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人上门催债(1/1)

宁安县说起来不大不小,因处在东西南北通道交汇处,常年旅客不断,虽不及州府繁华,却也商铺众多,酒肆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此时东方初白,天色尚暗,东十三街已有多家铺子亮起灯火,升起炊烟,打开店门,等待客人上门。

不多时,便有早起的旅客自客栈而出,至早餐铺子买上几个烧饼或包子,边吃边赶路。

沈家杂货铺自沈父出事以来,已有好些天没有营业。路过的人听不到半点动静,不知情的估计还以为里边没住人。

沈二郎起了个大早,瞅了眼抱着被子睡得正香的沈三郎,默默穿好衣服,准备做点早饭。

出乎意料,厨房里灯亮着,一个微胖的身影正在忙碌。

阿姐居然这么早起来了,她这几天不是身子虚,常常睡到响午才起来的么?

“阿姐,你在煮豆子?”

“嗯。”

“做什么用的?”

“包红豆包。”

锅里的红豆已有些粘稠,沈小漾用筷子夹了一颗起来,两只手指一捏,红豆便成了粉,可以加糖了。沈小漾倒了一大碗白砂糖下去,边煮边搅拌,不多时便将收干了水的红豆泥盛起。

案板上放着发酵了一夜的面团,沈小漾分成了十来份,滚成了圆球,红豆泥也分成了相应份数,捏成一个个小团。

按扁面团,放上红豆馅,四周的面往中间提好捏紧,包子转眼成型。

红豆包全部包好后放到烤盘里,塞进烤炉。

这个时代还没有烤炉,沈家厨房的烤炉是沈小漾前两天找工匠砌的,这种原始烤炉温度不容易操控,她花了不少时间熟悉。

待到包子烤好,烤箱门打开那一刻,香味扑鼻而来,晾了会儿,沈小漾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包子掰开,久违的红豆清香。

“阿姐,真好吃!”沈二郎已经塞进嘴巴,赞叹不已。

“去,把三郎、四娘都喊起来吃包子,凉了就没那么好吃了。”

“好咧。”

锅里还温着早就煮好的小米粥,沈小漾盛了四碗粥,摆好红豆包,沈家三小也洗漱完毕过来了。

三郎和四娘原本犹有些睡眼惺忪,看到包子的那一刻瞬间精神起来。

“阿姐,这就是你烤出来的包子么?”三郎十分好奇,前几天阿姐说包子也能烤来吃,他就想知道是什么味道了。

“阿姐,这个和蒸的包子真的不一样呢。”四娘大大咬了一口包子,红豆泥细密绵软香甜的口感分外合小女孩口味。

沈二郎默不作声,摸了一个又一个包子,红豆包不多,不赶紧吃三郎四娘就要开始抢了。

沈小漾就着小米粥吃着红豆包,内心里泪流满面,自从来到这个要啥没啥的破时空,她想吃个红豆包都得从烤炉砌起,她容易么T_T。

要不是穿越前为了认证某菜谱网站的厨师头衔,研究了成千上万的菜谱,创作了一整年的饭菜,她来这儿也只能梦里尝口家乡味。

四张口很快吃完了所有红豆包,三小眼睛发亮地看着沈小漾:“阿姐,以后我们不卖杂货了,卖包子吧!”

沈父尚在时,沈家杂货铺靠着从过路旅客手里进些东西南北的货物来卖,生意不好也不坏,赚不了几个钱,也只一家五口糊口而已。

若是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倒也没什么。糟就糟在一个半月前,沈父见人家山货卖得好,便想着去山村里收点货,好歹赚一小笔,过个好年。熟料路上撞见劫匪,不但货物被抢了,命也丢了。

人这运气一背起来,便如沈父这般了。

沈父一去,家里剩下四个孩子,沈小漾十三了,沈二郎十岁,沈三郎七岁,沈四娘五岁,一家子突然没了大人,日子还没想好怎么过下去。杂货铺也暂时关了。

沈小漾想起这境况,叹了口气,说道:“咱们不能卖包子。”

“为什么?这包子这么好吃,别人家又没有。”三小想不明白。

“做包子太费劲,赚的钱又不多。你看隔壁的包子铺每天三更就起来做包子,还兼卖豆浆和稀饭,生意也一般般。”烤炉这么落后,一天烤不了几个包子,起早摸黑的,她还长不长身体,三小还算是小娃娃,又帮不上忙。

三小听了,安静的不说话了。要是阿姐天天要这么早起来,他们也心疼。

正在此时,“当当当”的铃声响起,是铺子有人来了。铺面和后院有点距离,一般人家在铺子大门旁挂个大铃铛,铃铛声音比敲门声清脆,人在后院也能听得见。

才刚吃过早饭,这么早会是谁过来?

沈小漾和沈二郎到铺子里开门,只见门口站了个戴着薄毡帽体型偏瘦的中年男子,沈小漾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这是谁,沈二郎喊了声:“六爷早!”她才想起来,这是郭六爷。

郭六爷在宁安县开了几家酒楼,小有名气,也没听说沈父和郭六爷有什么交情,骤然开门见着这么一号人,沈小漾颇为诧异,但想必人家没事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便迎了进来。

“六爷可是稀罕客,这大冷天的我们起的晚,茶水来不及准备,六爷别见怪。”沈小漾拉着沈二郎坐在了六爷对面,“不知六爷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郭六爷扫了眼这一大一小,沈父走的匆忙,原以为这几个孩子难免悲伤过度忧思难解,如今来看,这一脸平静淡然的,许是年纪小,还不知道丧父意味着什么呢。他从怀里取出一张纸,递给沈小漾,缓缓道:“你们父亲去收山货前铺里没多少流水,找我借了三百两银子。这是欠条,不知道你们打算如何偿还?”

沈小漾接过欠条,她穿过来没几天,沈父笔迹自然认不出来,拇指印更别说,她转向沈二郎:“二郎你知道吗?”她是女子,最多在铺子里帮忙看看店,沈二郎以前偶尔跟沈父出去走。

“知道,那天爹带我去了。”沈二郎点头说道。

家里只余三四十两,离还债差一大截,一时半会还真还不了,看郭六爷这么快就上门催债,显然是不看好他们几个孩子的偿还能力。

“我们家暂时还不了这笔钱,六爷是怎么想的?”

“你们家的铺子大概能作价六百两,我可以把铺子买下来,这样你们不但不用还债,还有三百两可以安家,再找点别的营生,吃喝也是不愁的。”郭六爷对沈家杂货铺位置挺满意的,自家酒楼食客渐增,有不少喜欢外带糕点的,他打算在这里增加一个专卖点心的铺面。这六百两他开的是公道价。

原来是看上了铺子,沈小漾心想,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她可舍不得卖铺子,便是单把铺子租出去,一个月也有二三十两。更何况,这铺子她另有打算。

“这铺子是家父留给我们姐弟妹几个唯一的东西了,也是我们如今的安身立命之所,哪里舍得卖掉。宁安县那么大,六爷想必也不差我们家这一个铺子,若不是看在家父面上,也不会特地关照我们。我倒是有个想法,想和六爷谈谈。”

“什么想法?”

“六爷可曾听说过豆腐?”

“豆腐?这是何物?”

“用豆子加工而成的食材,颜如白玉,嫩若蛋羹,可凉拌,可煎炸,可酿肉蔬,吃法丰富多彩,味道缤纷多样。”

“这倒是头一回听闻。听你的意思,你有这做豆腐的方子?”

“正是。”

“你想卖方子于我?”

“那倒不是。我大概会先卖豆腐,六爷不如先尝尝这豆腐再说。我明日便做些豆腐送去六爷酒楼,做几样新菜试试口味。这豆腐可是和鱼肉一样的食材,能做红烧豆腐、香煎豆腐、麻辣豆腐、凉拌豆腐、三鲜豆腐、豆腐丸子、蟹黄豆腐、酿豆腐、香椿豆腐、鱼头豆腐……堪称素食界的霸王花。”

沈二郎听着听着嘴角抽了抽,自从他们家阿姐前些天风热好了之后,提起各种吃的就如此时这般两眼放光,嘴角仿佛要流下涎水,这些能说上三天三夜不重复的美味佳肴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听来的,居然大言不惭地说是神仙托梦。

阿姐原本就吃的不少,已经是微胖界的了,再吃下去,不知道能不能嫁出去。

沈小漾来了没几天便发现这个时代没有豆腐,豆子还是豆子的吃法,然而这里石膏又很普遍,药材铺里很容易寻到,时人把石膏当做解饥清热、除烦解渴、清热解毒的药物。

找到石膏沈小漾比淘到金子还兴奋,这将意味着一种全新的食材和一系列的菜谱,在此时的饮食行业绝对能刮起一阵风。

郭六爷忍了又忍,他没见过豆腐,想象不出这种美食的味道,在沈小漾滔滔不绝的形容里被洗礼了半响,道时候不早,该去巡店了,便起身告辞。

然后,直到走出了两条街才突然站住,感觉有种被小娘子忽悠了的感觉。他是来要债的吧,是来要债的吧,来要债的吧……怎么两手空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