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蔡攸之心(1/1)

汴京城。

道君皇帝赵佶高坐龙椅,他的那张脸已笑开了花。

最近好消息频传,赵佶也跟着舒心起来。

宣和改元后,直到三年初才听到好消息,压抑了两个年头的赵佶总算脱离了之前的苦闷,所以一接到今天的好消息便向群臣宣布了。

“诸位爱卿,刚刚接到消息,东平府宋江已经接受朝廷招安,至此,京东两路和河北的贼患已除,此乃可喜可贺之事。”

宋江祸乱虽然规模不大,但他离京畿要地太近,影响还是不小的,最主要的是他四处转战,侵犯地域之广,持续时间之久,是自大宋开国以来的第一家,甚至比规模宏大的方腊的影响也不差多少。

现在好了,终于平定了,这份欣喜还是值得道一道的,于是群臣纷纷发言。

当然了,那些言论无非是歌功诵德的,大赞赵佶皇帝英明,朝廷处事果断,大军所向,仅用两个月便平定了叛乱。其中也有一些非议宋江的,说他之前不识时务,待看到朝廷动真格的啦,这才见机行事,赶紧投降,否则定将死无葬身之地。

如此等等,好话说了一大堆,基本都是拍赵佶马屁的。

赵佶本就是个喜听好话的人,如今大家竭力奉承,他自然心花怒放,嘴都笑得合不上啦。

他美滋滋地说道:“宋江的祸患已经消除,朕的心思少了一半,前两天也有消息传来,说方腊之患已经控制,下一步就能发起反攻,离消灭方腊已经不远啦。”

征讨方腊的消息早几天已经得到,虽然不如消除宋江祸患来得更好,但也是个不错的消息,朝廷群臣一样振奋。

接着赵佶的话,群臣又是吹嘘一番。

什么方腊不自量力,早晚得受擒就死;什么陛下英明决断,定然得随心愿。

爽快地接受了这番吹捧,赵佶欣喜之余开口问道:“各位爱卿,那宋江如何处理?”

这话一问出来,朝堂上立马哑口无言起来。

宋江是受招安的人,就算他之前百般不是,此时也是与朝廷官员同等地位,也就是说,只要朝廷的旨意一下,他就是朝廷的大臣,与在场的一道,可以同朝共事了。

无论怎么说,消除了宋江的祸患是一事,但同朝共事又是另一事,谁会愿意与一名曾经的叛匪共事?

这就是一件奇怪的现象,之前想得美妙,可一旦事情逼近才发觉在情理上根本过不去。

群臣是这样,作为皇帝的赵佶同样也是这样。只是这种场合,谁也不会说出出尔反尔的话,毕竟同意招安是朝廷的意思。

再者说,那边还有一个方腊在看着呢,宋江的事若处理不好,一旦被方腊利用,极有可能造成南方战场的被动,那就不好玩啦。

所以说,给宋江安排职务是必然的,只是职务有大小,事情有轻重,给他安排什么职务才是最为重要的。

按正常情况下,给宋江安排个闲散的文职也就行了,只是再闲散,他也要在朝堂上出现,对于这种在大家心目中有着穷凶极恶形象的人来说,并没有人愿意多见他,因而把他赶出朝堂之外才是好。

当然,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有人有不同的考虑,那个人正是正得圣眷隆宠的蔡攸。

蔡攸道:“陛下,臣有一建议。”

蔡攸虽是蔡京的长子,可他的发家却并非因为蔡京,而是因为他自己机会把握的好。

在赵佶还是端王时,蔡攸就想办法结交他。当时蔡攸在京裁造院作监守,不过二十二、三岁,他每次上裁造院时都能赶上朝臣退朝,于是他就算计好时辰出来,以便正好能和下朝的端王赵佶相遇。

于是,端王每次下朝都能看见一个比自己略长几岁的眉目清秀的少年下马拱手立在一边,谦恭有礼,观之可亲。端王就问左右仆隶,少年是哪家的公子,左右回道:“是蔡承旨的儿子。”于是赵佶便在心中记下其人。

等到赵佶继位,蔡攸自然得到重用,赵佶首先给他赐进士第,随之逐年升官,历任龙图阁学士、淮康军节度使、宣和殿大学士等要职。

就在高峰任命为知州的时候,蔡攸又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与任枢密使的王黼同管枢密院,这已是朝廷的中枢部门了。

只是,蔡攸不同于蔡京,他无才无德,给了他职务却不思处理政务,只知道在赵佶身边论道家神变之事,演市井**之戏以邀宠,为了争权,他甚至还与父亲反目为仇。

现在蔡京下台了,挡在蔡攸前面的却有两人。一个是王黼,他此时正任枢密使,也是蔡攸瞄着的位置。不过,王黼下一步可能会去任宰相,与蔡攸冲突不大,所以蔡攸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没放在王黼身上,那他放在哪里了呢?当然是当前风头最盛的童贯身上。童贯领兵十多年,多有战功,这次更是被任命为宣抚使,负责剿灭方腊,一旦事成,必然会被任命为枢密使,这样一来,蔡攸的想法便无法得逞了。

出于这种原因,他站了出来。

“陛下,素闻宋江勇猛,领千余人转战十多个州府而来去自如,由此可见并非浪得虚名,臣以为,既然宋江如此,何不令他带兵前去征讨方腊呢,若胜,最好,如此可除去方腊的危害,不胜,也可问其个不力之罪,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此话猛听上去很有道理,可谓是一箭双雕之计,既打击了方腊,同时又把宋江推到了火坑边上,若能让二者拼个两败俱伤,更令朝廷省心。

赵佶一听,对呀,让这两人火拼一把,倒可消除两大隐患了。

正待他要答应时,猛听得旁边一人大喊一声:“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众人一看,不由得一惊,原来站出来反对的竟是他们老蔡家自己人。

蔡翛,蔡攸的三弟,因老二早已死掉,实际上是蔡攸最大的弟弟了。蔡鯈官居保和殿大学士,是蔡京在朝堂上的代言人,因而说话很有份量。

没想到他会站出来反对,众人都纳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