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三愿(1/1)

瞧高燧说得头头是道,张昭华就问道:“那河南那边的蝈蝈和蛐蛐,都是什么模样的,你与我说说,我这可算考验你了,因为我实地见过。”

高燧哈哈一笑:“这可太简单了!先说蝈蝈,河南的蝈蝈以绿蝈蝈为主,多生在平原、农田、豆地、菜地里头。绿蝈蝈讲究的是通体碧绿,没有丝毫杂色,而且翅薄,一般叫声偏高,不像黑蝈蝈那样响亮宽厚。绿蝈蝈是四季都有,冬天里头就爱看那翠绿的颜色,所以冬天的绿蝈蝈比铁皮蝈蝈还值钱,除了冬天,夏秋出现的是山青蝈蝈,晚秋时出现的是草白蝈蝈,山青色淡且杂,而且不耐养活;草白倒是不错,因为长在深秋,历经霜寒,长寿者较多,体质不错,皮实易养。”

张昭华点点头:“不错,我原在家里头的时候,在深秋快要冬天的那一阵子,草白色的蝈蝈是见得最多的,捉一只来,能一直听响听到过冬呢。”

王妃也点头道:“你们看这养虫子也透出了道理来,经历霜寒的虫子,比别的虫儿就活得久,人也是这样,不历经磨难,如何能练出一身钢筋铁骨和不屈不挠的心呢!”

大家都深以为然,只听高燧又道:“说道促织,你们河南那地方,也不是产名种的地方,大抵都是很常见的品种,黄、黑、白,田里面多见的是黑色,菜地里多是黄色,还有一种白色,是常在土隙间、洞**附近,入秋之后入到百姓家中的锅灶里头,因而得名灶蟀。这种促织其实也不错,通体呈乳白色,体态较小,性格温和,但是十分机灵,能爬善跳,你偶尔捉一只,稍不留心,就让它给跑了,但叫声其实细柔清脆,而且连续不断,尤其是在夜间,几乎不停息,完全可以听着它的鸣声入眠。”

张昭华就哈哈哈道:“果然一点没错!你真是参悟透了虫经了!”

“可惜能得到的好促织实在是少!”高燧叹道:“别说是白牙青、拖肚黄、狗蝇黄、锦蓑衣、肉锄头、金束带、齐膂翅、梅花翅、油纸灯这些名种了,也不说十大元帅,八大金刚,我连‘五绝’都凑不出来,就说‘四像’吧,也是三缺一的多。”

“什么是四像?”张昭华道。

“按三哥的说法,”常宁笑道:“是钳像蜈蚣钳,嘴像狮子嘴,头像蜻蜓头,腿像蚱蜢腿的促织,才算是虫子中的千里虫,他自己弄了一套相虫的法儿,就是这么说的!”

这回大家笑起来,高燧就摸了摸笼子里蝈蝈的触角,道:“其实我今儿也不单是去捉一个蝈蝈,你们可还记得蝈蝈本名叫什么吗?”

高炽道:“本名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高燧把笼子递到张昭华面前,道:“宜尔子孙,振振兮。”

一只雌蝈蝈一生能繁殖六七十粒卵,孵化的若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真可谓是宜子的动物。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螽斯张开翅膀,聚集起来鸣叫飞翔。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

张昭华一下子大为感动,接过笼子,道:“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燕王大笑道:“错了,如何能用周天子宴诸侯之诗!”

没错啊,只是现在谁能知道燕王就是将来的皇帝呢!

等大圆桌上摆齐了十二个素菜盘子,两例素汤和几碟小食之后,燕王觉得可以开动了,但是张昭华却站了起来,道:“父亲,还有一人未至呢。”

“还有人,”燕王道:“难道有客人?”

张昭华指着山脚下迤逦而来的身影,道:“不是客人,自然是一家人。”

一家人,就是被圈在自己屋子时间不长不短的永平了。张昭华登船之前,派人去带她来的时候,她甚至连衣服都没有换,张昭华也是故意没有提前说一声,大家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连一丝妆容也没有的永平。

“父亲,母亲,”张昭华拉着泪盈于睫的永平,道:“今年的春麦长得很好,樱桃、芦笋也生得很甜,还有这酒,也是用杨梅新做出来的。我就想着,这样的好日子里,如果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能坐在一起,尝尝这些时新,那最好不过了。”

永平的眼泪滴滴答答地留下来,她这样捏着张昭华的手是很有些用力的,但是也没有被推开。让她说一句知错了是很难很难的,但是在她脸上看到悔恨之色,却是显而易见的。

永平哭起来不是嘤嘤的模样,而是呜汪汪地像一只被遗弃了的小奶狗,这样的声音弄得大家心里好像又不好受又想笑,尤其是她哭着的时候,鼻子里还吸进呼出了一个大白泡泡,这种白泡泡张昭华也就是在张厂的时候,看到王氏拿着掸子朝张升过来了,吓得他一出溜,从炕上翻到炕下时候露出过这样的白泡,这种苦相显现在张升的脸上是理所应当的,显现在永平的脸上就觉得太不对劲,最先咧嘴嘁嘁地笑起来的是高煦,他笑完了之后还不吝惜嘲讽一顿:“像是乞儿来了!”

张昭华用四个金别针衔了补子给她穿上,丹娘也给她重新上了一层妆,飞速地画了两笔眉毛,这就很能看了。

张昭华本来叫上永平是临时起意,但是现在她忽然觉得是非常正确的举动。因为一家人言笑晏晏地才好像有了过节日的气氛,席上高炽给燕王吟诵了自己新作的端阳时序,高煦弯弓射靶十发连中,高燧也演了一套颇具观赏性的剑舞。

等到祝酒的时候,张昭华就起身敬燕王和王妃道:“一愿有山可靠,有树可栖。岁丰人和,年景可依。”

“如今便是海清河晏,岁丰人和的好年景了!”燕王笑着道。

“二愿舅姑长寿,如月之恒。膝下子女,兰桂腾芳。”张昭华再祝道。

“好好,”徐王妃笑道:“有这样孝顺的儿媳,我便是活到三千岁,八百春,都觉得不够了!”

“第三愿,”张昭华自己内心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愿年年岁岁,家人欢宴,共此团圆,有如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