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牌局不行了(1/1)

开封城下这一战,让很多陕甘人明白了一点,千万别惹怒了破虏军,否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作为董福祥的搭档,张俊更知道这一点,他率军退往郑州后,便得到消息,董福祥带亲兵进入中牟喘息,大白天的便遭到不明身份人偷袭,上下八十余人,无一活口,有人在他死的地方墙上留下血字:“天狼索命于此。”

当时张俊还不明白天狼是什么意思,等马安良和他手下人尸体被意外发现在郑州城外,同样有血字留书,上写血债血偿,落款为天狼时,他懂了,这是破虏军名下一支神秘兵马,可能专做刺杀之事。

想到攻打开封期间,周边就一直有这群刺客存在,张俊不由得冒汗。郑州两日,张俊度日如年,雷正绾一直没退下来,他估计凶多吉少,六镇兵马折了两镇,他这一镇也只剩下万余人,思来想去,张俊决定退兵。

他到没生出投降的心思,不过他也不在乎朝廷了,更不怕杨昌浚拿办他。此番大战,张俊看清楚一点,朝廷奈何不了刘奇,大清国十有八九要玩完,以其陪葬,不如保存实力,回西北,要是杨昌浚敢拦他,他不介意再造反一次,何况,他觉得杨昌浚没这个胆子。

张俊想的不错,杨昌浚确实既不敢拿办,也不敢拦他,说白了,怕他造反,陕甘此次出兵,最强的董福祥全军覆没,雷正绾也可用笔勾了,周达武为攻洛阳,损失很大,虽然还有剿灭张俊的可能,但那等于两败俱伤,得利的自然是破虏军,若一路来潼关,他已经无兵防守。

幸好杨昌浚还有个台阶,河湟一地不稳,已有多起伤人事件,他命张俊前往河湟镇守,而张俊也借驴下坡欣然接受,暂时搞定张俊,杨昌浚给光绪呈报密旨,说陕甘大军与贼兵在河南僵持,因张俊突然退兵,董福祥和雷正绾被贼兵击败,二人皆阵亡,他观张俊已有反意,为稳住张俊,加之河湟已有叛乱,他已令张俊前往河湟平叛,如今他已无力攻打洛阳和开封,为防止西北有事,他准备撤兵,固守陕州、潼关一线……

杨昌浚没想到的是,来容易,走就不容易了,曹方对张俊撤兵不清楚,但洛阳城外清兵突然后撤是知道的,他迅速判断,定是开封那边有变,当时他以为是神风支援。

被清兵围攻一个多月,曹方也很憋屈,自然要出击的,他本想占些便宜,出出气,却不想周达武着急退兵,说白了,还是张俊惹的祸,他让杨昌浚不敢拿办和拦他,杨昌浚自然在暗中也要防着他,于是,周达武就得迅速回撤,以免张俊入潼关后突然造反。

着急的后果便是被曹方咬了不知多少口,损失五六千人不说,连陕州都来不及守便丢了,铩羽而归的周达武只能灰溜溜的退入潼关死守。

陕甘六镇兵马大败,等于宣告北方战局天平完全倾斜,要不是殷芳收拾雷正绾耗费了些时日,直隶一地,都会因河南雪崩,而来不及应对,至少那正定、保定是要出大事的。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北方大地冰雪基本消融,南方更是艳阳高照,北京东交民巷,德国使馆里,巴兰德有些春风得意的味道,如今京城里,就数他风光了。

在最后一刻,德国缩回了掀开底牌的手,把那层窗户纸留了下来,结果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虽说巴兰德也清楚,刘奇一统中国,并不是好事,不过在无法阻挡的情况下,能够顺势而为,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这几天,奥匈、比利时等国公使皆纷纷登门造访,无一例外,都是请德国出面调停,他们要结束和刘奇的这场荒唐战争,让成为俘虏的本国士兵,安全回来。

这其中,尤以奥匈帝国最为着急,奥匈帝国公使常驻日本,负责中国事务的代*办那色恩几乎天天都要来见巴兰德,他不但想尽快解决此事,还想搭着德国的船,谋取在华利益。

在巴兰德看来,那色恩是明白人,他也希望奥匈帝国这个盟友,能在远东和德国一致,自从法国和俄国签署军事协定后,欧洲局势发生着微妙并难以预料的变化。

这其中,英法表现最为矛盾,英国和法国历史上不和,在中东,与俄国又龌龊连连,因此,英国与德奥关系较好,与法俄关系冷淡。然而,这些年,英国光辉独立政策让其处于外交孤立状态,远东看似英法一家的情形,在欧洲其实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恐怕是除了中国人外,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为此,德国才会试图拉拢英国对抗法俄,可英德之间并不融洽,两国之间猜忌频频,加上威廉二世继位后,俾斯麦退出政坛,这位新德皇做事也有些匪夷所思的味道,很多做法,让英国对德国深怀戒心。

此番英国出兵中国,在意图扶持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背后,还有着和与各国角逐世界利益的原因在里面,尤其是与俄国在远东、中东、近东的都有着冲突,法俄同盟让远东失衡,英国迫切需要盟友来应对法俄和德奥意的同盟,联合各国出兵,也就成为一种测试,看看在远东,谁是真正的利益伙伴。

从单独出兵这一点来说,英国人已经看清楚,俄、日都对中国有着巨大的野心,法国人虽说跟着英国走,不过其心思,也不难猜透,法国更在乎中国南方利益,不太愿意踏进北方的泥潭之中,或许还有配合俄国,南北夹击各国在华利益的意思。

让英国感兴趣的,是美国的暧昧态度,如此卖力出钱,应该有着遏制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味道,综合所有透露出来的消息,英国拉拢日本,联合美国,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巴兰德也看到这些,欧洲各国都心里清楚,法俄同盟除了俄国需要在亚洲与英国争夺之外,也有应对德奥意同盟的意思,就这一点而言,巴兰德很乐意听到俄国人在盛京吃了大亏的消息,这对遏制俄国势力南下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日本人,巴兰德不看好,不过他并不反对英日同盟,这显然比法俄日同盟要好,他断定,英国人会支持日本增兵的。

总而言之,巴兰德认为德国在远东,占据了最佳的位置,可谓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此番若解决六国俘虏问题,那么其影响,将会在欧洲都有所体现。至于美国人,巴兰德认为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范。

确实,美国公使田贝的头比英国人还要大,那华尔身上蹿下跳,要各国继续出兵,游说他继续出钱,武装日本,不管这是大路还是死路,总之英国是一条路到黑了,法国人虽说有不同选择,但也不过是继续走还是抽身的事,唯独美国,钱出了,事砸了,不继续,亏损是必然的,继续,难说亏损更大!

关键是,那千万美元不是美国政府出的,而是财阀们的钱,可以说,要不是财阀过于垂涎中国利益,美国政府不见得要趟这趟浑水,只是财阀在乎的是利益,如果在华和台湾的一些权利还未看到,又要让他们继续出钱,有难度不说,等于也将当初说好的投入成本翻了倍。然而,从外交上说,田贝也清楚,美国放弃,不说财阀那边会不会跳,英国也会咬牙上,那样英国势力将大举进入日本,这显然不符合美国利益。

在去年勉强凑成的一桌牌局,因牌局不好,打牌的开始各自想着办法,这场牌,有些难打了。

维系这场牌局的华尔身已经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味道,大英帝国根本没退路,放弃这场牌局,不仅仅意味着巨大损失和羞辱,还将影响中国局势,没有各国的支持,大清国能支撑多久,不得而知,视人命如草芥的俄国人不会罢手,他们赢不了刘奇,却能占领中国北部、朝鲜等地,同样,法国人会趁机占领中国南方,找回损失,加上德国势力随着刘奇扩张,英国丢失远东是必然的。

这之后,远东、近东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傻子都知道,这种结果,大英帝国无法接受。

可不说服美国人,英国会为这场战争耗费无数物资,哪怕最后赢了,在欧洲将无法抗衡法、德,但不管怎样,打下去显然是唯一选择。

除了这些,华尔身还心惊肉跳的等待南方消息,在高邮丢失后,英法联军陷入困境,最后的指望,只有大清国的南方大军能够不惜代价,将罗伯茨解救回南京。

纵然是百年后的人,刘奇也忽视了这场战争对欧洲格局的影响,这也不奇怪,他基本上也无法及时得到欧洲各国的动向,太远了。

正应为如此,当谭嗣同说哈根来商谈,希望调解奥匈等国和刘奇的争端时,刘奇想到的是狠狠敲诈一笔。说白了,这些小国,他不怕,有本事你再派兵来打!

底气源自于战局的有利,武香休整补充兵员后,以朱雀三师,在曹锟配合下,将日军第一、第五师团压在威海卫、荣成、文登三地,并与林履中取得联系,限制了胶东日军的行动,她则以招远、栖霞为支撑,派兵前出蓬莱、烟台,限制这一路日军的活动空间,形成的局面,有种让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德州,玄武已迫使清兵各镇转入防御态势,据说京城那边,慈禧有逃离北京的意思。而河南一地,很快也将产生变化,等朱雀休整,缓过劲来,将会给荣禄带来巨大压力。

最让刘奇担心的南线情况出奇的好,亲兵卫一战等于扭转了整个南线不利局面,鲁忠和周林山联手,将两万多的英法联军困在宝应一带,陈道趁机在滁州、盱眙一线施加压力,现在刘坤一既要救援英法联军,还要防守南京,兵力捉襟见肘,张之洞不得不从湖北调兵增援,这也就让神风更显威力,如今湖北一线清兵也只有防守之力。

然而,最终让刘奇放弃巨额敲诈,是一人悄然来到泰安,此人姓陈名季同,字敬如,晚清有名的外交牛人。他来泰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听闻法军大败,被俘虏几千人,存心来恶心法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