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就是一种排毒(1/1)

我说“保温就是排毒”,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观点很抽象。在那些讲究排毒的人的印象中,只有通便或者说腹泻,才是排毒的第一,甚至是唯一通路。而且,通便的药肯定不能是热药,因为热药会导致上火,会加重便秘!其实并非如此,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便秘的女孩子平时是很注意的,一般是吃蔬菜,还有的几乎拿水果当饭吃,而且选的都是高纤维的食物,怎么还是便秘呢?原因还是受凉,特别是腹腔受凉了。

我们全身血液的2/3是要流经并且停留在腹腔的,因为腹腔的静脉结构很特别,这里的静脉很细,管壁很薄,缺乏弹性,所以血液到了这里就像进入了一片沼泽地,流速自然就要减慢。而恰恰很多女性是很不注意腹腔、盆腔的保温的,比如时髦的露脐装、低腰裤,都是要裸露出腹部这个本身就阳气不足的地带,有点儿“造福观众”、委屈自己的意思。

中医讲,腹为阴,背为阳,下腹又是“阴中之阴”。既然属于阴,就说明这个部位本身是阳气不足的,本身就很怕凉,所以过去中国人有穿兜肚的习惯,就是要护住不能受凉的肚子。腹腔一旦受凉,这里的血液就会遇寒而凝,流速就要变得更加缓慢,而现在的时髦衣服露出的偏偏是人体的薄弱环节。

无论是汗液,还是二便里的废物,都是先要通过相关器官代谢,然后随着血液运行将其排出去。血液循环一旦受阻,器官的功能因为供血不好而受阻在先,作为运输通道的血液,流动变缓在后,包括肠道的蠕动也要变慢,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吃了足够的纤维素,只要腹腔处于受寒的状态,你同样也会便秘。确切地说,不是大便太干燥,而是你肠道运输的力气不足、能量不够,这是女性、老年体弱者的便秘主因,他们也经常发现,自己的便秘并不是因为大便有多干燥,而是没力气排便,解一次大便就会吃力得出一头大汗,是典型的肠道蠕动无力。

这一点,我们看看古时中医治便秘的用药就可以理解了。

中医治疗便秘并不完全指望泻药,特别是顽固的、习惯性的便秘,好多时候甚至是要用补药的,比如创制于宋代的“半硫丸”,里面就两味药,一味是半夏,一味是硫黄。

硫黄是味热性很大的药,过去的花匠要想让哪种本不能在冬天开花的植物抢在冬天开花,就在这种植物的根处埋上硫黄,花就会在冬天开放。什么原理呢?就是因为硫黄是热性的,在中医里属于补肾药。对花来说,补肾就等于提前了它们的繁殖期,有点儿催熟的意思。通便药之所以用硫黄,就是因为这种便秘不是因为“上火”,而是因为“无火”,更确切地说是阳气极虚,肠道已经失去了蠕动的能量,用硫黄补充阳气、补充能量,就能达到通便的目的。如果你总是腹腔受寒,其实就等于在伤阳气,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顽固的便秘,即便不到用硫黄治疗的程度,但一般的通便药都会无济于事。

如果你是个身材比较纤细的女孩子,比别人怕冷,手脚又总是发凉,甚至在夏天也如此,而且还有容易疲劳、便秘、月经前腹痛、站久了腰痛的毛病,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因为受寒引起的。这一组症状在西医里称为“盆腔瘀血综合征”,便秘就是这组综合征的症状之一。通俗解释就是,盆腔里的血液流动缓慢,乃至产生瘀血而引起的一组症状。这种病可能很多女性都有,因为妇科的一般检查是无法查出的,既没有妇科慢性炎症,体内也没长东西,所以少有人意识到。这种情况的治疗就是要化瘀,推动盆腔血液的运行,而根本就是从保温开始。

所以,女性要尽可能地避免下肢、腰部受凉,如果你参加社交活动时一定要穿裙子,那至少要穿条可以保温的丝袜,同时在肚脐周围或腰部贴个“暖宝宝”,尽量使要穴不受凉。我的同学在日本行医,他发现,日本女孩子虽然冬天都穿裙子,但她们早就知道在保温上做功课,基本上都要贴个“暖宝宝”类的保温贴,最大限度地保证腰腹不受凉。而且,如果真的在白天受凉了,晚上一定会用热水泡泡脚,用热水袋敷敷腰腹部。泡脚的时候可以在水中加点儿黄酒,不用特别好的酒,就是我们平时做菜时用的黄酒,每次用20~30毫升,增加活血温阳的效果。

还有一种排毒途径就是小便,因为小便是血液代谢之后的废物从尿道排出时的产物,每次小便都是一次最有效的排毒。你可以看看肾衰竭的病人,之所以要做透析,甚至换肾,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排毒途径了,这种缺失是致命的。一个人如果三天不大便,未必会出现严重问题。但如果一天不小便,就说明这人已经病入膏肓了。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判断出小便在排毒中的“价值”了。

人只有饮水足够的时候,才可能保证小便的排毒作用。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要喝1500~2000毫升的水才算正常,但很少有人做到,不是因为他们忙得没时间喝水,而是很多人,特别是女性根本不想喝水,或者会觉得喝进去了,水也“汪”在胃里,走路的时候都能听到水声,非常不舒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身体的热量不足,没有能力蒸发掉水分,水因此潴留在胃里。简单说就是,她们的身体不是缺水,而是缺乏运化水、蒸发水的能量,其中经常受凉对阳气造成的损伤是关键。

这种人最好喝点儿姜茶或者红茶,这两种饮料都是热性的,便于身体的吸收,同时也有补助阳气,帮助水运化、蒸发的作用。这就类似于在一个因为火力不足而水始终不开的水壶下面加了一把柴火。此外,每次喝水的量不要过多,要少量多次,给身体一个吸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