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去把尚书台的人叫过来,朕要拟旨,废太子。”

“皇上,太子,乃国之根本,不可轻易妄动,还请皇上三思呀。”

“三思什么三思,朕都已经五思过了,让你去宣召就去宣召,那么多废话干什么。他和皇后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正直是废太子,没有废皇后已经很给他们家面子了。”

皇帝非常的愤怒,当年的事情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个样子的,他的好妻子和好儿子啊,居然将自己爱的女人害成这个样子,这一定不会让他们好受的。

皇上怒气冲冲的想完之后,抬起头,发现明郁居然还跪在地下,更加的生气了。

“让你去宣旨,你就赶紧去宣旨,还跪在这干什么?难不成你也要跟朕作对,这个京城刑事司你不做了,是不是。”

既然皇上都这么说吗,明郁就赶紧退了下去,毕竟这么做,对他们还是很有好处的,他只是尽一下自己,当臣子的职责,劝一下皇上而已,实在没有必要把自己也搭进去。

而此时此刻的皇后,听完个下人回报回来的消息,也很是震惊,这很明显,皇上估计已经知道了当年的真相,没有想到那个贱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居然还能在回来到打自己一耙。居然能够让皇上废太子。

她就不信了,当初他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斗不过她,现在她都成了鬼了。难道还能斗得过自己不成?

皇后知道皇上派人去,一定是要写废太子的诏书了,所以当务之急一定是要拦住皇上,只要太子废不成,那么所有的事情都还有转机。

“快,现在立刻出宫,去找你的外祖父,让他赶紧进宫安置皇上,你的太子之位一定不能被废。”

皇后的父亲就是当朝的左相,权倾朝野。让他来就是皇上,一定比自己去更加有用,更何况就算他自己去了,也只会惹皇上更加的生气而已,毫无作用。所以他还不如好好呆在自己的坤宁宫,不去皇上面前惹他的心烦。

正当太子准备急急忙忙的走的时候,皇后又把他叫住。“记住,你一定要跟左相一起去面见皇上,如果皇上真的要废了你的话,你就伏在他的膝上哭诉,一定要唤起你们的父子之情,记住了吗。”

“我记住了,母后”太子也知道事情的严重,说完之后,就赶紧向他的母后告退,急急忙忙的出宫去了。

皇后默默的在心里想,希望事情还有转机,不到最后的关头。

太子的行动速度还是很快的。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自己生死存亡的,大关头啊。

他居然和左相比明郁还走得快,当明郁还没有到尚书台的时候,太子和左相就早点改到了御书房,请求觐见。

皇上自然知道他们来是为了什么事情,虽然说他现在很是不想见太子,但是左相毕竟位高权重,不见一下也很说不过去,只好勉强召了他们。

“左相和太子所为何事啊。”皇上很实用,懒洋洋的漫不经心的问道,什么事情双方都心知肚明的,不过是走一下程序罢了。

“皇上,臣这次来,自然是为了太子之事。”

“哦,顺便把太子之时,不是群臣觐见都说太子平时很是用功,对朝政上的的事情也很是用心吗?怎么,难不成太子是做了什么错事?心虚了不成。”说完,皇上朝着他们两个冷笑了一声。

太子有几斤几两,他们还都还不知道吗?左相不过,就是想等太子登基以后,自己把持朝政罢了。

而太子也很明白自己的实力,现在不得不大力依附于左相,不过这也是他愿意看到的场景,各股势力相互制衡,他自己好稳坐天子之位。

“皇上,太子乃国之根本,如果动了太子的位置,那么天下很有可能会大乱呀。”

“哦,缺了个太子便会天下大乱吗?你的意思是不拿这当回事儿吗?”

“不然呢,难道皇上还要给端王为太子不成。”

“左相,你别太过分了。”

但是,左相好像毫无退缩之意,依然直挺挺的跪在地上,看样子很是大义凛然,但是,又有谁不知道这是为了自己的权利呢?

而太子看到现在的场景,也很是心惊胆战,毕竟他还从来没有看过自己的父皇发这么大的火呢。

然后他想起了他的母妃临走时对他的嘱托。

他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挪到了皇上的前面,然后跪了下去,把头抵着皇上的膝盖。

对皇上哭诉道:“父皇,儿臣错了,您就饶了儿臣,这一次吧,当初的事情是我做的不对,可是这都是我怕呀。”

说完他还故意哽咽了一下,好像是真的很伤心一样。

“儿臣是怕她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会夺走您对儿臣的宠爱呀,而且从小就见您,见得不多,若是有了他,那儿臣更是见不到你了呀。”

说完,居然真的就伏在皇上的戏上面哭了起来,嘴里还深深的念道,“父皇,父皇。”他的表现是那么的情真意切,就是不知道,他的故事,因为害怕自己丢了太子之位,还是真的对此有所悔恨。

听了太子这么说,皇上确实,有所犹豫。

自己的年纪也大了,不像当初那么心狠手辣,对孩子也有点下不了手。

所以,当尚书台的人来了之后,看到的场景,便是太子伏在皇上的膝上不断的哭诉,而所向更是跪在地上,直挺挺的腰,却不知道怎么的,让他背后嗖的一凉。

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这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尚书台的人对皇上行了礼之后,问皇上,“不知皇上宣臣来,是有什么事情?”

皇上感觉让他们两个都跪在地上,确实也有些不好,把他们两个唤起来之后。才开始慢悠悠的,进行了思考。

这个思考的过程,还真是让太子又出了一身冷汗呀。

那种煎熬,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还不如直接下一道旨呢,什么情况他都认了,总比在这,等着好。

“爱卿,你过来,朕要下一道旨。”

“是,还请皇上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