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防疫问题(1/1)

第四十五章防疫问题

赵康说道:“凡是需要接触被传染、或者疑似被传染的人,必须要穿上我带来的防疫服。”

李生起身道:“一定谨尊大人吩咐!”

赵康又对陈二典等六大守备说道:“咱们民团更要严防瘟疫,首先必须将所有士兵及士兵家属进行检查,在确定所有人都没有感染后,军营必须作为重点消毒和防疫对象,总之军队绝不能乱。然后派出民团士兵把守府谷县的各个关口,从即日起,所有进入府谷县的人,无论是难民、平民、士绅还是官吏,必须全部要全身消毒,并隔离观察十天,才允许入境。”

“对了,还这次还专程带了一些个人卫生用品,军队中和县衙中所有人及其家属必须每天坚持使用,军队中从即日起,必须完全杜绝老鼠和跳蚤。”

六人齐声答道:“谨遵大人吩咐!”

赵康继续说道:“张俊!你就负责安排人深入各乡镇、各村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和撒消毒粉,咱们府谷县必须做到所有人讲卫生、不喝生水、不直接接触尸体、不接触染上瘟疫或疑是染上瘟疫的人或动物,并尽可能的消灭老鼠跳蚤。在府谷县境内每家每户每个人每头牲畜每只宠物甚至每口水井都必须要消毒。”

张俊道:“谨遵大人吩咐!”

最后赵康才对尤万雄道:“尤大人的责任更为重大,你必须安排人在县城及各乡各镇修建隔离房,将疑似染病或确定染病的人和正常的人分开。并安排人员对确定染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当然所有药品都有县衙来出,不需要老百姓掏一分钱。药品、医用器材、防疫用品、消毒用品我全都堆在仓库之中,到时候把大夫召集过来之后我带你和大夫们一起去领取。”

尤万雄也起身答道:“谨遵大人吩咐!”

赵康则道:“尤大人,从即日起,我会在县衙新组建一个部门,叫曰卫生局,卫生局将统一对全县所有的大夫进行管理。所有行医的大夫必须经过卫生局的考核,考核合格后由卫生局发给他一本医生资格证。只有获得医生资格证的大夫,才允许在府谷县境内行医。卫生局不仅仅只考核医生,杜绝庸医,平时也要负责宣传各类疾病、瘟疫的预防及治疗手段,处理境内所有疫情。”

尤万雄道:“此法甚好,不过如果这样做,可能会增加极大的开销。现在有赵大人支持到是没什么,但很可能将来天灾人祸过去之后,县衙会发生严重的收支不平衡。”

赵康道:“现在不讨论开销这个问题,将来我自有解决办法。”赵康心想,光靠那点人头税当然会收支不平衡。等我下次穿越把蒸汽机、火车两大神器祭出来,府谷、神木二县可能数钱都会数到手抽筋,还怕那点开支?

———————————————————我是邪恶的分割线———————————————————

府谷县境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灭鼠防瘟运动,让赵康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光自己的地盘上,就被但出上千名鼠疫病患者及疑似鼠疫患者,而且基本全都是从外地来府谷谋生的难民。

不过好在大多数人由于治疗及时,基本痊愈。不过他们仍然需要隔离观察并彻底消毒一个月才能恢复自由。陈二典、李老官、王辅臣、张勇、赵康栋、王屏藩六人率麾下各部对府谷县所有关口严防死守,对所有进入府谷县的人进行观察、消毒,疫情在众人的努力以及赵康从现代带来的大量药品、防疫消毒物资辅助之下总算是勉强控制住了。

然而其它地方就没那么幸运了,赵康收到消息,河北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在月前均发生大型瘟疫,山西兴县、延安府除府谷以外的地方全都暴发鼠疫,尤其以米脂县最为严重,据说已到了十室九空、排门逐户无一保全的境界,甚至有全家死绝不留一人的惨惧发生。

这时尤万雄向赵康建议道:“丁启睿大人已答应在杨阁部面前举荐大人为延绥巡抚。县尊大人何不趁现在鼠疫肆虐,向外派出医疗队伍带上药品,前往延绥巡抚治下的延安、庆阳二府及下辖各县,一为治疗疫病患者,二来宣传大人的仁义道德。等大人上任之时,还会有谁敢不服大人的管治?”

赵康有些为难的道:“我派人这样搞,会不会引起那些知府、知州、知县的不满呢?必竟那是人家的地盘,我在府谷县呆了那么久,连顶头上司葭州的知州大人都没去拜见过,说不得他心中正在想着怎么收拾我呢。”

尤万雄道:“赵大人你有所不知,现在延安、庆阳二府的知府从去年就已缺,而二府境内所有的知州、知县,全都是由举人、贡生担任,也就是说整个陕北,只有府谷县令,也就是大人你是正经科举出身的进士,前途可以说是无可限量,他们官职比你大又如何?那些人也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不会也不敢为难大人你。”

赵康吃惊的道:“卧曹!还有这种说法?”要是在现代社会,领导就是领导,就算领导只是机关幼儿园毕业,你是211重点大学毕业,你还是得乖乖的听话。万万没想到这明末身份地位跟文凭竟然直接挂勾。

尽管很吃惊,但总体来说,这对于赵康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然原本自己的属下,突然之间变成自己的顶头上司了,换谁谁也不好受。

赵康当即叫来张俊,让他安排人、带上药品和防役消毒物资进入延安、庆阳二府及下辖的所有县城去开展鼠疫治疗和防疫宣传工作,当然在治疗病人的时候,也绝对不能忘了让对方知道,只有赵康赵大人当了陕北有最高领导人,才能带着受尽苦难的陕北人民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