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寒门崛起(1/1)

在百官和皇帝的瞩目之下,云毅轻松印刷了一篇文章,是《诗经》之中的一篇。

印刷的时间不长,百官也都知道是怎么印刷出来的。

小小的方块章子,用它们排版,排完了之后,在刷上一层墨汁,之后把纸张放在上面。

等到墨汁干了,就能够拿起来,这时候,纸张上面是整齐的字,整整齐齐的文章。

“嘶!”

这一次,百官再一次倒吸了一口冷气。

有的欣喜、有的恐惧、有的震惊。

有了这样的印刷术,可以刻印出来很多的书籍,到时候,书籍和印刷都不会被世家紧紧地掌握在手中。

到时候,寒门就崛起了,可以想像,那个时候的朝堂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候世家会是什么样子。

心细的百官还发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纸张,云毅手中和陛下手中的纸张好像和宣纸不一样。

难道云毅连造纸术都会了,不敢想象,不敢想象啊!

要是皇家掌握了这两样东西,到时候还有世家什么事情。

没有了世家,这个国家,真的就只有皇家说了算!

“真好,真好啊!”

李渊很高兴,看着云毅不到一会儿的时间就印刷出来一篇文章。

心中那个激动和高兴,真的是无以言表。

皇家虽然也会造纸术和印刷术,可是和那些世家是一样的,雕版印刷和宣纸。

这样的工具印刷出来的书籍,可想而知,需要花费很大的工程,大量印刷,需要金钱的支持。

还有一个就是,就算是印刷出来之后,那些寒门弟子也不能买书。

大唐刚刚建国,就要和这些世家硬抗起来,明显是不正确的做法。

大唐时期,要说那个时期做出来的政绩最好,那就是武周。

虽然武则天夺了李家的基业,有些不好,还是古代第一个女皇,皇帝的宝座来的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她却做了一件影响了后世格局的决策,那就是削弱了世家对于朝廷对于国家的把控。

没了世家,寒门才能够崛起,没有了世家,朝廷颁布的法律才能够实行。

没有了世家,武则天才能够继续延续科举。

有了科举,才能够很好的选拔人才,才能够让寒门也参与到国家政体之中。

这样才让那些传承百年的世家,不再那么的强盛。

一个科举制度在古代可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变革。

只不过隋朝时期,隋炀帝走的太极端了,把诺大的基业,诺大的国家,诺大的家底给败光了。

而武则天则是在强大的大唐的基础只上,在李二公子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削弱世家的政策和工作,这才能够完全拔出世家之毒瘤。

这也是武周时期能够成功开启科举的原因。

然而现在有了云毅在,还拿出来那么多的神器,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历史早在云毅出现的时候,就走向了另一条河流。

本来有了天罚这种强大的武器就已经改变了李渊,现在再加上活字印刷术和改良造纸术。

历史上那个专注于酒色的李渊可能不存在了。

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一个好皇子,不想当始皇汉武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

就连李二公子也要时常把自己和始皇汉武比较,何况是已经成为开国皇帝的李渊。

重新坐在宝座之上的李渊,兴奋的神色,大家都能够看到。

这些百官里面,有不少都是世家的人,他们看着云毅的神色已经有一些不一样了。

高兴的李渊直接下旨,给云毅的官职生了两级,爵位也生了一级,又加封了封地。

对于李渊的这些赏赐,百官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

云毅的这个彩礼明显非常让李渊高兴,而李渊满意了,云毅驸马的身份就跑不了。

云毅成为了驸马,并且还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他们现在出来反对,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再说了,献出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这已经不是造福万民,这是造福万代的事情。

要是他们连这样的有功之臣都要谏言,以后在朝堂之上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一天的时间,云毅当堂纳礼,进献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事情,已经被传的世人皆知。

尤其是那些寒门弟子听说云毅竟然拿出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对未来有了一个更大的期望。

他们虽然不知道活字印刷术和改良造纸术到底有多好,但是听到印刷书籍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也不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就够了。

知道活字印刷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只有那天在朝堂之上的那些百官。

这个消息也是他们找人传出去的,至于用心,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李渊或许早已经知道了那些人的别有用心,但是却也没有生气和害怕。

朝堂之上有世家的人,这是李渊默许的事情。

看着身前的裴寂、太子李建成、李二公子和云毅。

李渊直接说出来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想要做一件大事,做一件可以媲美始皇汉武的事情。

既然大唐百姓都知道了云毅进献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事情,那么该怎么很好的利用这件事情的影响来提升大唐的声望,来得到民心。

这就是李渊所想,很简单,却也很难。

裴寂和李建成等三人都没有办法,他们的思想还受到限制,没有很好的眼界。

所以大家都看向了云毅。

被四个人盯着,眼神就像是狼一样。

让云毅很是不自在,他只想着拿出来的彩礼让李渊满意,没有想到彩礼之后的事情啊。

“这个,陛下,微臣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好办法啊。”

说实话,云毅还真的没有想好,该怎么办,才能很好的利用这两样神器。

各地举办图书馆?估计没几天就被世家给烧了。

各地举办私塾,也就是学堂?朝廷也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那么多先生,更没有那么多学生。

直接把这两样神器公之于众?倒是不错的方法,谁有能力,谁有钱财,直接开办印刷厂。

只是好像也不行,在世家打压之下,有钱又能够怎么样?

只不过,自己挖的坑,现在也只有自己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