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唐军的下落(一)(1/1)

国内的这些争吵并没有影响三怪客的旅行。他们在大夏王国的首都天一城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告诉国内的读者们,三位游侠要继续旅程——去探寻那消失已久的唐军的踪迹。

尽管正经的主流学术圈都对这些年轻人的“痴心妄想”认为是不值一提——这么多年了,该考古发掘的都发掘的差不多了,唐代在葱岭以西活动的时间不算长,留下的遗迹也都被后起的几个帝国毁灭的差不多了。

不过民间就是喜欢这个,特别是现在的氛围下,在葱岭以西直到波斯的广大地域内发掘汉唐文物,以证明本朝的统治合法性,却也是西夏王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可别忘了,大夏王朝的皇族姓李,自称是唐肃宗后裔!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位优雅的大夏王国皇族还接见了这几位年轻的小伙子。三怪客对这位年纪相差不大的贵人印象很好。程祁在给《汴京每日读卖新闻》写的稿子中提到“这位王子举止优雅,谈吐卓尔不凡,他的智慧与他的相貌非常相称,我从他身上能够看到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的希望……”

郭山也在给洛阳的《洛水时报》稿件中这样提到:“他是一位非常善于把握人心的王子,对本国的文化与世界的热点都很明晰。当我们谈到那一场刚刚过去的不幸的时候,这位仁厚的王子流下了眼泪感叹道——祖宗之地,祖宗之民!”

黄阳则在他稍后完成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道:“天底下竟有这样俊采的人物!王子的远见令人感到欣慰,相信将来在他的治理下,华夏的文明一定会更加昌盛。”

三怪客补充了给养之后就继续向南方进发,一路上顺着大路前进倒也是平平安安,只是越往南去,路上的检查站和哨所也越多,民风也似乎更加剽悍——这从兼有要塞功能的城镇门口挂着的赏金牌子和人头都能看出来。

内陆的大陆性气候已经让远离季风区的三位怪客感到浑身难受了,而面对着四周光秃秃的山,程祁也只想念两句诗: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在江南的时候觉得洛阳、长安已经是干旱的北方了,到了洛阳,觉得兰州已经远在天边,西出阳关之后,又觉得轮台、喀什、碎叶这些地方仿佛已经与华夏相去甚远。而只有到了这兴都库什的崇山峻岭之中,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八荒之外。

兴都库什山是音译,其实是两个词的组成:兴都(Hindu)还有个更为通俗的译名叫做印度(或者梵),而库什则是王国的意思。合起来大致的意思就是印度国的高山。

兴都库什山是一座位于世界岛中央的高山,也是周围地区重要的水源地。这个地区如此重要,以至于夏王不敢将之托付给任何一位心腹,夏王国沿着山谷犬牙交错的分割行省的边界,分别设立了东北方向上的河中省、位于中间地带的吐火罗省、位于西部的呼罗珊省和位于南部的旁遮普省。

对于中国传统史学来说,这里知之甚少,即便是汉唐这样的强盛古典帝国,其实际控制力也最多抵达兴都库什山北部的几个地区,如粟特(昭武九姓——唐代)、费尔干纳山谷(大宛——西汉)。至于吐火罗、健陀罗、旁遮普这些地区,往往要通过求佛法的和尚、丝绸之路的商旅来施加影响,朝廷的天恩已经无限趋近于零了。

但是对于不那么中国中心的世界史学角度来看,兴都库什山及其周边地区就不再是中央王朝的威力无法施加的“八荒以外”而是重要的帝国生命线了。

古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萨珊波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许多从两河流域周边走出来的帝国最终都会来到这里。而在夏人西迁之前,中华文明与泰西文明的唯一一次正面对撞也就发生在这里。

现在的兴都库什山正在夏人的统治之下,慢慢地被纳入到华夏的文明体系之中来,曾经因为战火而被废弃的佛经之路也逐渐恢复,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因为政权的统一而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但直到现在,每一份卖给旅游者以及大胆的冒险者的地图上都会用显眼的字标出来绿色区域、黄色区域以及橙色区域——在早期的地图上还有红色区域。

绿色区域是安全的地带,中心城镇——人烟稠密的绿洲,波斯人和吐火罗人相安无事,吐蕃人和突厥人其乐融融。这是商路上的核心区域,也是古往今来征服者们用雪亮的刀子和滚热的鲜血洗了一遍又一遍的地方。就目前来看,夏人还是一个很好的征服者。

黄色区域是一些小绿洲边上的小镇,这里鱼龙混杂,有不安分的开拓者,也有盗用身份的江洋大盗,当朝廷的兵马路过的时候,他们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但遇上了落单的旅人,他们立即就会化身穷凶极恶的刁民。

这里警长可能就是最大的暴徒,而山寨里可能有一个运行良好的小社会——总而言之,热血黄沙的西部浪漫,刀客马帮的江湖情仇都在这里淋漓尽致的展现。

而如果说黄色区域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区域的话,那么橙色区域可能就是王国朝廷也放弃治疗的结果。那里大大小小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夏王国正处于高速扩张的时代,除了剿灭那些闹事的出头鸟之外,大多数时候也难得管他们。朝廷与那些穷山恶水之中的刁民,正如中原王朝与西南地区的各部夷人一样多以羁縻为主,做个和事老,大家相安无事——当然,这只是现在而已。

根据大夏王国到宋国的访问使者考察西南的结果,王国说不定就什么时候也要“改土归流”来一发。

程祁他们就是这样,跟随着一群从内地来的佛教徒来到了著名的巴米扬大佛所在地-巴米扬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