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依依相别
朱慈炯和万玫红到了西泠桥,一转弯,就看见有亭翼然桥边,上书三个大字:“慕才亭”。
朱慈炯见了,点了点头,道:“苏小小确实是个有才的女子!”当下携着万玫红的手走了过去,见亭两边写着一副对联:“湖山此地曾埋玉,岁月其人可铸金。”
朱慈炯见了,道:“这口气倒蛮大!和岳飞坟前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得一比了!”
“你不知道,苏小小虽然和岳飞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一忠心,一痴心,倒是有的一比!”
万玫红看着苏小小的墓悠悠地说道。
“哦,她怎么痴心?”
朱慈炯问道,他虽然也喜读诗词,但对于苏小小还真了解不多,因为他在皇宫里面,所接触到的,都是历代名臣的诗词居多。
“苏小小家先世曾为东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
万玫红缓缓地说道。
朱慈炯听得很认真,颔首道:“许多有出息的人,出生都并不太好!”
万玫红便接着说道:“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她说着,就指了眼前的风景道:“西泠桥畔,确实是好风景啊!死后能葬在此处,亦是一大遂心快意之事!”
朱慈炯听了,笑道:“还是别说死,继续说故事!”
“嗯!”万玫红点了点头,续道:“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跟随。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她说到这里,吟道:“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吟罢,看着朱慈炯道:“这是苏小小写的一首诗,虽然是无言绝句,却把缠绵悱恻的少女春心写了出来。”
“确实不错,质朴而有情感!”
朱慈炯点头说道。
万玫红抬起头,悠悠地看着苍茫的天空,道:“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阮郁到苏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
朱慈炯听到这里,微微一笑,有点羡慕这个阮郁了!
万玫红见朱慈炯笑,当下也笑道:“你想同塌而眠,恐怕没那么容易!”
朱慈炯听了,嗒然若丧,耷拉着脑袋道:“我的命苦过苏小小啊!”
万玫红听了,咯咯娇笑,道:“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说到这里,幽幽一叹,道:“可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金陵。”
朱慈炯听到这里,愤怒地说道:“这阮父,简直可恶!”
万玫红点了点头,道:“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她去世之时,年仅十九岁。”
朱慈炯听了,一阵惘然,叹息一声,道:“原来苏小小是一个如此痴情的女子!”
“无情不似多情苦,叹人世,如花美眷总成空啊!”
万玫红悠悠叹息道。
“苏小小命运虽凄惨,但是,她能葬在西泠桥畔,享用着西湖的无边美景,这是一喜;第二可以无憾的是,留下了千古美名,令后人景仰。”
朱慈炯悠悠说道,心想:“人家虽然活了十九岁,可是,千载之下,艳名犹存!也算是死而无憾!”
“我也要做一个苏小小一样痴情的女子!”
万玫红看着朱慈炯深情地说道。
朱慈炯听了,搂万玫红在怀里,道:“你若为苏小小,我决不做阮郁的负心!”
万玫红听了,甜甜地笑了,她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碰到的男子不会是阮郁一样的负心郎······
二人相依相偎许久,天色渐渐晚来。
“你,你回史府去吧!”
万玫红依依不舍地说道,她知道,对于离别来说,无论多么不舍,终究还是要分离的······
“我,我······”朱慈炯说着,叹息一声,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万玫红听了,泪眼婆娑,道:“别那么说,我们很快就会再见的!”
朱慈炯点了点头,感觉万分难舍,可是,史可法那边又需要自己······
万玫红自然理解朱慈炯,当下推开朱慈炯道:“你,回去吧!”
“我······”
朱慈炯仍是不舍。
“回去啊!”
万玫红大声说道。
朱慈炯听了,知道再不走的话,自己真的舍不得了,当下一咬牙,道:“玫红,你等我,我一定会尽快赶回来的!”
“我等你!”
万玫红大声说道。
朱慈炯一转身,飞身而去,身影在大雪中茕茕远去,他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再也不狠心离去了!
万玫红一直看着他的身影,直到那身影如豆,她兀自远眺着······
她以前读到离别的诗句,什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还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如今细细一嚼,才知道,是如此的断人心肠!
她向那茫茫天地看去,不由地流下了泪水······
朱慈炯的身影早已消失了,但是,万玫红呆立雪中,整个人像冰雕木塑的一般,一动也不动,只是呆呆地望着远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声凝噎!
万玫红念着柳永的词,感觉像一根根锤子一般,锤进了自己的心口里,一颗心又痛又碎······
是处满是痴心,望君远去,片片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