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洞上长脑(三)
宁之今天还需要去和小猫俱乐部的负责人约谈,见毕文谦把本要说的话讲得差不多了,而黎华显然在深入思考时,她选择了先去办事。
目送她离开之后,毕文谦悄悄起身琐上门,绕到黎华背后,俯下身子,将脑袋搁在她肩上,嗅着她头发的味道。
“还有很多不明白的?”
“嗯……你本就只说了一个大方向。”
黎华顺势将身子后靠,让毕文谦的下巴和自己肩膀都能够维持一个更舒服的姿势,然后顺手摸摸他的脸颊:“你又搞了一个不是我们能够负责的计划。”
“所以才可能有人支持我们的计划。”黎华的手很凉爽,那抚摸的感觉让人毫毛发痒,毕文谦只觉得心里颇暖,“无利不起早,特别是在战争只存在与记忆和传说中的地方和时代。”
“你说的方向,的确比他们在历史上的作为靠谱多了,但他们真的会接受吗?你的话虽然只是玩笑,但说不定真的会有人觉得你是在建立资本主义最后的堡垒?”
黎华的口吻温温的,既像在说笑,又像在感慨。
“你也那么觉得吗?”
“照你的路线去走,天时地利人和都有考虑,这样一个企业的确很容易膨胀起来。但膨胀起来之后呢?最早一批建设者,必然掌握更多的权力,怎么保证他们不蜕变成资本主义的堡垒?即使他们以及老去,如何让建立功业的一群人的后代甘愿放弃全面继承权力的机会?你说的,日本是一个封建残余浓厚的国家。思想上的改造,才是比经济上的建设更难的课题。”
“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道路我已经指出来了,上不上道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中途下不下车也是他们的事情。”毕文谦一边说,一边歪歪脑袋,拱拱黎华的侧耳,“我们这样的外国人,既没有资格也没有立场去干涉。”
“于是,只要我们中国能够在这个道路中得益,你最基本的目的就达到了?”黎华轻轻拍拍毕文谦的脸,眼睛却斜着看着宁之写的那幅字,嘴角溢出笑,“你已经指出了日本最根本的问题是需要一场针对所有平民的思想上的革·命,你却只指出经济建设上的办法……我可没这么教过你,是谁把你教坏的?”
“我可是好人。让他们自己寻找办法,本来就是改造思想的一部分。难道还要我向他们推荐鞍钢宪法?太祖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还是觉得就凭他们……悬。”
轻轻抬起毕文谦的下巴,黎华前倾身子,把宁之从头到尾都没喝过的那杯水拿在手里,浅浅啜了一口:“他们更可能花掉后半生的心血,建立起他们最初想打倒的事物。”
“但对他们,对中国,都是有益的。”站直身子,看着黎华捧杯的背影,毕文谦咬了咬嘴唇,“中国和日本的经济结构是互补的,这种互补关系会持续很久。”
“我知道,所以我说你指的出路的确能算一条出路。”黎华十指交错,紧紧箍着杯子,指头甚至因为用力有些充血,“日本人会有什么结果,我不过是一个看客。可是,相似的问题,同样可能出现在我们中国。文谦,你能保证自己将来不堕落吗?你能保证你将来的孩子继往开来吗?”
孩子……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真的想知道?”
毕文谦语调里的情绪幽幽,黎华却只听出了字面下的潜台词,猛然回头:“你真的有办法?”
发光的眼眸实在让毕文谦难以缄默。
“虽然俗话说,百行孝为先,但真正黑发人送白发人时,往往却是……泣者众,痛者多,承业者少,承志者寥。指望点对点的绝对不变质,同样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所谓望山走倒马,改革也是如此。上层建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许就是以经济基础的巨大提升为前提。很多时候,那种‘只要我们如何如何,就能如何如何’的响亮口号,其实是倒因为果的愚蠢。”
就像人往往是因为脑溢血而摔倒,而不是因为摔倒而脑溢血——简单的道理,却被颠倒多年。
“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解决问题,或者,退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觉悟去思考问题——因为在多数人处于茫然无知的时候,你已经意识到问题并希望解决,这本身就意味着你能跨过的门槛比大多数人更高,照这个标准而提出的办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就像一个笑话那样——创造历史的,不是伟人,也不是人民,而是****般节操的家伙——因为,那是人类的下限,只有连****都能承受的结构,才是真正稳固的历史……好吧,我错了,我不该无故辱骂女性。”
见毕文谦自己主动认错,黎华举起的手掌虚扇自己侧脸,噗嗤一笑:“说话又不过脑子,和别人可不许这么胡闹。”
“这不是只有咱们俩吗?”
“哼!然后呢?”
“虽然那只是一个笑话,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改革,只有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时,才可能成功;甚至,只有让大多数既得利益者都能够接受时,才可能推动——如果既得利益者里真有不少****的话。”
这话使得黎华沉默了一阵,连眼神也黯淡了一些。
“也就是说,作为试图改革的人,一定要把多数人的操守估计得低下,才会得出真正务实的举措?”
毕文谦摊开双手,直视着黎华的眼眸,语速缓慢而鉴定:“毕竟,心里的同志,永远比嘴上的同志少得多。”
“道理我当然懂。只是听你说得这么直接,心里总有些……有些……”黎华摇摇头,没能把话说完。
“我们可以选择鹤立鸡群的队友,却无法保证候选的是否全都是鸡;就像我们可以不去招惹神一样的对手,却无法保证神一样的对手不会招惹我们。当然,如果以更广阔的眼光去思考,我们可以把一群鸡慢慢培养成鹤,也可以事先给神对手安排一个敌人。”
至少,这样的段子让黎华开颜了,暂时的开颜。
“你啊……说说你的办法吧!”
“我有的,不是办法,那不是我有资格提的。我能说的,只是一种思路。”毕文谦先摇了头,朝黎华投去一副“你懂的”的眼神,“如我一再强调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于人和教育的态度。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成长,基础在于科技的发展,而科学研究与技术探索,是需要受教育的人来执行的。所以,在审视社会主义的发达程度时,可以去细看整个社会的人口受教育水平。就以中国十亿人计,当我们有了一亿工人时,我们可以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当我们有了五亿技工时,我们可以成为地球上最大的工业强国;当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工程师时,社会主义大约就已经实现了——很显然,这是一个不怎么靠谱的比喻,因为国家不可能只有工人,但工人、技工、工程师的区别,一亿、五亿、十亿的区别,却很直观。”
“相似的道理,对于社会、国家发展来说,根本矛盾不在于权力的继承者是否和血缘挂钩,而在于权力的上层结构是否固化——这两个概念并非绝对的固化。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复杂程度也是不断提高的,权力上层的容量也是增加的。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必要的是阶层上下之间的流通性。如果能够保证权力,或者说白一点儿,应有的干部数量的增速始终大于原有干部的后代的增速,那么,即使是百分之百的‘老子英雄儿好汉’,那也不会成为无可容忍的罪恶。”
“注意,我说的是‘应有’,而不是冗员。就像明朝的灭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王朝将亡时,整个国家养着20万皇室成员,却又不许他们投入社会生产生活之中——这种巨大的财政负担,最终长期空耗国力——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引以为戒。”
“所以,你担心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向同时入手去解决:第一,让国家保持高速发展,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王道,就像一美遮百丑一样;第二,对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实行严格的一胎制计划生育,这是符合目前中央的大风向的;第三,提干规范化,制度化,要求干部有比较长的基层经验才有提升高位的资格,并且任何一级都是逢进必考;第四,干部的待遇和职务脱钩,和履历中的最高职务挂钩,形成能上能下的观念。”
这样的“思路”并非都是毕文谦信口而来,而且,已经是比较温和的了。然而在穿越前的时代,仍然没有都得到最严格的执行,留有很多漏洞。
但对于在这个时代的讨论来说,已经足够了。
又一次,黎华陷入了长时间的思索。
毕文谦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看看她,又看看宁之的空座位,最终,抬头望向墙上那幅诗句。
良久。
“文谦,你说的办……思路,并不容易做到。”
“我说了,改造思想,是很难的。”
“是啊……”黎华笑着叹了一口气,猛地举杯,一口气喝干了水,“与人奋斗,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