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张绣的提议(1/1)

第279章 张绣的提议

贾诩一招以退为进,故意示弱,让李傕、郭汜等人替他求情,反而打消众人的疑虑,根本就想不到贾诩已经投效了刘枭。

一切敲定后,李傕直接派人去请来了刘枭,开门见山的道:“刘太尉,你的条件,我们都同意。现在,就等朝廷的诏令了。不知道刘太尉何时返回长安,求取圣旨?”

刘枭道:“这事简单。”

李傕道:“怎么说?”

刘枭却没有回答,吩咐道:“来人!”

话音落下,营帐门帘卷起,典韦大步走了进来,恭敬站在刘枭的身旁。刘枭低声吩咐一番,典韦便离开了。

这一幕,让李傕等人疑惑。

刘枭让典韦做什么?

不过,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有询问,而是等待着。而刘枭也没有开口,不一会儿,典韦拿着几卷绢帛诏书进来,摆在刘枭的面前。

刘枭看向李傕,微笑道:“李将军,借笔墨一用。”

李傕明白了。

众人也清楚了刘枭意图。

刘枭是准备当众起草诏令,但刘枭起草诏书,能行得通吗?

李傕面色严肃,沉声道:“刘太尉,你虽然是天子使臣,代表天子。可是,诏书的起草,自有一套程序,恐怕你无权起草诏书啊。更何况,诏书上没有加盖天子印绶,也是无效的。”

刘枭拿起绢帛诏书,轻轻晃了晃,说道:“好叫李将军知晓,天子派遣我为使臣,授我全权决定的权利,并且赐予了相应的诏书。”

“这些诏书,已经在宫中存档。诏书上面,不仅加盖了天子印绶,措辞都已经拟定,只需填上诸位的官职即可。等我回长安交差,禀报陛下后,在存档的诏书上补上官职,便完善了整套程序,不会有任何的纰漏。”

刘枭道:“所以这诏书,是具备效力的。事急从权,也是无奈之举。”

李傕一听,恍然大悟。

众人都放松下来,没想到刘枭作为皇帝派遣的使臣,手中有这么大的权利,连诏书都准备妥当了,可见朝廷对刘枭的器重。

李傕当即吩咐士兵,拿来了笔墨。

刘枭拿起笔,刷刷的落笔,填上众人的官职,然后依次将诏书给了李傕、郭汜等人。事情忙完后,刘枭说道:“诸位,如今便是皆大欢喜了。”

李傕脸上也堆满笑容,他扫了眼贾诩,主动道:“刘太尉,还有一人没有安置。”

“谁?”刘枭问道。

李傕道:“贾诩仍然没有安置,他的意愿是入朝为官。本将希望,给贾诩一个比较合适的官职,不能亏待了贾诩。”

郭汜道:“不能随意敷衍。”

一个个纷纷开口。

刘枭看向贾诩,暗道贾诩厉害,竟然轻松的说服李傕、郭汜等人,让这些人为贾诩求情。

这手段,着实厉害。

刘枭自是不会拒绝的,略作思考,便回答道:“诸位将军,既然贾诩愿意去长安,本官代表陛下,加封他为太中大夫,如何?”

太中大夫,隶属于光禄勋,秩比千石,掌议论,是掌握言论的官职。

不过在朝中,这是清官。

朝廷没有权势,无法控制局面,似太中大夫这样的言官,权势不重,很是清闲。

李傕清楚太中大夫的分量,别看俸禄不低,但真正论起来,手中没有实权,差了许多。但他已经接受朝廷的诏书,不愿意得罪刘枭。

故而,他没有直接拒绝。

李傕看向接续,询问道:“贾先生,刘太尉给予太中大夫一职,你意下如何?”

贾诩微笑道:“太中大夫一职,清闲自在,正适合在下。”当即,他向李傕、郭汜等人道谢,又向刘枭道谢。

刘枭回礼后,便说道:“李将军、郭将军、樊将军,事情已经敲定,希望你们各自约束士兵,尽早安排赴任的事情。”

李傕道:“本将明日启程。”

郭汜道:“本将也明日启程。”

樊稠是不用离开陈仓县的,就属他最轻松。

刘枭又看向张济和杨奉,吩咐道:“两位将军,明日一早,我们也启程返回长安。西凉军的事情解决,得尽快回去复命。所以,请两位将军早作准备。”

“遵命!”

张济和杨奉抱拳应下。

李傕为答谢刘枭,在军中设宴,大肆庆贺。刘枭没有拒绝,这个时候,没有必要拒绝李傕的好意。一场宴席,宾主尽欢,持续到深夜才结束。

翌日,清晨。

刘枭早早的起床,晨练完,吃过早饭后,李傕和郭汜已经带兵来辞行。这两人向刘枭告辞后,便各自领着麾下的士兵,往各自的地方赶去。

刘枭也向樊稠辞别,领着张济和杨奉的军队,出了陈仓县的县城,往长安行进。

张济麾下的西凉兵,有一万余人。杨奉麾下的西凉兵多一些,有一万四千人。两万多士兵随行,浩浩荡荡,声势颇大。

队伍赶路时,张济压阵行进。

张济一身甲胄,全副武装,他做事一丝不苟,深受士兵信任。在张济的身边,跟着一个身着亮银铠,头戴银盔的青年。

青年二十出头,比刘枭略大一点,已经蓄须。他身材魁梧,相貌刚毅俊朗,面颊犹如刀削斧凿般,棱角分明,眼神更是锐利

青年名叫张绣,是张济的侄儿。

他骑马跟着张济一起,手中拎着一杆虎头金枪,威风凛凛。他看向赶路的张济,说道:“叔父,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张济问道:“什么事?”

张绣眼中有战意,回答道:“侄儿发现刘枭的身边,一直跟着四个人。有两个魁梧的壮汉,还有一个老头和一个青年。这四个人,行走间龙行虎步,都不似普通人。而且刘枭在营中时,都是这四人守夜。侄儿断定,这四个人的武艺不低,甚至相当厉害。”

张济皱眉道:“你小子,莫非是想去挑战一番?”

张绣嘿嘿一笑。

张济呵斥道:“我可警告你,那是刘枭的人。刘枭是当朝太尉,你看他来宣召时,面对李傕、郭汜等人,面不改色,手段很厉害。刘枭在青州,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咱们实力不强,到长安后,低调做人,低调做事,你不准去招惹是非。”

张绣听得头大。

他这叔父,什么都好,脾气好,待麾下的士兵也不错,就是性子有些弱了。偏偏,他喜欢这样的叔父,因为有亲情在。

张绣眼珠子一转,叉开话题,说道:“叔父,我还发现了一件事。”

“有屁就放,别拖拖拉拉的。”张济见张绣卖关子,气不打一处来。他也有些年纪了,身边也有女人,但时至今日,膝下却没有儿子。

故而,很宠溺张绣。

甚至于,张济对待张绣,完全把张绣当儿子看待。

张绣笑着道:“侄儿发现刘枭和贾诩很亲近,咱们从陈仓出发,这一路上,刘枭和贾诩共乘一车,一直在交谈。侄儿估摸着,贾诩恐怕已经倒向了刘枭。”

“有这事儿?”

张济眉头皱起。

张绣郑重的点头,回答道:“肯定有,侄儿不会看错的。”

张济想了想,说道:“其实想一想,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刘枭身为当朝太尉,有能力,有魄力,又是汉室宗亲。贾诩在长安没有根基,他倒向刘枭,实属正常。”

张绣眼中掠过精光,道:“叔父,咱们是西凉军,是董卓的旧部,到长安后,就算低调做人,低调做事,恐怕也有人不高兴。不如,咱们也向刘枭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