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经过这么些日子的相处,张旭是把陆寻的脾气摸清楚了,所以在整个江州城内除了陆寻父子俩之外,也就是这个张旭最大了。 这也间接导致城里一些上不得台面,见不了知府的小人物就会想方设法来见张旭,以至于这张旭明明是个卖大烟的,私底下却经营了不少其他买卖,自然收入也不仅仅是来源于被知府分走了三成的大

烟了。

张旭是知道大烟的厉害的,如果不是在陆青阳有意无意地暗示下他根本没想过把这门生意扩大到整个江州乃至江州下面的七十二县,不过每个月看着卖大烟得到的银子一翻再翻,他还是十分满足的。

当然,若不是因为这个大烟进入了江县,恐怕李明泽等人还不知道整个江州七十二县基本都被这害人的东西给侵占的情况。

李明泽在江州城调查出了幕后这大烟的幕后主使之后,就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然后他联合孙县令以及旁边几个县城的县令针对县城的大烟事件进行整顿。

只不过这些县令并没有多少是真心为民的好官,除了孙县令整个江州不过也才十位官员与孙县令交好,让老百姓爱戴。

李明泽知道不少县令都和陆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刚开始整顿江县的时候,他并没有出面,仅仅是暗中和孙县令商量怎么来,然后由孙县令一手操办。

查封江县大烟的仓库,抓捕贩卖大烟的商贩及管事,然后联系几位交好的官员一同整治彼此管辖的范围,最终当着大活儿的面普及大烟的危害,最终将缴获来的大烟全部烧毁。

孙县令的手段可以说是雷厉风行,整个过程仅仅花了五天时间,在江州知府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一切已经成定局,只剩下牢房里那些商贩和管理江县的执事了。

只不过,李明泽和孙县令都知道,这些不过是小喽啰而已,真正的老板乃至幕后的主谋以他们的能力都没办法撼动,除非是他们送去京城的信能被皇上重视,并及时派人来处理。

那么李明泽送去京城的信到底怎么样了呢?

信自然是送到了龙炎的御书房中,只不过却被人刻意压在了一堆奏折最下面,明摆着就是不打算让龙炎马上看到。

当然这人绝对不会是与李明泽交好的苏胜,因为苏胜现在是大总管,像这种拿奏折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全权由他一手处理,有些事情自然是交给了他信任的小太监。

只可惜你百分百信任的人并不代表着他就完全按照你的想法来办事,有些人还是会被一些利益蒙蔽了双眼。

某天晚上,苏胜陪着龙炎批阅奏折,他看着外面已经夜深露重,便对龙炎说道,“皇上,时候不早了,今晚是否需要翻牌子?”

龙炎头也不抬,一双眼睛认真地看着眼前的奏折,然后提起毛笔在奏折上书写起来,待写完之后便放下毛笔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今天可发生了些什么事?” “后宫两位娘娘又在争吵了。”苏胜说着大致将后宫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无非就是李明珺和金意又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起来的,若不是皇后在其中平衡,说不定这两个人还会让下面的人打起来

龙炎听完之后顿觉头大,李明珺虽然是为了稳固李明泽的心才故意选进来的,但是李明珺长得并不差,尤其也有自身的特色,所以才会在李明泽辞官以后还是会对她颇为宠爱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至于另外的金意呢,他则更看重一些,无论对方的样貌谈吐都恰到好处的符合他的想象,每次去金意那里他都会觉得特别的舒服,从心到身,而且对方还会说一些典故让他获得更多关于治理朝政的灵

感。 因此这两位宠妃可以说在众人眼中不相上下,为了不让金意变成第二个危害朝政的后宫女人,他才会让李明珺也获得与之不相上下的宠妃,一来是让众人看到他不可能成为父皇那样的人,二来也是他

能感觉到金意似乎并不是全心全意喜欢着他。 当然这些事情都无法和大康朝相比,他作为大康朝的皇上,为了让整个大康朝繁荣昌盛,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治理,只不过原本让他仰仗的李明泽却选择了辞官,在他意料之中却也是意料之外的

。 他知道自己有些方式的确做错了,但是身为皇上是绝对不可能让他和自己的臣子道歉的,因此李明泽离职的原因他大概也清楚,但是他本以为对方只是对自己有些失望,假借辞官来让自己退一步,却

没想到还没等他提出自己的条件,对方已经明确说了是为了一个女人。

大丈夫办大事着又岂能被儿女情长所牵绊,这也让他对李明泽稍显失望,只好同意了对方的打算,可等对方这一走,他现在却有些后悔了。

“李家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龙炎想着李明泽的事情于是下意识问道。

苏胜微愣,很快就尽职尽责地说道,“李家并没有什么大事,这李家的三兄弟除了现在稍显嚣张之外并没有任何错事出现,只是前些日子李将军,不,李明泽写了封书信来给皇上。”

“李明泽写信给朕?”龙炎一脸奇怪地盯着苏胜,前些日子收到的话,那应该早就到了他手里才对,怎么他却根本没收到?

苏胜一看龙炎的脸色,心底顿时‘咯噔’一下,顿时猛地跪在地上,“是奴才失职,请皇上降罪!”

龙炎瞥了他一眼,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顿时有些生气地说道,“朕给你三日时间彻查此事,若是找不到是谁敢在朕面前耍花招,你就提着脑袋来见朕!”

苏胜神色一凛,“奴才遵命!” 龙炎看也不看苏胜,自顾自在奏折中翻了起来,他倒不是去翻李明泽送来的信,而是在看这些奏折是否还有哪些是必须立刻处理完的,谁知道却在一堆奏折下面发现了一封有点厚度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