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的寝宫前面,黄公公声泪泣下的表示,皇上这些天被困在大殿之中,终日郁郁寡欢,吃不下,睡不着。不但瘦的不成人形,天一冷,还染了风寒,病入膏肓。

将士们不信,要进去面圣。

黄公公不准,说皇上要休息,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御医也纷纷出来佐证,皇上的确是病了,病得很严重云云。

说来说去,中心思想有三:第一,不能进去,不准打扰;第二,皇上如今下不了床,理不了朝政;第三,皇上成这样,都是被那帮造反的小子给气的!

将士们一听,更加强烈的要求严惩造反的人。

至于袭九渊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叛军平复,叛军又被关进了哪里,他们并不知晓。

非但如此,他们连叛军的首脑都没见过。

叛军已平,皇宫解禁,那些像明帝一样,被叛军围在自己府中不准出入的大臣们,也被放了出来。

朝议得以恢复。

翌日。

金殿朝议中,明帝没有出席。

来的是黄公公。

他和禁军统领一道来的,身后还带着两个小太监。小太监一人手中捧着一个檀木盘,上面各自规规整整的摆着一道圣旨。

走到龙椅前,两人站定,转身面向众人。

神情肃穆。

正准备行礼的百官面面相觑,看不懂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公公清了清嗓子,大声道:“皇上龙体欠安,不能早朝,特命咱家来传旨。”

顿了顿,声音提高几分:“请圣旨。”

两个小太监向前走了向步,一左一右,在他身边站定。欠下身,手中端着的圣旨,举至眉前。

百官见状,赶紧跪地行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公公将手中拂尘往身后一别,先拿过左边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九王袭九渊平定叛军,保护圣上,功不可没,封摄政王,赐金碟金印,尚方宝剑。上可监国政,下可惩佞臣,钦此。”

旨意一下,众人哗然。

没有摄政王的名号,袭九渊已是权倾朝野,再加上“摄政”两字,岂不整个朝廷,都得他说了算?

皇上莫不是生病,病得脑子坏了吧?

不过这种话,也就心里想想,嘴上是万万不敢说的。

众人各怀心思之时,黄公公已经收起圣旨,放回檀木盘之。拿起另一侧的圣旨,缓缓展开,继续宣读道:“……朕感身体每况愈下,不堪朝政;皇儿年幼,不当大事。今有摄政王袭九渊,文韬武略,国之大才,即日代朕主理朝政,众卿皆需听凭差遣遣,不得不误。忤逆者,当抗旨之罪论之。”

又是一阵哗然。

这是将大权直接交到袭九渊手里的啊!

黄公公丝毫没受到众人影响,在众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之中,将第二道圣旨也放了回去,对着百官,从容可掬的道:“摄政王,诸位大人,接旨吧。”

带着两个小太监下了台阶。

走到袭九渊面前,他眼底涌过一闪而逝的慌乱,惮惮的道:“摄政王,代诸位大人接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