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思思有一个从未谋面的大姑姑,叫古丽渲,字如其人,行事作风都像一个大家闺秀。
古思思爷爷期望大女儿如同洁白的宣纸,浓妆淡抹总相宜。古思思这位大姑姑,也的确如爷爷期望的,气质沉稳,才貌双全,最出众的是写的一手簪花小楷,这也让和大姑姑同辈的女孩羡慕不已,尤其让小姑姑妒忌的不行。
奇怪的是,老太太对这个大女儿并不宠爱,每次得了什么好东西,压根儿就不会想到大女儿,对大女儿可以说不闻不问。按理说这样好的一个闺女,不应该更加重视宠爱的么。
古思思并不晓得这其中的缘由,后来长大后无意间听人聊天说,大姑姑并非爷爷的亲生女儿,是爷爷有一年外出回来的路上捡来的。
那个时候的奶奶,好像刚生完大伯没多久,老太太强烈的认为,这个两岁丫头是爷爷在外面的私生女,和爷爷大吵了一架,差点没打起来。爷爷解释了说了都没用。
可想而知,古思思奶奶怎么也不会去养一个来路不明的野丫头了,何谈再去照顾衣食起居,更不愿意让爷爷把大姑姑古丽渲写入族谱,再后来还是族里老人出面,奶奶才勉为其难同意的。
古丽渲因为捡回来的时候还很小,也没什么记忆,只晓得自己是有家人的,但问在哪儿、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小时候的古丽渲,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古思思爷爷难免有没顾上的时候,古思思奶奶根本就不闻不问,邻里看不过去的,会时不时给顿饭吃。
爷爷看着大女儿聪慧,认为是块读书的料,就坚持让大女儿读书,虽然读书这事让老太太很不高兴,但就这样古丽渲还是有惊无险的长大,庆幸的是古丽渲并没有长歪,也没受老太太影响,反而出落的让人羡慕。
古思思老爸有时也会回忆说,自己大姐对兄弟姐妹都很好,更颇为照顾他。说自己大姐身上总充满着一股书卷气,性格也好,说话做事很稳重,根本不像农村娃儿。这一点也在古思思老爸十二岁时得到证明。
古丽渲十六岁的时候,自己的亲生父母找了过来。原来当年并不是故意遗的她,而是在避难的路上失散了。等在邻省的鹏城稳定下来,已经好几年过去了,原本家人都不报希望了,巧的是和以前失散的亲戚联系上后,知道亲戚家就在当年女儿丢失的附近住,又起了寻找女儿的想法。天如人愿似的,这才找到古思思爷爷家。
古思思爷爷知晓大女儿本家富裕,想着为大女儿以后的生活肯定不差而高兴,同时又因为即将离去的大女儿而伤感,古丽渲尽管很舍不得走,但还是随家人离开去了鹏城。
走时古丽渲家人留了些财物表示感谢,古思思奶奶因为即将得到的一笔横财而开心不已,而古思思爷爷却推脱了,古丽渲知道自己养父母的性子,随后还是劝说古思思爷爷收下。并当着亲人的面,跪在古思思爷爷的面前并磕了头,说就算回去本家了,也不会改名字,会永远记得这份父女恩情。
只是事与愿违,古丽渲回到本家的前几年,还经常和爷爷通信,过了几年却突然断了联系。古思思老爸也不清楚具体怎么回事。这件事情也是古思思爷爷心中的另一桩遗憾事。
古思思小姑姑古丽夏,因在夏天出生,名字占了个夏字。只是,人和名字有些距离,长相像自家奶奶,丹凤眼,单眼皮,一米五五的个头。因为是老太太亲生女儿,所以宠的没边了。古思思奶奶是那种,标准的认为自家姑娘是宝,别家姑娘都是草。
老太太一直想让自家女儿嫁的好些,从小活都是古思思大姑做的,而这位小姑连饭都做不好,更何谈做家务这些。就算古思思大姑走了之后,老太太也没让自家女儿干啥活。
古思思老妈嫁过来之后,更变本加厉了,又是要求给做衣裳的,又是要求给买这买那的,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古思思小时候就不喜欢这个小姑。
小姑姑古丽夏,最终也没嫁入富户家,只嫁给了一个有手艺的,婚后生有两子。
大儿子阳哥儿今年四岁,古丽雅因在孕期感冒发烧没忍住吃了药,生下来之后有些智障,阳哥儿也被自己奶奶给厌弃了。其实阳哥儿也就是反应比正常人慢些,说话有些口吃不清罢了。
阳哥儿三岁时古丽雅才怀第二胎,经了各种避讳,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婆婆才给了点好脸色。可见古思思小姑在婆家过的也并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