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你说的这个不祥之地叫什么名字?所在何处?”子墨问道。
这个道家弟子已经打算带着子墨去了,索性也就和他说了起来,而且从这一边走路子还近,能节省一些时间。
“先生,这我也不知道,只是当地人对这里都很避讳,这一处名为博浪沙,原本是战国七雄魏国的地盘。”
“此地地形复杂多变,据说曾经魏王手下的魏武卒就曾经在这里练兵,这诡异的地形,与他们宗门的独特功夫相得益彰,是个难得的好地方。”
“当初魏武卒的还曾经在这里设立过据点,这博浪沙的地下,埋葬了无数的七国之人,都是魏武卒从各国缉拿而来。”
“当地人说这里有血腥的气息,而且路子不好走,很少有人从这里走。”
子墨静静的听着,得来全不费工夫,皇帝陛下东巡的必经之地就有这博浪沙。
“多谢了,小哥,咱们加快一些速度,我想去看看这博浪沙。”
驾!驾!
拍击马背,两人快了一些,博浪沙张良行刺,这是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墨家大铁锤的形象就是以刺杀中的一位勇士为原型。
事情发生在秦始皇第三次东巡,大概是公元前217年或者218年,张良找了一个使得动两百斤大铁椎的勇士,当其到了博浪沙这一地界时,将大铁椎扔了出去。
从多远的距离扔的不知道,怎么接近的嬴政也不知道,只知道这位勇士的大铁椎扔的并不准,砸在了嬴政侍从的车辆上面(副车),而这人大铁椎肯定是死了。
但是他没有供出张良,随后张良隐姓埋名,逃亡到了下邳。
张良列传只有聊聊几个字的记载,不太详细,只是说了这样一件事情。
这件事放在嬴政身上,也大也小,被刺杀本来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但是嬴政这辈子不知道被刺杀了多少次,每一次都名留千古。
而刺杀嬴政的人,也借着嬴政的名字,火了。
子墨他们早上出发,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到了博浪沙这个地方。
“先生,过了眼前的小村庄,就是博浪沙了,这村子酒水不错,咱们先吃一些东西吧。”道家弟子恭敬的说道。
“嗯,好。”
进了村子,这村子还不小,而且此处距离镇子也不远,来来往往还有不少的人,子墨与这天宗弟子找了一家露天的小店,坐下了。
“店家,我们过路的,来些吃的填饱肚子就行。”本来子墨对这小店并不抱多少希望,所以说的很给面子。
“好嘞,这位先生,您请坐,饭菜马上就来。”小二笑呵呵道。
坐下来之后,子墨脑海中还是平静不下来,在这个秦时明月世界的行刺,可能不会像荆轲那般的单打独斗,很有可能会有各方势力进入角逐,而嬴政肯定是死不了的,以他的实力,这世上真的没人能杀他。
子墨已知的力量中,田光侠魁说了会参与,而他让自己等待田言的计划,也就是说,田言依靠罗网,目的并不简单,或许真的不是背叛农家,至少她是有上一代侠魁的授意的。
田光侠魁在这一次刺杀中代表农家立场的话,那他的目的应该就是罗网,胡亥,嬴政,但是除了他们会参与刺杀之外,墨家与张良肯定也会参与其中,而张良的动机就要简单的多了,死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是嬴政也死掉,而墨家参与其中纯属凑热闹送人头。
而保皇派这一边,会有阴阳家的星魂一众人等,也就是他与大司命少司命,还有罗网之人,以及章邯。
子墨的立场是追随章邯,但是他也想顺道灭掉罗网。
也就是说,罗网的对手会有影密卫,农家,星魂!反正只要参与这场刺杀的,不管是保皇的还是反秦的,都想顺道收拾罗网。
但是到时候会以如何的方式开场,又不得而知,而道家天宗与人宗到时候会深处何等的位置?而这一场天人之约的约战,又以何种方式结束,谁胜谁负呢!
“我估摸着,咱们这里有大事要发生,这些天来了许多穿着不俗的人,就在前些天就有一个,看起来像是一个读书人,而且在咱们这里了逗留了不少的时间。”在子墨旁边的桌子上,几个人嘀嘀咕咕的说了起来。
他说的这个人应该是张良,就在离开东郡之前,子墨曾经听韩信说张良也去了东郡,只不过走的比较匆忙,也没有来得及去拜会一下张良,不过估计他肯定为了刺杀嬴政的事情在忙里忙外吧。
既然张良能在这博浪沙长时间逗留,那说明这里肯定有不同之处。
子墨早就换下了农家弟子的衣服,穿了平时的衣裳,虽然谈不上华贵,但是和这些平头百姓比起来,已经很不错了。
“老哥,这话可不能乱说,自从魏武卒离开了这里,咱们终于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要是再发生一些啥,这让谁受得了啊。”
“谁能知道啊,以前魏国还在的时候,那些压榨咱们得官府老爷,现在一个个现在都不知所踪,我猜啊,他们估计背地里琢磨着啥主意呢。”
这些人所说的话被子墨听到了,随后店小二上了菜,手艺一般,比起农家的厨子还要差,不过吃饱是足够了,然后他们两人就去了博浪沙。
这博浪沙地势确实是奇异,整个来看这是一片凹凸不齐的山地,甚至还有许多地上是湿地,生长着芦苇,用来隐藏也很容易,据说历史上的张良就是躲藏在芦苇荡里才逃脱的。
“先生,如果不管两旁的山丘的话,我们顺着路走也能走出去,这一片地方还不小,怎么也样走几个时辰。”这位弟子说道。
子墨稍微点了点头,他并不着急,张良先生能在这里逗留将近一个月,说明这里必然是与众不同,子墨也做好了准备,好好看看这个博浪沙!
不过子墨可并不打算按部就班的走,他骑着马去了高处,站在高的地方,对地形掌握的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