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122):赵瑜(1/1)

书接前回,却说赵瑜他们获救之后。

关老大这种事经历得多了,一看就知道是饥渴过度。先安排厨下专供稀食,起码三天之后才能恢复正常。这可苦了赵瑜,一碗稀饭下去,没几个翻身就饿了。再要,端来的还是稀饭。喝多了稀饭就要解手,可一坐起立刻天旋地转。

萧正德把自己手下的太监派了来,一问原来赵路也已经病倒了。看来这小子一直提着心劲,直到大家都得救了,才松下弦来,这一松,自然也得大病一场。

第三天一早醒来,赵瑜看到一个圆乎乎的脸蛋支在舷窗上。

“小乐?!”赵瑜差点叫起来,定睛细看,却发现认错人了。

长得还真有点像小乐,圆脸蛋,小酒窝,只是年纪看上去又比小乐小了些。那个稚气未脱的样子,顶多也就十岁出头,只因为神情专注,有点小大人的韵味。

那头很快就发现赵瑜也已经注意到她了,小脸一红,扭头就跑。但听窗外啪嗒啪嗒的木屐声,沿着舷侧的甲板通道,直往后舱而去,赵瑜忍不住想起来。

“慢点!别摔着了……”

赵瑜看到小太监来扶他起身,便问。“她是谁?”

“琪儿姑娘,那是侯爷的女公子……”

“琪儿姑娘?”

“正是,公子,瑶草琪葩之琪……”

“哦,哪位侯爷?”

“乐山侯……”乐山侯是萧正则,原来正是萧正则的千金。赵瑜这才想起来,他娶小乐的那天就看到旁边船上有个小女孩,只是一开始还真没想到。

“哦,是吗?上次倒是没特别注意……”

“这次公子上船之后,这小姑娘她每天早晨都要到窗口来看一会……”

“可惜我到今天才发现……”赵瑜说着,来回走了两步,发现自己已经不如刚醒来的那两天晕了,更想着要回去看看小乐和其他人。“你可知内人在哪?”

“回公子,他们都在你们自家的船上……”

小太监告诉他,这次统共三艘船。这是最大的一艘,这艘船上载着萧正德和萧正则两家。还有一艘海船比这小点,载着夏洪和黄暹他们以及部分随从。

赵家的楼船最小,装了些需用,跟着他和小乐的那些太监丫鬟也都在那里。小乐救回来后,很快醒了,侯爷夫人本想留她,她却非回自家的船不可。

赵瑜一听,更想回自家的船了。

“五弟,你怎么起来了?”客舱里只有萧正德兄弟俩在,一看赵瑜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大哥,兄长们的救命之恩,小弟还没正式谢过……”

“不是说过了吗?起来……”赵瑜欲跪,萧正德连忙抱住了他:“我是你大哥,这是你三哥,还有那边船上的两位,不是你二哥和四哥?我们都兄弟……”

“好吧,大哥,三哥,大恩不言谢,日后小弟但听各位兄长驱策……”

萧正德见赵瑜始终真情流露,自也感动。感动之余,不免得意,心道此子日后必定服我。他拉赵瑜坐下,三人品茗闲谈,扯了些海阔天空,愈发融洽。

近午之时,下人来喊开饭。

“我想回自己的船上了……”赵瑜趁机起身,把一直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这……你要是真觉得没大碍,先回去也不妨。听说弟妹也问过好几次了……”萧正德知道赵瑜还暂时不能跟他们一样随便进食,也就不再客气了。

“是啊,大哥可不能做棒打鸳鸯散的傻事……”萧正则也凑趣地说。

“这样吧,你先回去歇两天,回头等你恢复了,大哥再给你摆酒洗尘压惊……”

海上航运,都靠舢板转驳。听说赵瑜坐着舢板回来了,小乐强支着病躯跑到了甲板上。这一再见,直如生死重逢,那一份激动合快活,自不待说了。

尘埃落定,楼舱里只剩他们两个人。小乐让赵瑜先坐下,然后自己头枕着他的大腿躺下。

“瑜哥,好像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平江,那天我们也是这样被他们掳来的……”

不错,那天萧正德劫船,小乐逃了出来,他们两个也是这般一个坐一个躺。唠了半夜,其情融融,只是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能逃出萧正德他们的手心。

赵瑜听出了小乐的意思,只是含笑不语。尽管他觉得萧正德与乃妹的糗事令人不齿,然而又认为小乐的成见也未免太深。尤其这次守诺,返航来救,可见人家也未尝不是有情有义。甚至在心底里为他辩护,也许那纯粹是兄妹情笃,一时冲动,方才铸成大错。只是这错实在难容于世,他才不得已选择了出逃。也正这出逃,无意之中似乎也能说明他不有明耻知罪之心吗?

“现在看来,我们真是上了贼船,再也下不去了……”小乐注意到赵瑜脸上表情复杂,知道他已经不可能轻弃而去。本来她获救后发现这三艘船是这样的安排,就有了一些想法,等着赵瑜回来商量。开始她以为萧正德将赵瑜留在他自己的船上是想据为人质,现在看来,倒是自己确实想得有点多了。

其实也并非强求赵瑜立刻离开他们,她早就斟酌过了。也许正该是这样的一种颠沛流离,她和赵瑜才能长相厮守。一旦去国,无意之中都成了天涯沦落人。彼此孑然一身,除了抱团取暖,谁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也不用担心分开。

出海之前,她尽想着怎么得到他。出海之后,她尽想着怎么才会不失去他。

“未必……”赵瑜沉吟了半晌,终于开口了。“我还怕大哥他们对我期望太高,我不是早对你说过,真是所谓徒有其名,到头来说不定还会辜负他们……”

小乐知道他又是在冒酸气了,不由得轻笑一声:“反正是他们来找得你,又不是你自己硬要去攀高枝,结权贵。再说皇上赏识你,又不是你自己在哗众取宠……”

“关键是大哥误认我是卧龙凤雏之流,而自己却又枉担虚名……”

“瑜哥,你又来了……”

“真的,小乐,我就怕因为我而误了兄长们的大事……”

“错!”

“错?!”

“且不说其他的,你想听听王爷是如何说诸葛孔明的吗?”

“王爷?”

“不错,正是王爷……”

“王爷怎么说?”

“王爷说孔明才是比赵括还赵括的赵括……”

“比赵括还赵括的赵括?”

“赵括仅错一役之计,孔明却错一世之策……”

“一国之策?莫非王爷也看不上孔明的《隆中对》?”诸葛亮一生的抱负可谓都在其中,萧宏如斯说定是不屑《隆中对》了。这一点,赵瑜本有别想,只是以为自己少年狂妄,不求甚解,胡乱阐发而已,小乐一说自就联上。

“正是,王爷早就说过孔明之愚,《隆中对》正是滥觞……”

赵瑜一听,立刻笑了:“呵呵,我可知道王爷为什么要选你小乐代替公主了……”

“你怎么会想到那上去?”

“我来编个故事,你不妨听听……”

“什么故事?”

“从前有个王爷,他只生了一个郡主,自是非常喜爱。而郡主从小就有个玩伴,是王爷府上的家生丫头,两人非常要好,影形不离。郡主去看王爷的时候,那个丫头总是跟在身边。王爷讲什么,也许郡主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而那个丫头,只要听到了,哪怕不相干的一点总能记住,于是王爷只恨这个丫头不是自己的亲生。一旦当遇到棘手之事,便自然而然想到了她……”

小乐只是笑着不吭声,双眸中却噙着泪花。

“对不起,我没想伤害你……”赵瑜一看,只当是自己触及了她的伤心处。

“不!瑜哥,小乐只想说,瑜哥今后就该把自己当做真卧龙,当成真凤雏……”

小乐心说王爷器不器重我,那已是明日黄花,往后的日子都得指望着你了:“古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孔明若是不把自己当孔明,那青史上就不著孔明其人了……”

“可你瑜哥毕竟还有自知之明……”

“不!瑜哥,哪怕是为了小乐……”

“小乐……”

“你说得对,也许在王爷眼里小乐曾经胜过公主,但毕竟小乐缺个当王爷的爹……”

小乐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她大喘了一口气才接着说:“瑜哥,小乐将来会给瑜哥生一大堆孩子,这些孩子也需要他们的爹爹替他们撑起一大片天……”

“小乐……”

“瑜哥,小乐还记得王爷说过,只有把自己当成圣贤的人,才能成为圣贤。最不甘于寂寞的人自号隐士,整天穿家走户,浮躁于尘埃的多是地道出家人,女人求子去的地方还都是戒淫当头的和尚庙,算不出自己一生穷命依旧流落街头的都是麻衣神相。陶潜陶渊明若是真想避世离尘,那么他就不可能先给自己造一个谥号,让靖节先生陶渊明天下周知,比谁都还出名……”

“小乐,你这是逼人欺世盗名,你得让我想想……”

“嘻嘻,瑜哥,哪个淫僧不说自己六根清净,哪个妖道不说自己降魔卫真?”

“小乐,你让我先静一静……”

至于赵瑜究竟能否接受小乐这番说词,还听后书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