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八章 猫一样的人(1/1)

这个人叫李义府,十六岁,瀛州饶阳人,不过却是从剑南道永泰来的。

原本那个历史上李治当皇帝时期大唐的宰相,也是一代奸臣。这家伙在废王立武这件事上是出了大力的。

永徽六年,李义府得罪宰相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敕书尚未下达门下省,他便已秘密获知,并与中书舍人王德俭商量对策。王德俭道:“皇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宰相不同意,所以尚未正式提出。你若能推助此事,定可转祸为福。”李义府遂代替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请求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即武则天。唐高宗大喜,召见李义府,并收回贬官敕书,将他留居原职。

同年十月,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不久,李义府被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他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人相互援引,狼狈为奸,贬杀忠臣。

李义府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说话,总是和言悦色,但内心褊狭嫉妒、阴狠残忍。在他位居要职后,凡是对他稍有触犯者,都会遭到陷害,世人称之为人猫或者李猫,甚至从他身上诞生了一个成语叫做笑里藏刀。

这么一个危险的人物来到了长安,由不得武元庆不重视起来。武元庆准备观察一下,看看这家伙是原本就很坏呢,还是后来才变坏的,要是后来才变坏的,那还可以抢救一下,要是原本就坏,那就要尽早除掉。

武元庆可不会遵守什么没干坏事之前不能定罪的法律准则,只要他认为这个人有威胁他就有能力也有胆量弄死他,谁让这是人治大于法治的封建社会是,谁让他有一个当国公和吏部尚书的爹,一个当皇帝的岳父,自己还是堂堂四品高官和三品国侯呢。

经过前天和昨天两天的观察,武元庆发现这个李义府就算现在还不是很坏,但也绝对算不上好人。

别看这家伙现在住在馆舍,吃饭也在馆舍,但这家伙实际上蛮有钱的,起码比起王玄策来说是有钱的。

可是别以为这家伙有钱还住在馆舍里,而不是住在城内的客栈里是节俭的表现。

这家伙一点都不节俭,只是把钱都花到青楼楚馆去了,前天到馆舍放下东西后这家伙第一时间就进了城,在平康坊的一个叫杏苑的青楼潇洒了几个时辰,城门快关的时候才出城。

昨天武元庆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在大街上又远远的看到了李义府,那时候他又换了另一家青楼。

这家伙才十六岁,虽然在这时候已经可以当爹了,但年纪也绝对算不得大,可是逛青楼的瘾却已然这么大了,这以后肯定成不了什么好东西。

所以武元庆才问问他今天怎么没出去。

“没有,今天太冷了,不想出去”李义府摇摇头说道。

“冷还不快去领衣服?”对于自己宿舍来了这么一个家伙,王玄策嘴上虽然没说,但心里却是很不满的,尤其是连着两天李义府回来的时候都一身酒气和脂粉气,所以对李义府说话的时候语气也很不好。

相比王玄策来说,赵恒倒是对这些没那么反感,不过毕竟他和王玄策在一起的时间更久,关系也更好,自然往往也就会偏向于王玄策说话:“是啊,李兄赶紧去领衣服穿上吧,不然要是着凉伤寒可就麻烦了。”

王玄策和赵恒都是背对着李义府所以没看到,可是武元庆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的,这家伙在王玄策说话后,眼睛瞬间眯了起来看向王玄策,一道阴冷的寒光闪过,在察觉到武元庆在看后又一瞬间换回了笑嘻嘻的表情。

摇着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说:“领衣服倒是不用了,我有过冬的衣物呢,就不和其他同年抢了。”

“行了,都别说了,有衣服也都去领一身吧,多穿点毕竟暖和。”武元庆开口道。

见王玄策还是不急不慌的武元庆只好再次说道:“王兄你也别不在意,虽然衣服足够不用担心领不上,但是要想领到完全合身的可就不一定了,去的早还有的挑,要是去的晚的话,那可真就是剩什么你穿什么了,要是剩的偏大的还好点,可要是小的你穿不上,那你可就活该受冻了。”

武元庆这么一说,王玄策就有点急了,要说起来他也带着过冬衣服的,但除了有钱的谁会嫌衣服多呢。

就算今年不穿,明年也可以穿的不是。

可如果选了一件不合适的还是小的,那相穿也穿不上,而要说找人改一下改成其他的款式,他还舍不得掏那个钱呢。

在武元庆的劝说下,王玄策和赵恒赶紧出去领衣服了,李义府却坚持不去。

武元庆倒是知道点这家伙的心思,无非是嫌弃朝廷发的衣物寒颤,自觉穿不出去,更不想穿着那些衣物上青楼被人瞧不起。

有钱人家小孩子的通病。不去就不去吧,武元庆也懒得多说。

李义府倒是对武元庆很上心的,不知是不是第一天来的时候听王玄策说起过武元庆的岳父在长安城里好像挺有钱有势的缘故。

很热情的招呼武元庆进到宿舍,还从一个床头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的是长安城里有名糕点铺子的精致糕点让武元庆吃。

“武兄,你和应国公吏部尚书武大人是亲戚吗”李义府貌似不经意的问道。

武元庆心中一惊,难道被这家伙看出什么来了不成,还是说自己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被这家伙撞见了。

“怎么可能,我倒是想和人家攀上亲戚呢,但很可惜没这个命啊。李兄为什么会这么问?”武元庆心思电转,脸色却没有丝毫变化呵呵笑着试探性问道。

一直盯着武元庆脸色看的李义府没有看出什么来,脸上失望之色一闪而过,随即笑呵呵的说道:“没什么,我瞎问而已,谁让你和应国公一个姓,而且还都来自晋阳呢。”

说到这,李义府还是流露出了失望之色:“要是武兄和应国公是亲戚该有多好啊,在下也能跟着沾点光,应国公随口指点一二,咱们明年的会试也能稳当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