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智取金水观(三)(1/1)

老百姓最喜欢看的就是痛打落水狗,有权有势的人一旦失去了权势,那么比本来就在底层的老百姓还要惨。因为原来那些被他踩在脚底下的脚底泥都能过来踩他一脚。

黄阳是最喜欢去煽动老百姓的了,现在这事情他干的可得心应手了。这小伙子口才杠杠的,站在桌子上说话和说书先生一样好听。他一番煽风点火之后,村子里面的老百姓都抄起种田砍柴的家伙冲进了无人看守的金水观去,把那些个道姑拖出来扒了衣服,剪了头发,准备游街示众——自古以来,倾轧之中最倒霉的就是女性,不论他们是无辜还是有罪。

还好知县衙门的人及时赶到,不然那些倒霉的道姑还不定会被怎么样呢。不过对于那些村民们趁着狂欢把道观洗劫一空,除了神像和房梁没有搬走,能带走的桌椅板凳被褥枕头,不可移动的窗户门户都被村民们喜气洋洋的扛回了家——好像这时候,就不存在什么渎神的问题了。

大闹了这么一番之后,黄阳晚上又鬼鬼祟祟的来到几位乡老的家里,召集起来对他们说:“那个假道士**道观,把好好地清修圣地弄得污秽不堪,这些年风不调雨不顺的,多半要怪在那个假道士身上。现在村子里的风水坏了,为今之计一是要请正经的道士来作法,把这道观好好地捯饬修整一番;第二个呢,不能这么轻易地饶了那个假道士,把人家的屋子弄脏了还要赔礼道歉,饶上两只鸡一壶酒呢。那假道士不拿一些钱出来补偿给村里人,岂能善罢甘休。”

乡老们纷纷点头称是。黄阳又鼓动道:“最为可恶的是,那个假道士居然还在里面杀人、毁尸灭迹,这一笔账也得和他算。”

乡老们纷纷赞扬黄大才子的高瞻远瞩。第二天一早,一份义愤填膺的控告状就送到上蔡县衙门去了。秋知县看了个开头便一记大脚将蹴鞠提到了知府衙门。宇星宇知府一看这控告状便气得吹胡子:“这群刁民!眼睛里除了钱就没有正义感了吗!”

宇星是有底气说这话的,昨天那些可怜的道姑们若不是被秋知县保护了下来,谁知道会发生了什么呢。饶是如此,那些道姑还是有两个受伤被送到了大夫那里去观察治疗,据说其中一个可能会流产。

作为一名传统的士大夫,宇星虽然能够理解那些乡土百姓对家园被外人污染时的愤慨情绪吗,但同样坚定地认为,弱者的安全始终是应当被放在第一位的。有错的是那个假道士,与这些被欺骗、洗脑了的可怜女子有什么关系,她们腹中的胎儿更是无辜!

不过看到那义愤填膺的控告状上第一位签名的是一位本府议会代表签字——巧的很,那位代表的老宅就在这个村子,昨晚与黄阳谈话的一位乡老就是那位代表的本家大伯。他义不容辞地去找到自己的侄儿让他签了名,其他的村老乡贤也都签字画押,这样的一份控告状,不同于普通百姓的控诉,捧在手上,宇星都能感到沉甸甸地分量。

“哎,免不了叫那个死道士破财吧。”宇星跳过前面的套话,直接去看最后的请求,全都是钱,钱,钱!宇星虽然疑心死道士许君白有没有那么多钱,不过还是打发人去推事院的地牢走一个过程。

许君白倒是很惊讶那些和善的村民陡然一夜间爆发出来的破坏力与野蛮。当他听到村民们的请求的时候,更是勃然大怒,几乎要从铺着稻草的地上跳了起来:“那些穷鬼是疯了吗?居然敲诈到我的身上来了!他们去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他们。”

宇星派去的人碰了一鼻子灰。艾帆听了也觉得好笑:“那让厮在牢里面多住几天吧,等到常半城回来之后一起算账。”

不过,正如朱明所担心的那样,常半城果然不回来了。他交了保释金之后就上了火车,然后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跑到哪里去了一时还没查到,但天大地大的,没出洋的话也得花半年十个月的时间去找他。

听到这个消息,艾帆也感到头大了。但是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好消息那是一个接着一个啊——四级会议总有结束的一天,费俭仁老爷带着他的智囊团终于要回到寿州府了。

此时,作为先给费老爷的头号大礼包,当然不仅仅限于他的七姨太上吊,表弟卷入杀人案弃保潜逃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乘坐火车离开汴京的当天,汴京的著名时政报纸》每日读卖》就全文刊发了,上蔡县两千多名失地农民要求费氏集团给予公平补偿的请愿书。

这件事情在整个大宋朝开国七百年的历史上,估计也是破天荒的都一件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