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章:驿站(1/1)

余宗此时的心情就如路边老树枯藤般灰暗,他只恨不能立即给在前张望把风的那瞎眼汉子两刀。

真瞎啊?这数千人虽然打着朝廷旗号,但见多郡兵的余宗一眼就知真假,郡兵百众一红幡旗,千则十旗,一尉必有领军者名号旗,甲胄必是赤红,征路十里两探马,这是在板上钉死的军令。

这分明是一伙打着朝廷旗号招摇过路的流贼!

余宗瞥了一眼被他丢到一旁的阔刀,斜眼望向那个在前探哨的年轻汉子,只觉得后颈一阵冰凉,像是有人拿着刀背拍他脑勺一样。

被余宗冰凉眼神打量的年轻汉子心中暗暗叫苦,前几日来的那伙商队也是打着朝廷旗号,起先也把他惊吓一跳,离近了再瞧差点让他起身骂娘,这次以为又是有人故技重施,玩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伎俩。

咽了口吐沫,他也跪倒在地,休说吭声,连头都不敢摆动丝毫。

侯霖很想笑,精明过人的他岂不知这是场乌龙?剪径的蟊贼遇上了杀人放火的山贼,谁劫谁啊。

精于人情世故的荣孟起起初还楞了几息,转念便琢磨的通彻,只当是遇见不长眼的小喽啰。

侯霖笑吟吟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余宗抬起头,嗓音微颤道:“回将军的话,我们几个是流离失所的难民。”

侯霖闻言差点笑出声,手指移到余宗身旁的那把郡兵制式阔刀上:“难民?”

余宗咧开嘴,尴尬道:“迫不得已才做这勾当。”

他心中疑惑,原以为开口询问的会是那个风度翩翩的公子爷或是那个一头乱发的雄壮汉子,没想到却是这个一脸笑容,看上去人畜无害的青年。

“你叫什么?”

“小人余宗。”

“跟在后面吧,我们是要投奔朝廷的,想清楚了,不愿意我也不强人所难。”

侯霖策马,余宗慌忙起身让开路。

前行数十步后,荣孟起道:“你心可真大。”

侯霖哼哼两声,没有作答。

马道渐渐平坦,路边也再无尸骨曝于荒野,一路上见多惨淡景象的侯霖心情稍是舒畅,不远处一座黑瓦红檐的驿站坐落马道头。

凉州多驿站,侯霖在长安时就多有耳闻。起先是因为西陲战事不休,整个凉州西陲边境狭而细长,与北塞九边情况不同,是一马平川的易攻难守之地。

黑羌族连年犯境,数次进入凉州中枢郡县劫掠,羌骑善奔袭,最精锐的羌骑可以三天三夜不下马,不光是凉州百姓深受其害,就连官府也深受其扰,凉州本地兵马虽骁勇善战,军报却不能及时传达,在加上调动郡兵手续繁多,常常这边都尉才拿到虎符,羌骑已经劫掠出境。

曾有凉州官员上书朝廷希望能在百里西陲边境上修筑如同九边北塞的城墙连郭,以绝西陲百年兵患,当时的汉天子看完奏书只是轻骂一句书生谈兵。

西陲边境是风蚀流沙的地理地貌,东羌郡的百姓大多以沙石为屋,木梁为柱,三年一修缮,以防房屋崩塌,原因就在一脚踩上去松软陷脚的土地上,土壤下流沙涌动,别说建起几丈城池,就连地基都打不牢靠。

故而才有了如今凉州数郡十里一亭的驿站。但凡有黑羌犯境,从西陲边塞起,驿卒便纵马军报,百里一换,不出三个时辰,军报就能呈现在东羌郡郡守的案台上。

暴乱以来,多处驿站早就无人值守,不少驿卒甚至和暴民混在一起,成为这凉州之地上的癣疥。

驿站里的马厩早就空无一物,连马槽里都只有些黄沙参杂着碎石。

秦舞阳触景生情,感慨道:“每逢黑羌犯境,东羌驿馆便有飞马出官道,驿字旗下,沿途无阻。”

侯霖闻言回道:“在长安时就听说过西凉驿站之盛,今天才算真真切切头回看到,听说最是紧急时,一驿携报东赴,百卒提矛望西?”

秦舞阳点头:“朝廷虽重视驿站,可驿长不过是无品小吏,前些年黑羌劫掠最盛时,沿途驿站尽遭屠杀,多少驿卒提矛上马,死战不退,多少驿长死无全尸,朝廷也没有一两抚恤给予家人,纵使如此,我还没听说哪个驿长丢下驿站逃命的。”

“驿站如驿卒家,哪有血性汉子弃家不顾的。”

侯霖轻叹一声,终是没有下马去好好瞧上一瞧这荒废的驿站。

马道到头,另起两路,荣孟起道:“右边这条是进聚丰县的小道,左边这条就是官道,过了这里,可不像群虎山方圆百里那般兵荒马乱,可得小心点。”

“离苍城还有多远?”侯霖问道。

“走官道的话,不足两百里,路上怕是要遇见官军,可别慌了阵脚。”

侯霖舔了舔干涸嘴唇回道:“骠骑将军的十万平叛精锐就在两百里外,你说我能不慌么?要是碰到个性情暴躁的官爷,怕是压根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就弓弩皆发,到时候可是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荣孟起没有侯霖这瞎扯淡的闲情雅致,认真道:“你要真死了,我就带人回群虎山。”

侯霖冷哼一声,看着面色如冰的荣孟起,心里骂了一句凉薄之辈。

打起精神,侯霖一扬马鞭,冲着后面黑压压的人群喊道:“兄弟们、走个?”

天水郡平沙城。

黑风戈壁,夜罩平沙。

这座有着塞外明珠之称的繁华郡城一如往日灯火通明,红杆白栅的城门不少商队马车满载而归,跑惯了这条寸土寸金路的商队成员会笑着脸和值守城门的士卒寒暄,顺手不忘递上一袋装满碎银的钱囊。

平沙城在凉州是出了名的繁华,对于商队而言,城南的勾栏酒楼是最好消遣时光的地方,而对于城中士子和高雅人士来说,城东则有两大圣地。

一是只做学问不问政事的天水云家府邸,二是寻常百姓止步的亭安王王府。

前者名贯天下,不光是凉州本地学子视此地为圣地,就连不少中原士子都背囊入凉,只为能一入此地,这几十年间,哪一个走进云家府邸的读书人出来后不是名满天下?

至于亭安王府,倒是无人敢进,可比起许多仗着龙子龙孙身份横行霸道的王爷,这位有着西凉明珠之号的王爷名声可是好上太多,平沙城的百姓提起这位王爷也多是立起大拇指夸赞。

这位没什么风流倜傥故事的王爷不好声色犬马,只对琴棋书画感兴趣。

更难得可贵的是,这位王爷更爱清流名士,却不是断袖之癖,而是发自肺腑的敬贤爱贤,这更让不少读书人卯足了气力为这个王爷的美名立碑传扬。

泰天一年初,新皇继位,长安城里所有刘姓子孙依祖制迁出京畿,这位和如今天子同父异母的王爷到了平沙城后,不进早就选好的王爷府,反而求了一道圣旨希望能与云家府邸隔街相望。

为了不惹云家几位老学究生气,这位王爷更是放下千金身段在云家门前躬身哀求,得到应允后欣喜若狂,当即奉上在学士府内珍藏多年的前贤书籍,被云家老太爷拒绝后不怒不恼,当时就成了平沙城中的奇闻趣谈,这位从长安远道而来的王爷刹时就在平沙城内家喻户晓,就连足不出户恪守妇道的民妇都听说有这么一位怪王爷。

更难得可贵的是,凉州暴乱至今,几个皇姓王侯被波及,纷纷上奏求天子开口让他们离开这是非之地,这位佩剑却从不拔剑的亭安王却明言汉家子孙岂惧生死,为王死社稷,为臣死江山。更让凉州士子纷纷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