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做人要有眼色(1/1)

仔细算来,朱常洛登基已有数月,但是在朝政一途上,仍旧是以稳为主,没什么大的举措,唯一可称道的就是派遣了汪应蛟到苏州府去试行一条鞭法,至于说闹得沸沸扬扬的吏治整饬,到现在其实也只是个风声,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

其实朱常洛不是不想动手,而是新帝登基,第一步必然是要稳固自己的地位,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就无法在朝堂之上推行自己的举措。

试想一下,仅仅是派遣一个钦差去试行一地税制,都在朝堂上纠缠了这么久,似吏治整肃这般关乎整个朝堂的大事,难度又该多么巨大。

何况朱常洛所想要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将官场上换一批人这么简单,嘉靖之后,朝廷风气逐渐走向奢靡,官员贪腐之风屡禁不止,以至于到现在所有人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可以说,贪腐之风已经成了大明朝廷的一颗毒瘤,缓慢的侵蚀着整个大明。

它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贪腐的银两多少,而在于人心,当所有人都将当官是为了捞银子看成是一种常事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的时候,那么大明的江山社稷也就走到头了。

他既然要动,就要大动,不仅仅要惩治这些贪官污吏,更重要的是,要将这股不良的风气和观念彻底扭转过来。

所以自然的,早在很久之前,朱常洛就对于该如何动手又一整套的方案,内阁所顾虑的,朝臣所担忧的,方方面面朱常洛都曾经仔细的考虑过。

如今他既然已经出手,自然说明,他早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这是……陈情书?”

最先拿到奏本的是老首辅,王锡爵打眼一看,开头“罪臣叶向高”几个字便是扎眼不已,按下心头的诧异,王锡爵细细的读完了整本奏疏,不觉却是有些口干舌燥,心中更是一阵惊疑不定,难不成皇帝决心若此,准备先拿自己人祭旗了吗?

奏疏写的不长,纵然是每个人都看一遍也没有花费多少时间,不过看完之后,众人的心思却是各不相同,不过相同的一点却是,叶向高的这份奏疏,个中内容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严格来说,这是一份请罪疏!

这份请罪疏当中,叶向高深刻检讨了自己身为天子旧臣,这些年来收受过的各种银两和礼物,虽然大部分时候,他都不曾因为这些东西而为人行过方便,但是他还是一笔一笔都算的清清楚楚,并且自陈有罪,愿意将家中银两尽皆捐入国库,并请皇帝罢黜其官,以正其罪!

奏疏之所以看起来很长,是因为其中附上了一份详细的账册,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叶向高自从得到朱常洛青眼得入王府之后,地位迅速提升,行贿送礼的一笔笔账目,加起来足足有十一万两银子,这还是他常常摆出各种宴席召开雅集花费巨大的结果,不得不说,让人咂舌的很。

但是这个数目在一众内阁大臣的眼中,却是没什么意外的,他们每个人的府中,都不会比这个数目更少,让他们感到没有意料到的是,天子的出手竟然如此狠辣。

不用想也知道,这份奏疏的背后肯定是天子的授意,对待自己的心腹大臣都如此,可见天子对于官场贪腐之风有多么厌恶,由此便可以看出,这一次天子整饬吏治的态度又多么坚决……

“如今叶向高已然闭门不出,戴罪在府,其贪腐银两,今晨朕已经派锦衣卫收缴统计,暂存于内库当中,合共十一万七千六百两,身为东宫旧臣,竟致如此受贿,朕痛心疾首,诸位便来议一议,这个收受贿赂的混账东西,究竟该如何处置吧!”

众人心思复杂,却见天子脸色沉重,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恨恨的说道。

众臣默然,皆是神色复杂,不过却是没有人开口说话,朱赓有心开口,不过还没起身,就被沈鲤一个眼神劝了下来。

而王锡爵和衷贞吉两个人,则是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李廷机。

经过了最初的诧异和不解,他们现在差不多想明白了,皇帝纵然再狠厉,也不至于拿自己的亲信臣子来开刀,既然如此,那么天子现在的这副样子,恐怕就是特意做出来给他们看的,为的就是求一个台阶下。

既然如此,那这个台阶自然该李廷机上去递,别人来说不定反倒会起了反效果!

“陛下息怒,老臣以为,叶侍郎固然有错,然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叶侍郎能够捐银国库,证明其心中已有悔过之意,况此事非叶侍郎一人所能左右,实乃官场乱状,不得不萧规曹随,其错未必全在叶侍郎一人,叶侍郎和陛下数年相伴,自王府之时一路效忠,不离不弃,一片拳拳为国之心,非一时之过所能掩盖,故臣斗胆,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准叶侍郎戴罪立功!”

这等关键时候,李阁老自然也不会掉链子,脸色沉重的起身,声泪俱下道。

果不其然,说完之后,天子脸色稍缓,似是想起了当初筚路蓝缕之艰难,叹息一声道。

“昔年朕与诸位先生居于王府,寄人篱下,步步小心,尚且不愧此心,如今身居朝堂,手握重权,却有此事,如何不令朕心痛?”

“陛下,老臣却以为,叶侍郎之罪可赦!”

朱常洛的话音刚落,衷次辅就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作为一个有志于向天子靠拢的次辅大人,如果到这个时候,他还听不出天子的弦外之音,他就不用在内阁呆了。

“哦?为何?”

朱常洛皱眉,开口问道。

“陛下容禀,官场贪腐之风猖獗,此乃臣等之过,然则风气已成,固难拔除,方才李阁老亦曾有言,身处官场难以随心所以,有时不得不萧规曹随,此乃朝廷风气不正之故,难以全归个人之错,陛下欲整肃风气,然若依法令责罚群臣,恐朝廷根基动摇,朝政混乱,不若仿效叶侍郎之事,谕令群臣上疏自陈,将贪腐所得上缴国库,若尔等有悔过之意,则准其戴罪立功,有敢再犯者,数罪并罚,冥顽不灵者,照法令处置,如此,既昭吾皇仁慈之心,又能肃清官场风气,可堪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