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
晨阳的回复引来了无数网友围观。
“我靠!”
“阳神666。”
“震惊!阳神竟然重出江湖!”
“阳神一怒,谁与争锋,@张学冬快出来对垒。”
“张学冬太过分了,竟然把我们阳神激出来以后不管了,你要不要点儿脸啊!”
粉丝。
读者。
铁杆。
吃西瓜群众。
所有人都出来了,就连那些曾经的黑粉和无脑喷们也都一副好看戏的样子,晨阳开始怼人,这现在是越来越不常见的事了啊!
张学冬微播下,好事者已经开始叫嚣了。
“阳神回复了。”
“张教授快点儿出来啊。”
“醒醒啊张教授,你该不会傻了吧。”
“张教授?张教授?那边的晨阳已经骂你了,快点儿醒醒回复。”
评论一波接一波,很快,张学冬的微播就被轰炸的面目全非。
然而,网友们并不放过他。
@的。
评论的。
私信的。
加话题的。
反正你看吧,但凡能让张学冬注意到的地方就没有一处清静的。
在网友的炮轰下,很快,张学冬出来了回应了,“不稀罕我?你以为我稀罕你吗?黄口小儿,只有一时的义气就要口舌之争,你懂什么叫教育吗?你懂什么叫教书育人吗?你懂个屁!”
干起来了!
真的干起来了!
看到张学冬这回应,网友们都乐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霎时间,评论满天飞。
“我去。”
“6666。”
“目测张教授也不是个什么善茬,这是要骂街的架势啊。”
“回想起当年阳神和杜林泽的骂战还历历在目,那才叫一个精彩,一个痛快,加油啊阳神!”
晨阳粉丝赶到了。
“阳神666!”
“为阳神疯狂打电话!”
“@晨阳,晨阳呢?死哪儿去了,你不骂我们可骂了啊!”
“就是喜欢这么彪悍的对手。”
有粉丝直接上去了。
“我草。”
“阳神不懂教育,你懂啊!”
“狗屁,挂着个教授的牌子装什么逼。”
“你这是质疑我们阳神的能力!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不服!”
“怎么?张教授现在也是you,can,you,up,no,can,no,BB了?话说我们养神也没得罪过你吧。”
“鸡蛋里挑骨头。”
张学冬没有什么粉丝,但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教授小伙伴儿。
原本,张学冬这事儿大家也没想参与,但眼见自己的同事被骂的狗血喷头,那些教授们也看不惯了,纷纷打号上阵。
“我支持张教授!”
“教书育人并不是个很容易的行业,想要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就步入这个行业显然是错误的。”
“一个大学,最根基的事情就是学生,我们每个留校的老师都具备着丰富的经验,一个新人在面对前辈的指点时没有任何的谦卑,这让我很怀疑张校长的眼光。”
“我也觉的有问题,希望张校长出来做个解释。”
矛头直对张晓玲。
可惜,这个锅张晓玲压根不接,反倒是网友们一个个睁大眼伸长脖子的围观个不停。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清华的。
北大的。
交大的。
随着出来的教授越来越多,整个华夏教育界也都震动了。
“真是没想到会有人在没有从事过教育行业的情况下进入大学教书。”
“张校长的做法大胆是我所知道的,但我从来没想过会这么大胆,这是谁给的勇气?”
“晨阳?难道不是那个昵称里有不正经词汇的那个吗?是我看错了还是怎么着,这小子竟然要当大学老师了?”
本来,晨阳进入大学当老师并不是什么大事儿,而且内大在全国排名并不高,所以很多人也不会太在意。
但现在事情被闹大了,晨阳连带着内大全部上了热搜榜,更多的网友上来了,甚至一些内大学生也开始质疑晨阳。
声音越来越多,最终,一股浩浩荡荡抵制晨阳入内大教学的口号开始在网络上传开了。
而组成这其中的人有家长,有学生,有老师甚至于还有吃瓜群众,人越来越多,局面有些控制不住了。
而就在此时,晨阳的微播再次更新了,“我懂不懂教育不是你们说了算的,本来,我并不想来这儿耗费口舌,但既然你们这么说了,还屡次提到了张校长如何如何,那既然这样,我们来场公开赛,我一个人对战你们所有人,题目随便你们出,只要你们认为和教育有关的,我如果说不出来算我输,如果我输了,自动去和张校长请辞,但如果你们输了,都特么给老子闭嘴!!叭叭的,就你们会说是不是!艹!”
这厮真的火了。
本来这事儿就是个你看不惯我我也懒得搭理的屁事儿,现在竟然闹得这么大,最可气的是,说他也就算了,还屡屡埋汰张晓玲,说的好像他和张晓玲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样。
怎么着?
破格录用不行?
哥们儿有才华不行?
嫉妒?死去!
微播发出去了,很快就有人上门了。
这是位帝都四小的小学副校长,“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你不是会写诗吗?有本事你能针对小孩子写一首启蒙教育诗啊,我给你三天时间,如果你能写出来,我就双手服你!”
晨阳秒回,“服你妹!哥们儿用你服?你还是留着手服你的**吧,还三天,瞧你那看不起人的样,隔着屏幕都恶心,不就是启蒙诗吗?现在给老子看好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笔墨,曰纸砚。此四宝,藏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