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丰收(1/1)

空虚,当真是空虚!

对于眼下这事,黄昊当真是开动了脑筋做了许多谋划,谁想到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却都大大超出了他的设想和预料,这就好像原本准备一口吃个胖子,结果却是狠狠一嘴啃在了棉花糖上,虽然不可能嘣了自己的牙齿,但一嘴咬了个空气的感觉却也不怎么好过。

而且细想起来,整件事里的漏洞也是颇多,比如说赵棠的就此消失便有些不合情理,须得知道他在华容县里不但有家宅,还有产业铺子,可却就这么失踪得莫名其妙的话,难免引起有心人的生疑。此外听着县衙露出的消息,少了的漕银可不三千两,而是四千多,不知道是其中当中有了误差,还是官府方面故意虚报或是做了什么别的想法。

至于最后一点,便是此事由赵棠起,眼下却是至周三儿止,丝毫不曾牵连上吴家,也就不知道吴家失此一计之后,会不会又想出什么毒计来。

所以,当真想要把这件事的首尾处置好了,怕是还要费上不少手脚!

不过即便如此,事情做成了就是做成了,瞧着眼前的一箱子银铤,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大称分钱,坐地分赃了。

对于这笔横财,黄二杆子作为小头目,倒也不用与众人和黄昊商量便拍板决定向五龙寨上交一千两,然后自他以下(不包括黄昊)每个人各分一百两,余下的八百两则算入公中交给杨老爹保管。

当然也不是说,直接就把这五十两一锭的漕银直接每人分上两锭自去花销,作为专职铁匠,杨老爹还要负责分批将这些漕银化开之后重新熔成银判、银锞和小银锭后再来分与众人。

在敲定了银子如何分配之后,倒是杨老爹又提出了一个章程,便是亲自做了保人,要引黄昊入伙。见此自然无人反对,当下除了东湖村四人没到不能当面见证之外,其余之人便在黄二杆子和杨老爹的带领下,亲自为黄昊开了香堂,八个人齐齐割破手指,每人滴了血在酒中叫黄昊饮下,这入伙的仪式便算是成了,却是并未如梁山那般要交什么投名状。

或者说,今次弄得的三千两漕银便是黄昊的投名状也行。

入伙之后,自杨老爹始,众人都自拿出十两银子,凑了个分子算作黄昊的入伙礼,也即是这一票黄昊虽然不曾与众人一道分钱,却也得了一百一十两的份子,虽然与黄昊所想相去甚远,倒也聊胜于无了。

最后,黄二杆子便也与众人约定,要如以往那般对这事守口如瓶,便也散了。黄昊倒是想着这些人都是积年的老匪,恐怕都不用黄二杆子提醒,各自回家了依旧还是如往常般生活,根本都不必交代才是。

接下来的几日,别人如何倒也不说,黄家上下倒是如常。黄昊父子整日早出晚归,天天守着即将丰收的田地,杨三娘和黄母在家也把是家中事物操持得妥当,顺带着还把黄昊原来住着的偏房重新拾到了一番,甚至黄母还把黄昊睡的小床给拆了,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架香樟木打制的架子床,里外布置一新,黄昊的婚房便算是成了。

转眼便到了七月中旬,一连碰上五个大晴天后,田中的水稻便也算是真正熟透了,顿时整个杨家村内外差不多五六百人,便也齐齐撒在了村前村后的稻田当中,以饱满的热情和喜悦的心情迎接起了丰收。

也不知是因为今年本就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的关系,还是因为老天的确喜欢偶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黄家的收成居然是整个杨家村排名第五的,他家的十六亩粮田平均下来每亩的收益居然达到了三石七斗(不足四百斤)。

也即是,光是黄昊一家的十六亩粮田,便收了将近六十石的新稻谷。

而也是到了这时,黄昊这才知道,为什么黄二杆子会说作田也是一门好营生。新粮收下来才没两日,便是水汽都还没完全脱去的时候,便有粮商赶着牛车,载着一车车的铜钱来村中收粮,开出的价钱赫然是足足一百九十文钱一斗新谷,一石稻谷可卖出整整一千九百五十文钱。

说起粮价,这里确实要多说一句,这北宋前期的时候,粮价倒也较为低平,比如说宋太祖平河东之时(965年前后),由于当时地广人稀物贱,米一斗也不过十余钱,后来到了太平兴国年间,如华容县所在的荆湖地区,便“官卖盐斤为钱六十四,民以三数斗稻价,方可买一斤”(也就是差不得二十钱一斗),再往后到了宋仁宗天圣年间,米价便升至差不多每斗七十文左右,这之后米价虽有波动,但峰谷低谷相去也不算远。

直到进入北宋后期,也既是政和年间,粮价也才因为蔡京等人大造当十钱、夹锡钱搞出通货膨胀的缘故开始大幅攀升,如政和五年时,整个河北路的米价就没下过每斗百二十文,后面到了靖康和乾道年间,更是一度飙升至每斗三、四百文之高。

直到最近几年,由于大宋内有摄政晋王赵福金稳固朝野,外有辽王黄杰平定辽东,也才让粮价开始缓慢回落,至于以后会回落到怎样一个程度,却也不得而知了。

只不过,粮商开出的价钱好是好,却是只能与各家做约,不敢开秤收购,莫约等到了八月初二这天,县中下来了新的粮食经办和皂役,将村中该交的公粮和秋税收了之后,各家各户也才把多余的粮食卖与粮商。

当然,众人也没忘了赵押司的事儿,旁敲侧击的一打听,却是哪怕华容县里报请江陵府发了六路海捕,至今也不曾寻见他的踪迹。而县里府库的亏空,则听说是赵押司家中的娘子又是破家,又是变卖了祖产,最后居然硬是给补上了。

至于周三儿,听说因为那赵押司逃得不明不白,而且他监守自盗这事儿也有些不清不楚的缘故,已经早教华容县令给解送到了江陵府,交提刑司查问,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也就没人说得清楚了。

不管怎么说,黄家今年的丰收村人自然也是瞧在了眼里,除了公粮和种子粮外,黄二杆子只留下了不足五石的口粮,其余便一股脑的卖与了粮商,得了整整百二十贯钱。更在收粮的打谷场上,当着全村人的面取了五十贯钱给了杨老爹,算是聘下他家杨三娘的二道彩礼,羡慕得直叫全村的少年郎全都嗷嗷直叫。

要知道,之前黄家就给下的五十贯钱彩礼,这可就是整整的百贯,就目前整个杨家村的新媳妇而言,还真没有谁人收得过这么多的彩礼,顿时杨老爹面上的红光都能当灯来使了。

对此,黄昊也没意见,反正他倒是知道,比起黄杨两家暗中所掌握的钱财而言,这五十贯钱充其量也就是个零花钱罢了,早就出不了亲爹的口,入不得老丈人的眼。

待得新粮全部脱了潮气全入了库房,夏收也才算终于结束了,黄昊也顾不得揉揉累得差不多快要断掉的腰骨,便也手忙脚乱的跟着黄二杆子忙起了过门礼的事情,最终在订下的日子八月十二这天,黄家借了村上的晒谷场宴开了三十多席,请来四乡八里的乡亲见证,正大光明的将杨三娘给迎进了黄家的大门。

新婚当夜,原本黄昊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只可惜这一次黄二杆子终于有了借口名正言顺把东湖的白家兄弟给招到杨家村来,而白家兄弟送上的贺礼便是整整十坛私酿的米酒,虽是酒糟都不曾分离的土质米酒,可还是生生把黄昊灌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当夜醉得是一塌糊涂,直到第二天早上听着鸡叫也才胡乱使了几下棒子,把人生大事给定了下来。

八月节后,对于整个洞庭湖两岸的民人而言,一项更有前途的活动,便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洞庭湖在每年的七月涨水,从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游到洞庭湖的鱼特别多,鳊鱼、鲫鱼、鲤鱼、银鱼、赤眼鳟、打船钉、猪尾巴、刁子鱼、黄桑鱼,应有尽有,网网见鱼;进入八月后,由于下游分流的缘故,湖水便没那么多了,此外因为七月渔汛虽至,可按例不捕鱼的缘故,此时湖中的鱼类品种和数量也就十分可观,加上夏收已毕,两岸的人家便会驾着小船小舢板,开始了一年一次的“赶鱼”活动。

当然了,此时与后世的最大不同,便是后世洞庭湖一涨水,各种鱼船便如闻着血腥的蚂蝗一般上下围堵,恨不得将洞庭湖中所有鱼虾一网打尽,因此将习俗变成了“金七、银八、糟烂秋”,而宋时的百姓民人却是笃信人要顺应天时,按季行猎,不干什么竭泽而渔的事情。

夏收之后,黄昊便也跟着黄二杆子将自家的小舢板抬到了湖边,一番装模作样的准备之后,便于八月二十这天,跟着杨家村人赶鱼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杀入了洞庭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