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长达两天的争吵之后,拿破仑三世终于弄清楚了参会的所有国家的意图。
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不是自己威信不够,也不是法兰西帝国不够强大,而是给出的利益不够,才会让这帮欧洲的贵族争吵不已。
经过充分的协调,到会的这些人都有了较为满意的回报。
最终,这伙代表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贵族们,签署了改变欧洲发展进程的协议:
一、参与的几个国家,法兰西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意大利王国、希腊王国、塞尔维亚公国停止内部争斗,一致对付东方来的黄祸,对勾引东方帝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宣战,同时严防中华帝国军队的进攻。
二、奥地利帝国派出军队15万以上,攻打奥斯曼帝国和进军沙俄,意大利王国派出5万以上的军队,帮助希腊王国收复塞浦路斯等希腊语地区。作为回报,沙俄的波多尔高地以及其更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等沙俄领地,都由奥地利帝国接手管辖,但作为回报,其控制的黑海允许欧洲所有国家自由通航,并且,奥地利帝国将威尼托北部边境的两个地区割让给意大利王国,放弃波西米亚地区的统治,并退出德意志联邦,不再插手所有德意志联邦诸国的事务。
三、普鲁士出兵10万,进军沙俄的波兰省和北部立陶宛一带,阻止奥斯曼帝国和中华帝国的军队从伏尔加河下游以及第聂伯河下游一带北上,但占有的沙俄领土,比如华沙一带已经成立了波兰临时民族政府,已经算是半独立的国家,便要遵从当地居民的民意,不允许直接强行占领。而波兰的其他地区,可以暂时占领,但必须允许当地的百姓自由迁移。
同时,普鲁士王国不得与中华帝国进行结盟,也不得派遣在役军人指导训练中华帝国军队,作为对普鲁士出兵的回报,参会国家都不干涉普鲁士王国重新组建北部德意志联邦的事务。
四、其他几个国家都有义务帮助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塞尔维亚公国,以及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个公国进行独立,不过,应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个公国民众的自愿要求,在保持高度自治的基础上,认奥地利帝国为宗主国,并入奥地利帝国之中。而塞尔维亚公国从奥斯曼帝国中独立出来,与希腊王国以及奥地利帝国国境线保持不变,成为塞尔维亚王国之后应当派出5万以上的军队往南往东进攻奥斯曼帝国。
五、希腊王国派出军队,联合意大利王国、塞尔维亚王国的军队一起攻击奥斯曼帝国,威胁奥斯曼的君士坦丁堡以及博斯普鲁斯海峡。
六、法兰西帝国派出8万陆军,攻占奥斯曼帝国的突尼斯贝伊政府,同时派出地中海舰队封锁黑海,威慑奥斯曼帝国以及中华帝国的远征军,协助奥地利和希腊王国攻打奥斯曼军队。同时,为了确保欧洲大陆的稳定,法兰西帝国派出10万士兵进驻位于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王国西南部巴登,防止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发生意外。
同时,作为回报,普鲁士在获得涅曼河下游一带地区后,正式将已经被法兰西帝国占领的萨尔地区和卢森堡部分地区予以承认,法兰西帝国合法拥有这些地区,但允许该地区的德意志居民自由迁徙。
七、各国出兵的一切费用由各自自行承担,击败奥斯曼帝国之后所得的缴获,均由各自自行占有。
当然,这份协议是一份秘密的协议,只是由参会的人知道,除非参会国之中有人违背了承诺或是撕毁协议,否则的话,不会公开。
事实上,与其说这是打着拯救欧洲,帮助英国和沙俄抵御东方来的黄祸的招牌,倒不如说是这些国家的一次趁火打劫的分赃会。而分的脏,不单单是奥斯曼土耳其,还有昔日强大无比但最近因为一些列变故而急速衰败下来的沙俄。
不消说,最大的得利三方,其实还是三个欧洲的大国。
法兰西帝国不但正式得到一直梦寐以求的莱茵省萨尔地区,还有卢森堡的一小部分领地之外,最为主要的,是正式插手巴登和符腾堡等领地,同时还将巴伐利亚的一小块飞地也纳入掌握之中,让萨尔地区、巴登大公国、符腾堡公国和洛林以及阿尔萨斯地区全部连成一整块,让法兰西帝国的领土整整往东北推进超过一百公里,增加国土近2万平方公里,占整个法国的国土面积将近二十五分之一了。
这还不算,法兰西帝国还有了借口趁机攻打突尼斯。事实上,此时的突尼斯由奥斯曼帝国任命的贝伊进行统治,已经组建了延续多年的侯赛因王朝,实际上已经差不多从奥斯曼帝国中独立出来,只是宗主国还对外声称是奥斯曼帝国而已。然而,拿破仑三世对这块与法国本土隔地中海相望的领地垂涎已久,其实也不是拿破仑三世的原因,整个法兰西都对地中海对岸的这片非洲领土有着无与伦比的渴望。
早在三十年前,法国便以一个外交事件为战争理由,占领名义上属于但是实际上早已独立的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及利亚海岸地区,他们将阿尔及利亚总督侯赛因流放,并逐渐向南部内陆地区渗透,不过,因为当地阿拉伯民众的顽强而有力地抵抗,法国直到直到如今还没有完成对整个阿尔及利亚的占领,因此,拿破仑三世便依葫芦画瓢,参照对付阿尔及利亚的做法来对付突尼斯,毕竟占领沿地中海岸边的一些地方远比深入内陆要容易得多。
而对于普鲁士王国来说,虽然损失了莱茵省的萨尔地区,但因为这块地方他们其实早已经答应了法兰西帝国,而且在上次的布拉格和会之后,其实便已经被法军占领,如今只是一个名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