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康三十九年十月初九,帝于紫宸殿重病驾崩,同日,后殉情相随。旋即太子成赭承袭帝位,改年号熙辉,是为熙辉帝。碧玄上下举国丧三载,皆悲愀不已。
——《碧玄长书.国史熙辉篇.第一卷》
......
......
三年后。
金发碧眼的异族王子姿态娴熟的走进卫国公府。
这几年来比西斯搬出了客栈,在虎都中买了处院落住了进去,离着卫国公府依然很近。
距离年尾已经越来越近,每日大管家都要带着几个年轻小厮出门去添置年货。
比西斯进门的时候正巧遇上要往外走的大管家。
“哟嗬,王子来了!”大管家乐呵呵的同他打招呼,“我这正要出门呢,您先进屋去吧,外头冷呢。”
比西斯浅浅的笑着点头,他的轮廓相较三年前更加深邃好看,有些单薄的身子也变得精壮起来,由浮躁的少年逐渐转成了沉稳内敛的青年。
他驾轻就熟的穿过回廊和树影,走进顾子弋的院落,扬声笑道,“你又坐在地上了,大管家看见了又要说了。”
背靠柱子单腿踩在地板上,另一腿垂下,手里拎了壶酒正喝着的顾子弋闻声斜斜飞了一眼过去,“他不是出门去了么。”
三年的时光在顾子弋身上仿佛只是转瞬而过一般,她的面容丝毫未变,只是周身气场由从前的锋芒尖锐变得圆润平和起来,身量倒是长了不少,越发高挑挺拔。
比西斯笑着摇头,在她身旁坐下,她抬手摇摇酒壶,看向比西斯,询问他要不要。
比西斯又摇摇头,偏头看她,“原本不是说还要半月才能回来么?怎的这么快?”
顾子弋几个月前被派往同草原交界的边城绿芒,同草原王交涉。
草原汗王赫连漠是近年才崛起的人物,虽然年轻,但谋略野心俱在,加上极具号召力,很快便整合了草原各部,建立起了庞大的政权和兵马势力。
原本先帝还在时,震慑力十足,又有卫国公顾池麾下的队伍常年镇守,草原虽然一直对碧玄虎视眈眈,却轻易不敢来犯。
而后来卫国公逝世,先帝仙去,北境王敖烈又给了最好的先例,草原那颗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心,便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虽然还不敢公然向碧玄宣战,但已经开始小动作的袭扰边城。
不堪其扰的绿芒城几次上书请求熙辉帝,于是便将一直在北方监管敖烈动静的顾子弋,由北境派往南部的绿芒城。
顾子弋行军万里,带着卫国军横穿了整个碧玄,由最北抵达最南。
然后本着“不服就打到服”的原则,一路追击,逼退赫连漠大军,还签下了协议,以后若是再犯,便等同于向碧玄宣战,届时定不会再手软。
此协议一出,即便不信任赫连漠和草原,也至少能令他们多少安份一阵。
“上头催的紧,我只是回虎都休整,明日便又要往北境去了。”
顾子弋很平静,就像那个来往奔波不停,征战不止的人不是她一样。
说来可笑,碧玄泱泱大国,竟除了顾子弋,再无可领兵之人。
在碧玄重文轻武的风气一直盛行,朝堂之上武官本就比文官少太多,而在那些武官之中,善领兵着皆已经年迈老矣,剩下又是些青涩的,只会纸上用兵的。
即使顾子弋已经分派出一些将领分拨到各处,但面对碧玄如此大的疆域,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比西斯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才好,张了张口又闭上。
顾子弋瞟了他一眼,“做什么摆出一副同情悲伤的模样来,我还好,不必担心。”
比西斯勉强一笑,“不能留下过完年再走么,左右也没有几日了。”
顾子弋没有说话,半晌有些无奈的一笑,又抬头饮了一口酒。比西斯心中烦闷,也摸过个碗来,让顾子弋给自己倒酒,顾子弋轻轻一笑,直接从身后取过一小坛酒来递了过去。
“你到虎都这些年,倒是越来越像个碧玄人了。”
顾子弋难得挤眉弄眼的打趣,和他碰了碰杯。
比西斯失笑,“有何不好么,也算是这几年的收获了。”
二人正说着话,侍竹笑着进了院门,“公子,暮景公主来了。”
顾子弋一愣,“都快到用晚膳的时辰了,她怎的这会子出了宫来了?”
“可不就是上门来讨口饭吃的了么。”
苏暮景轻柔的声音传来,下一刻人便迈进院来,“怎么,卫国公还不舍得多备份碗筷了?”
比西斯连忙起身行礼,又道,“既如此我也回了,二位公主万福,臣告辞。”
顾子弋眼神注视着比西斯的背影,对一身华服的苏暮景道,“瞧瞧,你一来便把人吓走了。”
苏暮景今日穿的是一身水红色公主常服,长发高高盘起,在脑后挽了个双刀髻,琉璃翡翠点缀其上,华美非常。加上她生的本就白皙,被水红色一衬,更是显得肤白如雪,美的无可挑剔。
小心的提着裙摆坐下,苏暮景拒绝了顾子弋递过来了酒杯,“皇室中也就你能活的如此随性了。”
“我又不是你们苏氏皇族的血脉,不过是顶了个公主头衔的草民罢了。”顾子弋挑挑眉,自己将酒杯里的酒水一饮而尽,“况且咱们那位陛下不是也活的十分潇洒随性么,你又何必如此禁锢自己,拿那些条条框框把自己困个结实。”
苏暮景听她前半句话还忍不住笑出声来,待听到后头的话便渐渐收了笑。
“是啊,毕竟现如今皇室中也就只你我他三人了,你们都随性去了,可不只有我来端起皇室的架子,维持着些庄重了么。”
顾子弋知是自己说错了话,沉默了半晌,低低开口问道,“陛下他还是同从前一样么?”
熙辉帝登基后不久,便开始信奉起了道教,将先帝重新的张道长奉为座上宾,且开始每日服用上贡来的金丹,一心求道,政事全都不放在心上。
朝中大臣担心的都上过谏书,但熙辉帝一概不理,同他还是太子时的勤政励学完全判若两人。
也因为这个,原本三年大孝过后便应该立即迎娶进宫的楚画盏,婚期也被一推再推,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