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强制征兵
林思行完全不知道,她这个妹妹身子里头老早就换了一个芯子,只不过除了认识字之外,还是不会写多少字就对了。
虽然李明泽经常教她写字,但是也只是教会了她怎么从不会抓毛笔到能写出狗爬的毛笔字出来,不过李明泽见了几次后,发现她最多能写出他勉强能认出来的字之后,就对她彻底放弃改造的想法。
没人逼她练字了,林思言也乐得轻松,反而有了更多的精力放在赚银子上面,她要仆从成群,家财万贯,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富婆。只是,如今的她充其量是个有点存款的富农而已,想翻身把歌唱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林思言家里遭贼之后,手中的银子就不再放在家里任何一处了,而是直接放进了空间的木屋中,家里最多就放了两三百两,一个是为了打消李明泽的疑惑,一个是也担心突然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她没办法当着众人的面突然消失,然后带着银票出现。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总之当林思行往里面挤的时候,她也不好奇从旁边的角落往里头钻,因为个子瘦小,加上她身体足够灵活,滑的如同泥鳅一般很快就挤到了前面。
她看着眼前灰墙上贴着一块画布,上面大大的‘布告’两个字告诉了众人,这是由县衙发出来的东西,她一边看一边念道,“本军自即日起选募新兵……”
她念了一句后就念不下去了,不是不认识字,而是这根本不是一般的征兵告示,而是强制征兵,在这布告上最后密密麻麻写了非常多的名字,这些都是要求去参军的人,而她在上面看了好几遍后发现了林思行的名字。
没有李明泽的名字她能理解,毕竟李明泽原本是外乡人,并不属于江县的,而且李明泽祖籍到底是哪里她也不知道,会不会去当兵还难说。
林思言出来后,林思行已经站在了原来的位置着急地等她,看到她的第一眼后脸上的焦虑立刻消了不少,“不是让你乖乖在这里等着呢,跟着往人堆里瞎凑什么热闹?!”
对于林思行的不满林思言并没有生气,反而有些悲伤的看着林思行,“哥,你会去从军吗?”
林思行一愣,随即不耐烦道,“这个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你只管安安心心和妹夫过好日子就行了。”
林思言对他的话不满的撇撇嘴,语气里还有不少悲伤,“可是你去从军了,那爹和娘还有嫂子可怎么办?”
林思行突然沉默了,他的脸上有些纠结也有些无奈,好半晌后才开口,“到时候希望你和妹夫多帮衬家里了。”
林思言一听,心里越发难过。
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代打仗比不上上辈子,上辈子很多人都想去当兵,可条件不过关都没人要,而古代就是你不愿意去也必须去。去了的十有八九回不来,都是战死在沙场上了。
尤其是林思行还是个文弱书生,就算体力比其他书生好很多,但是完全无法和李明泽相比,若是他们家唯一的命根没有了,她爹娘该怎么办?她嫂嫂该怎么办?她不敢往下想了。
因为看到了告示影响了心情,两个人也没了继续逛街的打算,所以直接买了些日常用品就赶着回家了。他们希望在他们回来之前还没有人知道林思行要去从军的事情。
只不过,当他们才走进村里的时候,就发现原本平静祥和的村子里突然不停地响起女人们的哭声,男人们的斥骂以及充满沮丧的声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个村子是不是被不详的东西给沾染上了。
可不是不详吗?大康朝的老皇帝昏庸让后宫妃子干政,引发朝臣不满,冒死进谏的统统被斩杀在午门,而剩下的朝臣敢怒不敢言。太子根基薄弱,老皇帝若是不退位,根本轮不到他当皇帝,一时间满朝都认为是妖妃误国。
当然,这一切对于林思言而言是完全不知情的,她只知道边关的战士打不过西凉国了,那个在前几年被打得节节败退的国家已经强大起来,如今开始反扑了。
当年那场战争中的将士们据说后来因为功高盖主全部解散了,因此当西凉国反扑的时候,以大康朝的兵力竟然被打得节节败退,狼狈不堪,完全没有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林思言没有回去竹屋,而是跟着林思行去了林家,他们到家的时候,发现家里不仅仅是林宇和崔氏在,连村长和李明泽都在,只不过此时正在讨论什么事情,情绪都颇为激动。
“怎么回事?”林思行走到正屋,见崔氏和宋氏一脸悲伤,村长和林宇虽然在吵,却也是面带愁容,他忍不住问一旁面无表情的李明泽,“妹夫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
“朝廷下命令征兵了,你的名字在上头。”李明泽平静地说道,仿佛这一切早就在他预料之中,“江源村四五百号人,总共一百名新兵。”
“意思是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出一个男丁?”林思行抓住了其中的重点,江源村四五百号人,若是一家一户至少也会有将近二百人被拉去从军,不可能只有一百人。
李明泽点点头,“只要年轻力壮的。”
林思行叹了口气,坐在椅子上看着林宇和村长,“原本我这条命早该在大牢里就交代了,如今去从军也不过是给了我另外一条活路而已,你们不必悲伤,我识字说不定去军队能谋上个文职的差事。”
林思行如此乐观的话并没有让众人高兴,反而更加难过,而崔氏和宋氏更是低声哭了起来。
村长看看林思行又看看林宇,“我家大壮也在名列之中,可他前两天才让我托人去小翠家说了亲。”
说着,村长不由伸手捂住了脸,似乎也在哭泣。
林思言看着这满屋子发愁的众人,心底跟着难受起来,可她没有任何办法。只是想到这征兵要拆散多少家庭,让多少人有去无回时,她忍不住痛恨这旧社会的无情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