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兄弟“情”(1/1)

第二更

“渐甫兄!”郝俊峰叫着李鸿章的字,在船上,他叫的可是鸿章兄。此时叫字,也是一种亲近的态度。

“俊峰兄可有事?”李鸿章忙着呢,他才跟奇瑞开完会。平叛之事,不能激化矛盾,奇瑞也跟李鸿章说了,娘娘对鲍超他们很感兴趣,应该会在这次事后有所安排,离他小心栽培。

李鸿章也挺开心的,就算鲍超不是徽籍,但也是从江南大营出来的,在不影响刘铭传的情况下,他也是很高兴能看到他也有所建树。所以这些日子,他和奇瑞相互配合,让鲍超和刘铭传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

所以对李鸿章来说,平叛算什么事,重点在于培养新人,他做得很起劲,当然也就更忙了。真把郝俊峰给忘记了。现在被郝俊峰给叫住,真的怔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些日子渐甫兄在忙什么?若是小弟能帮得上忙的,请尽管吩咐。”郝俊峰笑了一下,还是温柔的说道。

“忙?”李鸿章还怔了一下,他还真的忙,只是这个,好像不太好说。

他能说,上兵伐谋吗?他们是文官,有些事,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比如奇瑞说安民一事,他可不用站在高楼上跟灾民喊话,只用让百姓知道,总理大臣亲来了,不但张贴了告示,还叫花子们去满街满巷的喊话。

这些喊话,很快就传遍了灾民安置点。原本一些要跟着张乐行奋起反抗的农民们,一下子就散了。还是那句话,只要能活得下去,谁还会去玩命?

然后那位原本想买些大刀、长矛的,不过呢,这回还带了火枪队,为了安抚百姓,奇瑞让火枪队弄了一个小小的演习,给灾民当成余兴节目。看着火枪、小火炮一个个拿出来,有心人也就知道,单单这些人就不是好对付的。又退了一批!

现在在张乐行身边的,就是捻军的一些吃供奉的大师兄之类的地痞、流氓。这些人还真是一个个恶贯满盈,个个身上都背着好几条人命的。

李鸿章忙吗?说忙是挺忙的,因为他要动嘴安排,但是也不算忙,因为他又不用出去喊话,又不用自己去带兵演习,更不用派人去找那几位的犯罪证据,所以他每天也就是带着鲍超和刘铭传上街,一一的解释奇瑞每一步的深刻含意。这算忙吗?

“是啊,你这些日子早出晚归,可是有什么要事?”郝俊峰没看到他那一丝茫然,殷切的上前。

“哦,我跟鲍超、刘铭传去看看了他们带来的兵丁,好些都是我认识的。”李鸿章还真不是说谎,奇瑞跟他说了,帝后不可能认识天下官吏,他们已经等不急三年一度的科举了。再说,天下冗官又何其多,个个尸位素餐。所以,他们就是帝后的眼睛。他们要凭着公心挑出国之英才。说得他又兴奋了,这些日子可真把眼睛放大了一百二十倍。

“总理大人到底在做什么?就任着叛军壮大不管?难不成,他想……”郝俊峰不得不说脑子好了,立刻想到也许自己把奇瑞想浅了,会不会是他觉得这些人太弱,然后想弄个像太平军那样的大灾难,正好显出他治国的手段。说着,眼睛都跟着亮了。是啊,闹腾得越大,功劳就越大。

“俊峰兄,鲍超带人去抓人了。下午应该就能把一干人犯抓捕到案。”李鸿章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那一抹喜色,显是完全没想过,真的酿成民乱,会造成什么后果。觉得自己真的眼瞎了,之前为什么会觉得这位与自己志同道合?不过他没质问,只是轻笑了一下,轻轻的说道。

“抓人?为什么?”郝俊峰立刻跳了起来,现在抓人?抓什么人?

“张乐行应该犯有走私盐货、私开赌坊、还有就是聚众械斗致人死亡!还有几位也是,名字我记不得了,但都是恶贯满盈之辈。”李鸿章想了一下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叛乱不追究?”郝俊峰真的要疯了,这么轻描淡写的就要把一个惊天的谋反大案变成了一群恶棍为祸乡里的普通案件。

“这样多好啊!这些人就算是谋反罪,也不过是个死。上头三罪相加,也活不成。主要是,不扰民!”李鸿章笑了一下,这是重点。不能让灾民心生警惕,弄不好就官逼民反了。他这几天可是没少跟鲍超解释这么做的原由,鲍超是武人,听不懂是正常的,但郝俊峰是在权谋圈子里混过的,这点也想不到?

“我要去见奇大人。”郝俊峰跳了起来,决定不跟李鸿章说了,他此时觉得李鸿章优柔寡断。这种处置之法真是闻所未闻。

“俊峰兄,你是不是想说,就该等他们真的反了,大军一围,然后开枪打人,咱们的顶子说不得就能加根羽毛,上两颗东球吧?”李鸿章坐下,接过茶,喝了一大口,这才抬头看着郝俊峰,轻轻的说道。

“我不知道李大人还有一颗慈悲心。”郝俊峰站直了,冷冷的看着李鸿章。

“不,我没有。”李鸿章笑了,捧着茶碗,想了一下,“在来的船上,我就已经说了,我唯奇大人马首是瞻。”

“……”郝俊峰怔了一下,但手一挥,跟郝俊峰的那个小厮出去了,李鸿章对自己左右一笑,两边的人也就默默的退了出去,他上前一步,用一付推心置腹的语气说道,“鲍超与刘铭传是你的旧部,这里是汉人主官,我不信你就不能劝奇大人。现如今,渐甫兄正是要立大功挽回声誉,相信皇上派你来,也是存着此心。”

“我不想劝,我不想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之前我差点变了!”李鸿章笑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俊峰兄,我们相识多少年了?”

“十年有吧?”郝俊峰真是要吐血了,不耐烦的说道。

“是十一年,那年你来京城,我们在茶楼相识,引为知己,都想做一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