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不是那么好念的!
长明放弃自己去读书做官的想法,主意打到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生出来的儿子身上。
当即脱口而出。
“我不行,我儿子读书,我儿子读书不行,那就我孙子,我孙子上不去,那就我曾孙上去。子子孙孙,孙孙子子无穷尽。”
噗嗤。
元宝实在是忍不住喷笑而出。
这算什么事情!
自己不行,还要自己的后代去奋斗。把读书当成了愚公移山。长明真是个人才!
元宝看着斗志昂扬的长明,取笑道。
“真厉害!首先,咱们家这么点东西,供一个读书人够呛。你还要子子孙孙读书,要多少钱?先来说进学这个事情。朱旭你知道的,每年给先生束佣就得要十两银子,还不算拜师礼。
平日的节礼还要算进去。还有读书的吃住行再算进去。一年至少要花二十两银子吧。
孩子要是会读书,考中了秀才。花费更大!交情往来也是要钱。一年下来至少要一百两银子。这个开销要维持到举人。孩子什么中举,又是一门官司。听说好些秀才,考了一辈子都没成举人。
举人试要去郦城,吃住用还有考试费,一趟下来好几十两银子又没了。”
一笔笔账算下来,长明的脸色越发难看。
这么算下来,还仅仅是一个读书人的钱。他们家买了地,屁的存款。前些天还想着攒钱再买地。
买个屁!
不买了,先积累越来越多的钱再说。买地来钱稳当,但是获利慢又漫长。
想要积攒下一个书生的花用,有点难。
元宝看着长明眼中的思考,继续说道。
“咱们家的收入比较稳定。我绣佛经一年能有两百两左右的银子。你写话本的水平一直保持现在这个势头,一年下来能有几百两银子。攒下一份家业还是可以的。
不过按照你的子子孙孙的标准差了点。遇见个败家儿子,娶个败家媳妇儿,几年就得给花用完。”
长明拍板。
“那咱们就让儿子养成抠门的性子。一个铜板恨不得分成两个铜板来用。”
元宝捂嘴笑。
实在忍不住笑意,笑容越笑越大。最后直接笑弯了腰。
长明瞪一眼,背着手,像个小老头来来回回转圈圈。看来要努力赚钱,现在的买卖都是小本买卖,不太好。必须要弄出个大笔进项才好。
要怎么攒子子辈辈都用不完的钱呢?
这个问题思考的好,一辈子都别想思考出来!都说富不过三代,就算是荥阳郑氏、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也不能保证没有混得差的。
世家都如此,长明出身贫农的半大孩子还要子子孙孙都富贵,至少达到读书的地步。
难!
元宝就这么笑瘫,看着长明焦躁的模样,劝慰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等咱们百年之后,棺材一盖,啥也不用管。想管也管不着。”
“不!”长明坚决说道,“不!我一定要让我的子子孙孙都有书读。”
元宝抽抽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