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父母之爱子(1/1)

李氏却是十分的淡定,与许夷光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敏敏做了好事,娘夸你且来不及了,怎么会怪你?至于清静,只要心中清静,就算日日身处闹市又何妨?何况会不会被打扰,还未必呢,总之

咱们顺其自然便是,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许夷光见李氏果然不怪自己,脸上就带出了笑来,道:“我就知道娘不会怪我的,那我回房沐浴歇息了啊?今儿真是累坏了。”

李氏闻言,忙道:“出门做客的确累人,那你快回去歇着,明儿晚些过来也无妨的。”

许夷光应了,回到自己房里草草沐浴完毕,便上床躺下了。

然而想到白天发生的事,一时间却是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以后再不去靖南侯府了,谁请、说什么都不去了。

只是想到靖南侯府,不免又想到了傅御。

她总觉得他看她的眼神怪怪的,而且不是她的错觉,可他明明都有心上人了,还那样看她,什么意思嘛,得亏是她,换了其他年少无知的小姑娘,误会了怎么办?

幸好她和他应该也不会再见面了!

次日起来,许夷光先去给许明孝请了安,才去了李氏那儿。

许明孝养了这么些时日,身上的伤已是好了大半,但身上的伤能养好,心里的羞耻与恼怒却是短时间内消不了,日日便仍是窝在小书房里足不出户,把芳姨娘给折腾得吃不下睡不好的,越发憔悴了。

不过这些事与许夷光有什么关系,她尽到自己为人子女晨昏定省的本分就够了。

到得李氏处,心境却又大不相同,母女两个和和美美的用了早膳,才收拾一番,一道去了松鹤居给许老太太请安。

一路上遇上的丫头婆子们,见了母女两个,无一不是恭敬殷勤有加,比之前些日子越发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夷光知道应该是昨儿她救了镇国公老夫人一命的事已经传开了,不由暗暗冷笑,谁说文官清流就清高自傲的,看看他们家,不也与勋贵人家一样,从上而下都长了一颗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吗?

一时到得松鹤居,却是大太太满脸堆笑的亲自迎了出来:“二弟妹,夷丫头,你们来了,娘正说要打发人去瞧瞧你们怎么还没来呢。”

李氏嫁进许家这么多年,大太太还是第一次待她这般真正由衷的热情与亲切,换了旁人,少不得要受宠若惊了。

她却是一脸宠辱不惊的样子,带着许夷光给大太太行了礼,客气了一句:“怎么敢劳烦大嫂亲自出来接我们娘儿俩,您不拘打发谁出来也就是了。”

妯娌两个方联袂进了屋去。

待见了许老太太,李氏少不得又带着许夷光行了一回礼,再与三太太见了礼,才各自落座,说起话儿来。许老太太先与李氏道:“昨儿夷丫头救了镇国公老夫人之事,想必你已听她说过了吧,倒真是让我们大家伙儿都好生意外,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学会给人看病的?听她说来,却是素日看了几本医术,再就

是经常给你侍疾,久而久之的,便有了几分心得见解。”“可医书那么高深晦涩,她就闲暇时看看,竟也能看出这般见解本事来,可见是个有天分的。所以我就想着,她既在这上头有天分,不若拜了名师正经学起来,一来技多不压身,二来也不算辜负埋没了她这

份天分,不知道你这个当娘的怎么说?”

小的不懂事,目光看不长看不远,大的却多活了十几年,总该知道这当中长远的好处,偏小的又自来孝顺,只要大的点了头,不怕她不答应。

——哪怕昨儿许夷光才出了大风头,也算是为许家立下了大功劳,现下许老太太依然对李氏半点喜欢不起来,只不过比之前阵子,又要掩饰得好几分罢了。

李氏早膳时已听许夷光提过几句这事儿了,不妨许老太太会这般直接。怔了一下,才笑道:“老太太也太抬举她了吧,不过就是一次侥幸而已,哪敢就说什么天分了?况过几日天凉下来后,她便又要与姑娘们一道上学念书了,一来没那么多时间与精力,二来,万般皆下品惟有

读书高,咱们这样人家的小姐,却往那下九流去靠,也委实不好听,纵学得再好,难道还能去太医院做官,或是给人看病去不成?所以媳妇的意思,这事儿便罢了,多谢老太太费心了。”

对李氏来说,这世上最重要的便是女儿了,为了女儿,她便是舍了自己的性命,都绝不会眨一下眼睛,怎么可能明知道婆婆嘴上说得再好听,其实也只是拿女儿当谋利的工具,还答应她的要求?

许老太太早料到李氏不会一说就答应了,到底不是小事,她总得考虑几日。

但她却没料到,李氏竟会拒绝得这般快,这般彻底,她眼里还有她这个婆婆吗,真以为她治不了她了?面上的笑便怎么也维持不住了,只勉强控制住了没让自己口出恶言,“医术怎么能算下九流呢,那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大善事,这样的大善事都算下九流了,得什么才算上九流?前朝谈大家不也是大家千金吗,一样学医救人,还有汉时的淳于大家,后人谁不知道她们,谁提起她们来不是满口称颂?可与她们同时代的大家千金们,谁知道她们,谁又还记得她们?我知道你爱惜女儿,怕她吃苦受累,可父

母之爱子,当为其计深远,你若是因为心疼她,便阻了她的前程与光明未来,那不是在疼她爱她,而是在害她!”李氏却仍是不松口,不疾不徐的道:“老太太的话自是句句珠玑,只是儿媳私心只盼着敏敏这辈子能嫁个好人家,夫妇和睦,公婆疼爱,儿女孝顺,便心满意足了,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福,还请老太太体谅一

二。”

那谈大家淳于大家是被后人所称颂铭记,可她们活着时,是多么的不容易,且二人都是一辈子没嫁人,也没有儿女,到老时过的什么日子,想也知道,她怎么可能让自己唯一的女儿将来也步她们的后尘?

易地而处,她若有儿子,也一定不愿意为儿子娶个日日抛头露面,日日不在家中,顾不上丈夫儿女的媳妇。

所以死后再万古流芳又如何,人都死了,什么都是虚的,还是活着时该拥有的拥有了,该享受的享受了,才最重要。

还有一点,她尊重与支持敏敏的选择,如果今日是她自己愿意听从老太太的安排,那她这个做娘的纵再不情愿,也不会说什么。可她摆明了不愿意听老太太安排,不愿意做她谋利的工具,那她势必只能违逆老太太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