未开口,诸葛诞却抢道:“诸葛珪是我族叔,并非家父……”

诸葛诞还要再言,便被高夜的一声轻笑打断,只见高夜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笑道:“诸葛夫人不必忧心,这事我手下之人确实办的欠妥,还请夫人海涵。年前康成公曾托我寻访已故的泰山郡丞诸葛珪的后人,找到了你们也算是天意……”

“既然大人找错了人,何不放我母子二人归去?年节一过还要播种……”

“诶,既来之,则安之。看你们母子二人的穿着,想来生活也不富裕。我看这孩子天资聪颖,若是耽误在农事上岂不可惜?倒不如等年节一过,你们母子二人到书院去。正好过了年,书院蒙训班又要招录新生,正好让这孩子安心就学。至于生计夫人亦不需发愁,若夫人不嫌弃,做做洗衣扫洒等杂务,亦可有一份收入,足够你们母子在书院生活了。况且康成公对诸葛丰亦是敬佩,又与诸葛珪、诸葛玄很是友善,对这孩子定然喜爱。这孩子去了书院,有康成公的看顾,将来之成就必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