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题字

刘枭的两首诗,冠绝众人。

厅中焦点,都聚集在刘枭身上。刘枭本是齐国的国相,掌握着大权。除此外,又是汉室宗亲,身份尊贵。现在,刘枭再展露出这般才华,光彩熠熠,让一个个名士不断吹捧。

厅中气氛,热络无比。

反倒是练贤,黯然坐在一旁,心中恨恨。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他的本意是刁难刘枭,可最终的结果,反而成就了刘枭,令刘枭更是名气大增。

这场酒宴,最终宾主尽欢。

最后,管宁都醉了。

在场的一部分名士,初来乍到,平日里没喝过醉仙酒。骤然饮到醉仙酒,一杯一杯下肚,就没怎么停过,过足了酒瘾,但也都喝得酩酊大醉。

刘枭有些醉意,却很清醒。

他时常和厅中的人推杯交盏,但喝下的酒并不多,没什么影响。刘枭安排府上的侍从,把来赴宴的宾客,一一送走。

最后,又安顿了管宁。

郑玄单独找到刘枭,沉声道:“子玉,练贤之事,老夫很是抱歉。他当着众人的面,不知进退,很令人失望。如果不是你诗才出众,便险些出丑。关于练贤,我会斥责他。但毕竟,他跟着我从北海国来,做了许多的事情,有些苦劳。今天的事情,老师向你讨个人情,饶了他这一回。”

对练贤,刘枭不喜。

原本,他已经有了考虑,是准备安排人收拾练贤的。刘枭不是什么烂好人,也不是什么老好人,人家一耳光打来,他不会笑呵呵的凑上另一边面颊。他信奉的观点,是人敬我我亦敬人。别人打了他的耳光,他必定打回去。

可眼下,郑玄主动求情。

郑玄对刘枭有大恩,甚至真心实意为他考虑。刘枭对于郑玄,是真正把郑玄当老师看待。这样的一个人求情,刘枭也不好拒绝。

刘枭沉默片刻,叹息道:“既然老师求情,事情就算了,下不为例。”

“老夫代替练贤,多谢子玉。”

郑玄松了口气。

他对练贤颇为失望,但毕竟练贤跟随他多年,鞍前马后的,郑玄不能不管。

刘枭拱手道:“时间不早了,老师早些休息,告辞。”

“去吧!”

郑玄摆手,目送刘枭离开。

刘枭带着典韦、张飞等人出了府,便径直回到国相府,洗漱后便休息。

时间流逝。

转眼到了九月十一,这是书院成立的头一天。而时至今日的广县城,来了无数的士子和名士,城内人来人往,车流不息,极为繁华。

其原因,是书院即将成立。

得亏广县在近大半年大兴土木,不断扩建,不断修建房屋,才能容纳下来到广县的无数士子和看客。因为书院的事情,使得广县繁华富庶。尤其这些时间中,醉仙酒渐渐流传开来,许多人都谈论着醉仙酒,却又无缘喝到,导致对醉仙酒越发期待。

为了书院成立的筹备,刘枭也在忙碌着。虽说书院是郑玄负责的事情,但广县书院是广县的,也是齐国的,刘枭不可能不管。

当天晚上,刘枭专程去了一趟书院。

如今的书院,已经是修建起来。一栋栋房屋,一栋栋住宅,层次错落,颇有景致。尤其是书院中,鸟语花香,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风景如画。

刘枭见到郑玄,聊了聊明天的大体安排。

刘枭了解后,心中放心下来。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了,不需要刘枭操心什么。刘枭回到国相府去,便等着时间的到来。

九月十二。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阳光明媚,天也不热。

一大早,便有许多人聚集到书院的大门口。来的人,有专门来道贺的,有许多闻风而来看热闹的,整个书院热闹非凡。

郑玄、管宁、邴原、刘枭等人,都已经抵达。

所有人站在书院大门口。

在书院外面,矗立着一座巍峨高大壮阔的石牌坊。在石牌坊的正上方,此刻还蒙着一块大红色的红色绸布。这一块绸布,遮挡了书院的名字,等着接下来再揭开。

“吉时到!”

忽然,一声洪亮声音响起。

司仪唱诺,一声吉时到,以郑玄为首,众人联袂走到牌坊的下面。郑玄伸出有些瘦削的手,搭在垂下来的红色绸缎上,用力一拉。

哗啦一下,整块红色的绸布掉落下来,露出了鎏金的四个大字——广县书院。

自此,广县书院成立。

刘枭看在眼中,分外欢喜。自此之后,广县有了自己的书院,能源源不断培养士子,为齐国培养大批量的人才。

周围的名士,纷纷上前来,向郑玄道贺,向刘枭道贺。

一时间,场面热闹无比。

在书院的周遭,围观百姓也看得颇为兴奋。广县有了书院,有无数的名士汇聚,万一他们的孩子得了造化,也能进入书院读书呢?

“诸位,在下有一言要说。”

人群中,练贤忽然站出来。

刘枭听到练贤的话,打量着练贤,眉头微蹙。昨天晚上,他和郑玄谈了今天的安排,整个过程都过了一遍,没有练贤露脸的机会,也没有练贤说话的安排。

因为练贤为难刘枭的事情,郑玄申斥了练贤,让练贤好生反思。在这段时间,练贤甚至都已经少有接触事情,把手中的事情叫出来了。

但今天,练贤主动的站出来。

刘枭往郑玄看去,却见郑玄也摇了摇头,一副不明白的样子。刘枭见状,便知道这又是练贤自作主张,只是不知道练贤打算做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练贤身上。

周围安静下来。

练贤面带微笑,看向刘枭时,眼中闪过一抹恨意。他深吸口气,朗声道:“诸位,今天是广县书院建立的日子。广县书院建立,刘国相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可谓是功不可没。在下提议,请刘国相为书院题字,然后刻在石上,立在书院的大门口。如此,供书院弟子瞻仰,诸位意下如何?”

这话乍一听,是捧刘枭的话。

问题是刘枭并无准备。

当着所有的名士,以及无数百姓的面,如果刘枭出了丁点的差错,对刘枭而言,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刘枭的名望。

刘枭心如明镜。

他不觉得练贤是一番好意,洞悉了练贤的意图。练贤这厮,明显又是来捣乱的。只是他心中思索着,到底谁给了练贤胆子,练贤明明被敲打了,竟然还敢来捣乱。

“练贤先生言之有理,刘相,您一定要题字。”

“请刘相题字!”

“刘相为书院题字,勉励后续进入书院的学子。如此,当为一段佳话。”

……

无数的人,纷纷附和。

这些人不清楚练贤和刘枭的事情,甚至其中的一些人,下意识的认为,这是早就安排好的。只是经由练贤提出来,让刘枭扬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