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张子房(1/1)

杨士奇很快就赢得了董长老的信任,他开始渐渐参与教中事宜,从整编队伍、设立职官开始。

随着各地首领的陆续投奔,董彦杲开始统一号令,杨士奇提出设立大元帅,总理军政大事。这个职位就是专门为董彦杲设立的。随后杨士奇又提出在大元帅之下,设军师、先锋、总兵、把总等等,都任由董彦杲任命。

“元帅,”杨士奇这一次谆谆劝说道:“学生以为,此时应当攻下临朐。此地在沂山北麓,弥河上游。东与昌乐、安丘毗连,南与沂水、沂源接壤,又北临淄博、青州,自古就是战略要地,春秋时齐国扼守此地,于此抵御鲁、莒、越、楚等国,也是因为此地格局广大,易守难攻。元帅若能据此要地,进可攻退可守,便无后顾之忧。临朐一地,足可为王霸之基,于元帅就如同荆襄之于刘备啊!此时若能一鼓作气,趁乱南下,则大业可期!”

董彦杲尴尬地笑了一下,道:“先生的计划虽然好,只是无奈老夫手中的兵力有限,已经分兵去了聊城、泰安,两地战事紧凑,奈何,奈何啊。”

杨士奇就道:“这正是学生为元帅谋划的。请元帅容学生一问,请问教中,佛母说的话,管用吗?”

董彦杲道:“自然是一言九鼎,一呼百应。”

杨士奇就道:“请问元帅说的话,管用吗?”

董彦杲面皮胀红了,不悦道:“老夫是不及佛母许多。”

“学生如今对教中的情况也略知一二,知道教内山头林立,对元帅,是多有不服。”杨士奇一针见血道:“能维系教众的,无非佛母声望罢了。所以如今第一要紧事,并不是攻打地盘,而是应该收服这些势力,壮大自身啊。”

“你刚才不是说,”董彦杲狐疑道:“要老妇攻下临朐吗?”

“学生不是想要请元帅麾下兵马去攻占临朐,”杨士奇微微一笑:“而是想要莱芜的白拜儿、郓城的高羊儿、阳谷的张彦祥他们,攻打临朐。”

董彦杲摇头道:“他们怎可能受我指挥,攻打临朐呢?”

杨士奇就道:“之前学生向元帅提议,设立八王之位,彼时元帅没有仔细听学生分说,现在学生再为您讲一遍。”

杨士奇的建议是,按八卦排出八王出来,取代教中的长老、护法之位,原本教中是长老有四、护法有八人,但是现在可以裁减到八人。这八王分别是震宫王、兑宫王、坎宫王等等,管理教众,拥有极高的地位。

“许诺白拜儿、高羊儿之流坐上八王的位置,这位置其实相当于长老的位置了,”杨士奇道:“只是他们必然要先攻下临朐,再来青州加封。”

“然后呢?”董彦杲听得云里雾里。

“八王在教中的确地位高,就像佛母一般。”杨士奇一摊手道:“但是只能管理教中事物,其他军政大权,就归属于元帅了。八王只要来到青州,元帅就令他交出下属的花名册,收拢军队,为己所用。”

用一个虚无缥缈没有实权的“八王”之位,驱使各地首领与官军作战,成功了则收编其队伍,不成功也算是与官军消耗,早晚都会是弱干强枝的局面。

“先生真是我的张子房啊!”董彦杲恍然大悟,越想越是绝妙,不由得赞赏莫名:“有先生在,何愁大事不成?”

杨士奇正要谦逊几句,就听得董彦杲道:“先生运筹帷幄,神机妙算,这军师之位,本就是给先生所设,还请先生为我出谋划策,尽心辅佐。”

杨士奇就推辞了几句,然后装模作样地答应了,连称呼都变成了“主公”:“主公,这加封八王的事情,当以佛母之名,且限以期限。若是主公能会盟诸侯,将佛母推上名义上的制高点——山东白莲教的共主,到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将各路人马抓在手中了。学生说一句僭越的话,佛母到底是……女流之辈,只能在宗教上施加影响,若论领兵打仗,自然还是要主公独挑大梁的。”

董彦杲露出了嗔怪的神色,然而杨士奇早就在他的眼中看到了野心的火焰,那是对权力的无限渴望。

杨士奇的计划不可谓不狠毒,连张昭华都忍不住当着面地骂了一句“老狐狸”,道:“你这是让董彦杲做了楚怀王,当年怀王与诸将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结果出了一个西楚霸王,出了一个汉高祖,他董彦杲也是读过书的,怎么就不引以为戒呢?”

“董彦杲想要独揽教中大权,但他现在没有办法脱离佛母的影响力,而且还要多方依靠她。”杨士奇道:“佛母是至关重要的人,白莲教上上下下不论是谁都要尊她。董彦杲和宾鸿两个,只因当初和佛母的丈夫林三交好,是其左膀右臂,林三死前也曾托这两位照顾佛母,才叫佛母心甘情愿留在了青州。”

临朐之地,易守难攻,但是对青州而言,至关重要。其他十几个手中握有几千上万兵马的头领,会不会长途奔袭来临朐,只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八王之位”,杨士奇认为这些人并不会是傻子。

那么他们之中有人会来吗——杨士奇推算有人会来,那个人应该是这些地方头目之中兵马最强的一个,这个人会在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脱颖而出。他表面上个会响应青州总舵的号召,但实际上,他会壮大实力,最有可能的就是联合其他大小头目,组成一个攻打临朐联盟,彻底与总舵成分庭抗礼之势。

从目前来看,青州总舵兵马最强,是之前大败了青州指挥使高凤的缘故,但是董彦杲毫无深谋远虑,居然在提兵攻打聊城、泰安,早晚其他地方的头领会崛起,形成一股甚至多股对抗势力,杨士奇再居中挑拨离间,火并就在眼前。

杨士奇同样准备挑拨董彦杲和佛母并不牢固的关系,他看出了董彦杲对佛母并不服帖,对女人掌权是嗤之以鼻的,早有取代之心。于是杨士奇专门提出了“政教分离”的办法,让佛母只能管束教内事宜,而军政大权,收拢在董彦杲的手里,这自然正中董彦杲的下怀,叫董彦杲对他视如心腹。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杨士奇的手段了,当然不,他还有一手,准备在董彦杲的支持下,开始插手军队的整编事宜。

他的想法说给了张昭华听,他准备将青州兵马打散重组,仿照五军都督府,整编出前后左中右五营兵马,交给董彦杲的手下统领,但每个营里的官兵按照籍贯,登州的、青州的,同一个地方的划分成一个营,但是统兵的将领却不许同一籍地,造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