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燕子李三(1/1)

民国时期,总是少不了奇闻轶事,细细品味,总能品出侠骨柔肠。而侠骨柔肠的背后,却是温良恭俭让。

文化的断层导致良知的缺失,最明显的就是信任。

我不相信眼前这位老人,即使他为了不让我留下遗憾,将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我依旧不信。

原因是他虽然答应开锁,却让我三天之后来取盒子。

他说九宫连环锁极为复杂,需要做许许多多准备工作,光是准备工具就要耗费一整天甚至更长时间,所以他让我三天之后过来取。

我凭什么信你?

这是我最初的反应。

随后我将疑问变成肯定,我一定不能信你!

天禧宝盒的价值不用我多说,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历史价值,都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就他所言,这宝盒原本就是他家的,就算这位老人自己没有贪念,谁也保证不了他的子孙后代也这么想。

如此贵重的宝物我这辈子都没见过,甚至心中都在盘算把房子卖了给宝盒上个保险。

别说三天,就是三个小时我都不放心。

所以对于老人的说法,我只能在心中回一句:想得美!

“老爷子,我从东北过来,反正也没什么事,我就在这瞅着,您忙活您的,我绝不打扰!”

我说完一屁股坐在床上。

老人活了一辈子怎么看不出我这点鬼心思。

咧嘴笑了笑,拿出那块老怀表在我面前晃了晃。

“你放心,这东西是我张家人的命根子,拿着它来,谁都不敢动你的宝贝。”

“大爷,别扯了,一块日本表?”

我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赖在这,你就是说出花来我也不走。

“这不是我的!”

老人盯着手中的怀表,缓缓开口。

“那是谁的?”

我有些好奇,老人的反应似乎是在回忆一段陈年往事。

“偷的!”

“偷的?”

我有些错愕。

老人见我目瞪口呆,咧嘴一笑,说道:

“别误会,是偷日本人的!”

......

据老人所说,祖父张譬佑举家逃难经过河南洛阳的时候,曾无意间救过一个少年。

这个少年当时只有十岁出头,遇到张譬佑的时候已经三天滴水未进,眼看着就要饿死。

张譬佑看少年可怜,便将其救下,事后才知道少年的来历。

少年姓李,名景华,原本是河北涿州人士,因家里孩子太多,难以养活,遂将其卖给了一个走江湖的杂戏班子,并签了生死合同。

所谓的生死合同其实就是一份免责声明,里面的内容大概就是孩子交给我之后,生死与我无关。

之所以要签生死状,是因为走江湖的特殊性。

首先走江湖是吃八方饭的,说白了就是饥一顿饱一顿。

今天演出给的钱多,就吃顿好的;

明天演出给的钱少,就吃点差的;

后天没演出,对不起,饿着!

如果连续一个月没有演出怎么办?

就两个字“死去”!

其次走江湖需要有手艺,杂戏其实就是杂技,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艺才能驾驭。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在杂技上正合适。

杂技班子演出的所有绝活都是需要台下日复一日的练习,当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学不好怎么办?

简单!打!打不死算你厉害!

李景华被卖到杂戏班子之后,就过上了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

成天吃不饱,穿不暖,不好好练功还得挨鞭子,时间一长,李景华便开始动起了歪心眼。

他发现杂戏班子每天的进账都放在师傅屋内的钱匣里,于是悄悄的琢磨怎么摸进去偷点钱出来填饱肚子。

有一次,师傅被人请出去喝酒,李景华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偷偷摸摸到了师傅屋里,从钱匣中拿出几个铜板,然后买了几个烧饼吃了。

肚子虽然饱了,可是心却放不下,生怕师傅回来发现钱丢了,如果知道是他偷得,估计少不了一顿鞭子。

李景华提心吊胆的过了几天,发现居然没事,这下胆子大了起来,有机会就进去顺几个铜板出来,居然慢慢养成了习惯。

可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好景不长,没多久就被中途回来的师傅抓个现行。

一顿鞭子抽的李景华死去活来,最后居然被师傅赶出了杂戏班子,就此流落街头。

流落街头的李景华没什么别的手艺,饿得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去偷,但是那个时候兵荒马乱,谁家都不富裕。

何况当时的李景华还是个业余小偷,没多久就因为手艺不精,差点饿死街头。

恰在此时,遇见了从山东逃难经过河南洛阳的张譬佑一家,这才被张家救下。

张譬佑听完李景华的身世,更多的是同情,赶上兵荒马乱的年月,十多岁的孩子流落街头不去偷还能干什么?

李景华在得知张家世代制锁之后,便有心留下来学艺,但是奈何张家祖训规定手艺不得外传。

于是张譬佑给李景华拿了些盘缠,让他另谋生路。

张家人本以为这件事就此不了了之,可是没想到定居北京之后,李景华居然又出现了!

只是出现的方式有些特别。

1931年春天,老人的父亲张暮缘突然看到了贴在城门口的一张告示,告示上写着《缉拿江洋大盗燕子李三》,旁边还附着画像。

张暮缘原本只是好奇,并未多想。

可此时看告示中的画像,越看越觉得眼熟,突然想起了当年自己父亲在河南洛阳救过的一个少年李景生。

于是张暮缘就多看了几眼告示中的内容,看完之后顿时觉得大快人心。

告示中罗列了燕子李三的诸多罪状,看完之后会发现,燕子李三犯下的所有案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专偷日本人。

此时的北京城里到处充斥着日本人的身影,日本人开的商会、银行、当铺到处都是,所有人都看出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但都是敢怒不敢言。

所以缉拿燕子李三的这张告示不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倒一夜之间让燕子李三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也就是说这张告示实际上成了一张宣传海报,燕子李三不知不觉中成了形象代言人。

张暮缘看罢之后,也没细想,因为画像模糊不清,何况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张暮缘也认不准!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可是没想到,转年二月,李景生居然偷偷摸摸的找到了张春堂。

张春堂见到李景生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仔细一问,确定了他正是被通缉的燕子李三。

原来李景生被张譬佑救下之后,便离开了河南洛阳。一路逃难,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流落到河南郑州地界。

为了吃口饱饭,李景生便投入了嵩山少林寺,拜了当时的方丈法慧为师。

法慧大师从小出家在少林寺,习得一身好武艺。

最擅长的便是内家功夫,其中轻功很是了得。李景生天资聪颖,之前还有一些杂技的底子,于是便跟法慧大师学习轻功。

但是好景不长,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河南正是此次战役的主战场。于是少林寺也面临生死存亡。

李景生一看出家当和尚还是吃不饱,就跟师傅提出还俗,准备离开少林寺。

法慧大师自然没有阻拦,这年头吃口饱饭最重要,能活一人是一人。

此时的李景生自然不同以前,这几年跟法慧大师练习内家轻功,虽然不敢说炉火纯青,却也是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有如此功夫,怎么还能让肚子受苦?

于是重操旧业,一路偷偷摸摸,专挑地主富户,有钱之后就喝酒吃肉,心情好了还分给穷苦百姓,因此慢慢得了一个绰号“燕子李三”。

稀里糊涂的走着,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北京城。

进了北京城之后,李景生立马改变策略,决定再也不偷地主富户的钱,因为地主再恶毒也是中国人。他的眼睛盯在了日本人的身上。

于是短短几个月之间,日本在北京开设的商会、银行、当铺统统被他光顾过,最后盯上了北京城内最大的日本商会——日清贸易商会。

之所以李景生能够找上张春堂,就是因为在日清贸易商会这单买卖中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麻烦。

翻墙入户飞檐走壁这些事李景生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李景生有一个最大的软肋,那就是不会开锁!

普通的锁李景生还能勉强打开,可是日清贸易商会里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密码锁。

李景生曾经进去过,但是看见这锁就直嘬牙花子,心想:

他奶奶的,这可如何是好?

恰在此时,李景生无意中听说在北京城南有一户开锁匠人,祖传的开锁手艺,就没有打不开的锁。

李景生本合计过来碰碰运气,却不曾想,这户开锁匠人竟然是自己当年的救命恩人。

于是李景生趁着张暮缘外出的机会,悄悄找到了张春堂,劝说张春堂跟他一起盗窃日清贸易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