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象棋的国际化(1/1)

第六百八十七章象棋的国际化

棋类项目中,围棋最受关注,其次是国际象棋,最后才是中国象棋。但是,群众基础最好的还是中国象棋。为什么群众基础最好的项目反而成了冷门?是中国象棋不如国际象棋吗?当然不是。

任何一项运动的推广,其实都是文化的推广,强势文化下的项目,必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围棋原先在中国并不普及,而是受到日本的影响。当时日本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就像当时的日本歌曲和日本电视剧属于强势文化一样,因此在日本普及的围棋就成了中国人趋之若鹜的项目,同样也成为韩国人争相学习的项目。那时候的吴清源和林海峰就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而赵治勋则是韩国人景仰的明星。

反过来说,围棋项目之所以有了现在这样的影响力,也是中国和韩国崛起之后形成三足鼎立的结果。如果仅仅有日本人在玩围棋,围棋也许已经成为珍稀保护项目了。当初,日本围棋积极向中韩推广,本身也是保护日本围棋。再说说中国象棋,中国象棋其实最缺乏的还是国际化,如何把中国象棋推向国际,让更多的国家喜爱和开展这项运动,才是中国象棋走向繁荣的关键。前些天,江苏棋院的徐天红说到有想法要引进越南棋手赖理兄和阮成保,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这两位越南棋手的实力已经与中国一流棋手不相上下,完全具备在中国征战联赛的实力。而一旦他们进入中国赛场,开始挣人民币,对于整个越南来说恐怕都是一个轰动,如果他们能在中国拿到冠军,那么他们就是越南的吴清源和赵治勋了,越南掀起中国象棋的热潮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都有可能被中国象棋占领,中国象棋就将真的成为一个国际项目,反过来推动中国象棋在中国的发展。一个项目要想成为国际项目,就不要担心冠军被外国人夺走,不要担心奖金被外国人拿走。吴清源们挣了日元,但是日本因此挣了更多的人民币;姚明挣了美元,但是美国人挣了更多的人民币。所以,中国象棋如果能够大胆引进外国棋手,甚至大胆吸引外国俱乐部来参加联赛,那么中国象棋就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温网的全称是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除了网球自身的魅力外,“公开”的赛制是其作为四大满贯赛之一令全球瞩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查找一下温网的历史,看看网球是如何一步步从国内走向公开,从业余走向职业的。

而象棋的国际化喊了很多年,但雷声大雨点少,成效不彰。就是没有以“公开”为主导。

为什么这样说?分析如下。

国际化不外两条路:走出去与请进来。

“走出去”做了多年,由于经费所限,每年的出访只能是走走过场。另有由于政治因素,浪费了将台商赞助的冠军奖金3-4万美元的佛乘杯世界棋王赛变成象棋的“应氏杯”的机会,国手参加一届后即在第二届中途退出。对比围棋,九十年代在日本式微后,主要靠的是后起的韩国,而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新加坡,在象棋的曾及程度是很高的,可惜是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其赞助的积极性,不知三通后会否有新的契机了。

“请进来”又如何了?笔者现为,本世纪初至去年以前甚至还不如八、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国内曾举办过四届七星杯国际赛,但在世锦赛创办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1988年的棋王赛,八位参赛选手中就有香港曾益谦、菲律宾陈罗平两位海外棋手、90年代的银荔杯屡屡有港、台棋王赵汝权、吴贵临的身影,但近年来只有台湾棋王吴贵临在象甲联赛中昙花一现的亮相; 99年的沈阳日报杯世界冠军赛也曾有过每年一届的宏大构想,但次年即被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挑战赛所取替。而进入新世纪后,高水平的请进来几乎绝迹,2001年银荔杯改制令海外棋手少了在国内顶级赛场露面的机会,一度热传的江苏队要引入越南外援的想法也不能付诸实践。所幸的是从2007年起,形势又有所好转,先是五羊杯邀请港、澳棋王参赛,继而今年第三届杨官璘杯公开赛也将专门设置海外组,海外棋手又有了在大陆比赛交流的机会。而2007年10月的亚室会、2008年10月的智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都将有象棋的赛事。一旦形成影响较大的国际赛事,总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由此可见“公开”之重要。

当然,请不进来,有经济上的客观原因,但没有主动创造机会、没有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主观上也是难辞其咎的。以现有的顶级赛事为例, 1、个人赛,参赛人数众多,完全可以邀请海外棋手参赛。 2、嘉周杯,今年开始允许东道主参赛,明年不妨也邀请越南棋手加盟,如不想降低赛事档次,至少女子组可以邀请亚室会冠军吴兰香。 3、威凯房地产杯排位赛,也可以给海外棋手几个名额。 4、东坡杯明星赛,据说有11位等级分前列的棋手弃权,为何不让几个给海外棋手? 5、MMI大师赛,要让海外选手通过网选比较困难,不如改为世锦赛前六名可以直接进入本赛二十四强吧?至不济也可以在网络最终预选32强中给几位名额。 6、来群杯名人战,档次相当于以前的棋王赛吧,可以照搬,给四分之一的名额给海外棋手,办成世界性的名人战。 7、广洋杯大棋圣战,16人的参赛规模,也可以邀请几名海外棋手。加上已开放的五羊杯、杨官磷杯,海外棋手的参赛提高的机会就多了。下棋找高手,只有多与大陆棋手真刀真枪的较量,海外棋手的水平才能提高,象李锦欢在澳门回归后参加了几届团体赛(乙级联赛),即夺2005年世锦赛亚军,否则即使强悍如吴贵临在没有参加银荔杯的机会后,水平也是每况如下,海外第一人已然不保。不要少看培养个别海外高手的巨大作用,围棋的聂卫平、曹薰铉都是以一已之力开创了中、韩围棋的大发展的。象棋如果没有九十年代的吴贵临在世锦赛上给大陆棋手制造一点麻烦,世锦赛也是彻底没有悬念的。而在顶级赛事中邀请海外棋手,只是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并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至于人选上还可以与另文提到的积分制结合起来,根据积分榜采用轮换制、指定制等方法挑选海外棋手参赛。至于其他档次较低的赛事,更可以趟开大门欢迎海外棋手。赛事体系、积分制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有海外棋手参加的赛事,可以在赛事评级、积分计算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当然,规模最大的还要算联赛。棋院一直想将联赛办成象棋的NBA,但仍未找到很好的切入点,主要原因是主客场制的成本过高,冠名赞助尚且难而落实;而且联赛赛程过长,引进海外棋手作为外援因时间因素制约而不可行。象甲联赛在三棋的改革上可以先行一步,借今年“被逼”由主客场制变为赛会制+主客场制的机会,在明年胆子再大一点,主动改制。

1、将团体赛(乙级联赛)与象甲联赛合并,就叫象棋联赛就可以了,不设升降级,没有降级压力,可减少消极和棋。 2、这样加起来大约有四十支男队,可以分赛区进行第一阶段的常规赛,可分二至四个赛区,赛9轮赛会制的比赛,相当于目前乙级联赛的规模,各赛区前若干名出线,共16队左右进入第二阶段的季后赛。 3、季后赛可分两个组,单循环赛7轮,集中放在几个地方进行赛会制的比赛。每组前三名共六队出线。分赛区与分组的目的是同一赛事在不同地方举办,多贴近群众,扩大影响。 4、最后六强的总决赛,每组头名直接进四强,每组第二、三名进行交叉淘汰赛,采用主客场制,可以各两个主场,先算场分,场分相同计局分,局分相同按初赛名次。胜队进四强。四强继续以双主客场的形式,半决赛、决赛决出最终名次。这样整个过程共28轮,与现有的团体赛+联赛的总轮次差不多。而且只有最后6强是主客场,减少了各队的旅途往返与成本。同时分了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三个阶段,赛事相对集中,也便于引入海外棋手加盟,如可以强制规定六强后各队必须有一名海外选手,常规赛有海外选手的可以在同分时优先出线等配套。这样似乎也不会增加什么成本。

总之,无论是个人赛事还是团体赛事,都要进入宗主国的角色,以公开为主导,通过公开的国内赛事,主导象棋在世界范围的发展。使国内赛事从海外棋手的朝圣地变为可以亮相提高的道场。此外,除了向海外棋手“公开”,还可加大对国内业余棋手的“公开”,荥阳的楚河汉界杯棋王赛以10万元的冠军奖金开创了业余赛事奖金纪录,期待后续能再有该赛事选出的民间棋王与职业高手的对抗。

围棋之前的大发展在于中日擂争与三国演弈,但由于中日韩三国互不买账,现在的发展暂时看不到会有突破性的进景。所以国际化程度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参与方多,坏处是众口难调。围棋先一步发展,把问题先暴露出来了。先行一步都只是暂时的优势,遇到瓶颈时还是要陷入停顿的,这也符合波浪式发展的规律,象棋的暂时低迷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一旦找对了发展的方向,以其自身的特点及雄厚的基础,后劲不可忽视,要有这个认识,也要有赶超的信心与耐心,就象围棋当年赶超象棋一样,也是花了几代人的时间的。当前借智运会的东风,象棋完全可以后发先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先要把一些规矩定好,要变目前一国独大的坏事为好事,做好这几篇文章提到的完善赛事体系、建立积分制度,以公开为主导几项工作。这些理顺了,虽然一两年可能还看不出明显的优势,但五年内相信会有明显效果,对长远的发展更是有利的,应该是一个前瞻性的长期规划。至于其他工作,如象棋进课堂,也要着手去做。象棋频道开播,是好事,但也只是一个影响力不如主流媒体的工具。象各大象棋网站,有必要进行必要的整合如合作,办出各自的特色。但都是少众范围的,不能在短期内提升象棋的品位。

其他工作也重要,但金字塔顶端的顶级赛事一定要搞好,这是一直作为棋院工作重点但却一直没有做好的工作,最关乎象棋的形象。但其实主导权还是在自已手上,机会一直存在,不要再错过了。等到那一天海外天才棋手横空出世,则既有国际竞争,也有完善的体制,将是何等的令人艳羡?

一个项目要想成为国际项目,就不要担心冠军被外国人夺走,不要担心奖金被外国人拿走。吴清源们挣了日元,但是日本因此挣了更多的人民币;姚明挣了美元,但是美国人挣了更多的人民币。??

??所以,中国象棋如果能够大胆引进外国棋手,甚至大胆吸引外国俱乐部来参加联赛,那么中国象棋就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近年来,象棋在欧美人中间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成立象棋协会或象棋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的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中国象棋来了,象我国一些中国象棋手一样,成了两项象棋都擅长的“双枪将”。为了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吸引更多的欧美人下象棋,使东方的棋道推向全球,以便全世界人民都能分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取得无穷的乐趣,“亚象联”委托中国象棋协会举办“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每两年一次,现已举办两届。第二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有菲律宾、泰国、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西柏林、法国、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20名棋手参加比赛。据悉参加“七星杯”赛的各国和地区象棋组织将通过今后几届比赛酝酿筹组象棋国际联合会,以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

???为了鼓励和吸引非华人血统的外国人积极参加象棋活动,提高象棋技艺,香港霍英东先生悬赏5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准备奖给在有“十连冠”胡荣华参加的国际性中国象棋比赛中荣获冠军的非华人血统的外国人。另外,“亚象联”已筹集了三百万港市的推广象棋基金,准备以每年的利息翻译棋书,举办教练员和裁判员训练班,以利在纯粹的外国人中发展象棋爱好者,把象棋推向全世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