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 本文采用晋江防盗:防盗比例40%防盗时间一天半; 顾家不差钱,军人工资本就不低, 顾家长子还是县交通公司开大车的,而姚丽君会念书, 有学问,长得漂亮还能干, 简直太相配了, 所以顾家让县城的大儿子打电话催了几次定下了顾长军回家探亲相亲的计划。
这一切规划没有人询问姚丽君的意见,姚家也只等着顾长军点头就将亲事定下来,根本没有想到姚丽君会那样的排斥与愤怒。
作为一个成绩非常优秀有希望成为大学生的八零年代农村女孩,她所憧憬和向往的对象自然是斯文儒雅的知识分子, 而不是粗鄙没文化的当兵的,七十年代嫁军人已经成为过去了, 十年文革后, 许多人对红卫兵觑的狠, 虽然红卫兵和军人不能划上等号, 但是在有些人的印象里,他们是一路的。
上辈子姚丽君和顾长军相亲时正好碰到姚丽君高三开学,被强制关在家里的姚丽君反弹很大,对顾长军叫嚣了一大通难听的话, 还牵扯上被顾长军救下的沈喜梅。
这相亲自然黄了,听说姚丽君在有钱的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 相亲后第二天就回到县城读书去了。
沈家以几十年前的一点浅薄的恩情向顾家施压, 让顾长军娶了已经名声扫地的沈喜梅。
但是姚丽君的事情并没有结束, 并且此人一度成为沈喜梅的心魔。
姚丽君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如愿留在城里工作,嫁入了她心心念念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却并没有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据说怀有五个月身孕的时候被家暴,孩子没保住自己的命也差点没有捡回来,失婚失业的姚丽君回到农村老家养身子,那一年正好爆发了沈喜梅杀人事件。
出于一种你过得比我更凄惨,我就开心的心里,姚丽君自然不会错过沈喜梅走入人生绝境的场景,但是她并没有见到沈喜梅生不如死的场面,却见证了顾长军对沈喜梅如何的情深意重,不离不弃。
顾长军丝毫没有为了仕途而离婚的打算,铮铮铁骨的军人为了保沈喜梅到处奔走弯腰求人,甚至不惜顶撞顾家两老,这样铁血柔情的顾长军让姚丽君魔怔了。
她疯狂的后悔,那个对妻子情深意重的顾长军本来应该是她的丈夫啊。
沈喜梅最终判了十三年有期徒刑,姚丽君养好身子去了西北,她是大学生,很快就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开始拼命寻找机会想出现在顾长军的视线里。
顾长军担心沈喜梅在狱中遭罪,每次休假都不远千里来探监,但是等他离开后,沈喜梅面对的一定是姚丽君那张癫狂偏执的脸。
哪怕出狱后,沈喜梅被顾长军接到军营里,也时常被阴魂不散的姚丽君找到,她就像是恐怖的背后灵,缠着她不放,一直到顾长军身死,姚丽君才从她的生活中消失。
如果说朱茂华是沈喜梅噩梦的根源,那么姚丽君就是她自卑惶恐胆怯的源头。
她时时提醒自己,顾长军仕途重重受阻都是她造成的,她不应该这么自私的绑着顾长军,让他如折翼的雄鹰,无法展翅高飞。
沈喜梅手上用力的搓洗着衣服,脑子里却翻腾着那几年监狱里最难熬的场景。
她突然身负神力,又有顾长军时时打点,在监狱里认真改造学习,并没有受到磋磨,但是定期出现的姚丽君像一个能说会道的心理师,轻而易举击溃了她被顾长军建筑起来的心里防线。
内疚、羞愧、自卑总是充斥着她的精神世界,又怕顾长军知道会担心,他可不是普通的边防战士,是需要经常出比较危险的任务,作战的时候可分心不得,所以她从来不敢在顾长军面前表现出来,一度濒临崩溃……
沉浸在那些回忆里,沈喜梅手上的劲不由使得越来越大,突然边上边上传来惊呼声:“天哪!喜妹姐,你那是使了多大的力啊,青石板都被你捶断了?!”
沈喜梅恍惚的看了一眼,果然,她前面的青石板断裂了,前头一截往水里沉去,衣服也飘进河里,沈喜梅忙用捶头将衣服跳起来挑上来,然后人后退,站到岸上去。
见几个小姑娘震惊的眼光,沈喜梅忙解释道:“哪里是我捶的,肯定是用的久了,早就受损要断的。”
这解释很合理,大家很自然就相信了,边上一个姑娘喊道:“喜妹,到我这里来,这儿还有位置。”
沈喜梅闻声看过去,那个位置正好在姚丽君和那个喊话的姑娘中间,浅笑一下,随手提起剩下的脏衣服走过去,现在的她是人见人爱的一枝花,根本用不着怕这个人。
沈喜梅一边放下提桶一边笑着问边上那个还没有想起名字的女孩:“你怎么也这么晚啊?”其他姑娘都差不多要洗完了,也就这位姑娘和她还有一大堆的脏衣服。
“嘻嘻,这不是我妹放暑假了吗,中午饭她烧,所以我一点也不急。你呢,现在身体好了?”
“恩,只是吓到了,前两天没什么精神,现在一点事也没有。”
“那我们待会一块回去。”
“好啊,不过我得回去烧饭,得快点。”
“也是,谁让你姐姐嫁的早,你们沈家都是男孩子,都没人能帮你分摊家里活……”
闷不吭声的姚丽君突然将衣服在青石板上使劲摔起来,甩了沈喜梅一身水。
可能是一山不容二虎,姚丽君一向对压她一头的自己看不顺眼,但是沈喜梅觉得她没必要同她较真,小家子气性,别人可都看的明摆着呢。
沈喜梅转过身看向姚丽君,亲切的说:“你家没有锤头(农村洗衣服时捶衣服的工具,因为力的反作用震手,不能直接用现成的木棍,而是木匠削成趁手的造型,做家具时顺带着做的,农村人家哪里时常做家具,一般是新媳妇的木制嫁妆,沈喜梅手上的就是前年她大嫂的陪嫁,而没有的人家直接将衣服在石板或是洗衣板上摔打也是一样的),我的借你用吧!”
别人都觉得沈喜梅是好心,但是在姚丽君看来,对方就是讽刺她家穷,语气不好的拒绝道:“用不上,我自己甩。”
“那能不能请你将水拧干一点,我衣服都被你甩湿了。”沈喜梅一脸无辜的说道。
姚丽君却像没听到似得,继续将衣服甩的啪啪响。
有人帮着声讨道:“姚丽君,你太过分了,我这都有水了。喜妹好心好意借你用,你自己不用甩脸色给谁看?”沈喜梅忙打岔:“算了,恩,丽君也不是有心的,我给你挡着点!”还是没能想起这女孩叫什么名字,红霞还是明燕来着?
姚丽君动作粗鲁的将衣服在水里摆摆漂干净,扔进铁桶里,提着气鼓鼓的走了。
边上的女孩朝走远的姚丽君做个鬼脸:“切,惯得你,喜妹,你就是这么好性子,对这种人干嘛好声好气的?”
沈喜梅:恩,好性子人设不能崩!
“没有啊,丽君人挺好的呀,今天可能心情不好吧。不过,她今天怎么没有上工?”姚丽君是家里的长女,下面弟妹还年幼,可以帮忙干家务活,所以只要放假姚丽君得一天不落的上生产队挣工分,老能干了,基本上一天能拿拿到十个工分,在这几个生产队,除了沈家几个青壮年的女性,少有拿十个工分的女性,所以姚丽君在这一带也是很出名的。
“她家里想让她养养,养白了,好卖钱呢!”不知道是叫红霞还是明燕的女孩一脸鄙视的说道。
“程媛媛,你留点口德,人家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一个肤色特黑的女孩吼道。
沈喜梅总算知道这个不知道是叫红霞还是明燕的女孩原来叫程媛媛,顺带也想起那个肤色黑的叫程婷婷,她们俩好像是堂姐妹来着。
关系很不好的堂姐妹,两家妈妈是村里出名闹腾的妯娌,隔三差五掐架。
程婷婷是堂姐,长得还蛮实,沈喜梅和程媛媛识相的不再开口,两人相视一笑,小女孩的情谊由此建立。
其她人陆陆续续洗好走了,沈喜梅手上麻利,衣服洗得又快又干净,自己的洗完了还顺带着帮程媛媛洗了两件衬衫,两人才一起有说有笑的往回走。
“你那桶里那么满,是不是很沉啊,我忙你一提提着吧。”程媛媛真诚的说道。她只有一桶衣服,而沈喜梅两桶还是塞得满满的,不过为什么对方看起来提着很轻松啊?
沈喜梅见程媛媛有些不解的眼神,不由叫糟。前几天生病了,她奶和大嫂只练了几件紧要穿的洗了,她这桶里积累了不少衣服,按理,她是提不动的。
沈喜梅忙做出有些吃力的样子,嘴上却拒绝道:“没事,我拧水时拧的特别干净,不是很重。再说我家离得近,很快就到了,不像你还要拎好长的路呢。”开玩笑,要是让对方知道这桶那么重,不得更怀疑她。
听了沈喜梅的话,程媛媛也没有再坚持,她自己的的确蛮重的,多了拎不动。
两人非常和谐的走进村里,很快到了沈家那排房子的路口,沈喜梅正准备说再见,程媛媛却放下东西跑过来,凑到沈喜梅耳边神秘兮兮说:“我和你好才告诉你,那个姚丽君就不是个好的,前两天我看见她去了石家,最后是石爱国送她出来的,她出来的时候眼都是红的。我看她十有八九是看上石爱国了,想撬你墙角,却被石爱国拒绝了,你可上点心吧,记得防着她。”
因为这些人的成功,使得1980年春夏之交,实际上就上她重生的前几个月,中央的一些领导人到南方农村展开调查,所以就传出了分开单干的信号,但是她记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体实施到这个县城得等到八二年秋天,距离现在还有两年呢。
沈喜梅一辈子没种过地,自然不太关心分开单干的事,重生了,她得提前把她的小餐馆开起来,钱这个东西不是万能,但是也万万不能短了,家里的条件、顾长军的仕途、孩子的养育,都使得她必须未雨绸缪起来。
不过她同时想起了这年头有和流氓罪一样人人喊打的罪名:那就是投机倒把。
对于做生意,现在绝对是最考验人胆量和魄力的年月,虽然投机倒把不像前几年抓的那么严,有的地方政策松,可能啥事没有,但是也可能被揪着就是坐牢的大罪。
后世有人总结:八十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是很多人不敢;九十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是很多人不信。
九十年代炒股爆富她绝对信,可是她不会啊!想发家致富还得靠她的老本行。
上辈子和小餐馆打了十几年交道,虽然做的是学生的生意,都是一些简单的家常菜,厨艺嘛在后世绝对算不上什么大厨,但是这是八十年代初啊,菜色缺乏创新的八十年代初。
后世网络那么发达,什么菜系的做法、处理食材的诀窍网上搜不出来?那些曾经风靡过的各色小吃,她总能挑两样合适的经营一番吧。
不过在这之前她还是好好了解下当下的政策,挣钱虽然急,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重来一次,绝不能再折进去了。
吃过晚饭,沈喜梅一家在屋后门口坐着纳凉闲聊,她几个婶娘相谐走了进来。
沈家在家未出嫁的女孩就沈喜梅一个,一众皮的上天的男孩衬托下,几个叔婶都偏疼她。虽然忙,得知沈喜梅摔水里也特地来看过了,这会听说好转了,白天要上工没空,晚上相谐着拿点鸡蛋、点心又过来了。
东西不多,毕竟家家都有能吃的男孩,但是总归一番心意。
沈喜梅嘴甜的挨个叫人,然后乖巧的去给大伙倒茶、端板凳,未了,窝在她幺娘(五婶)身边,询问沈五叔的情况。
沈五叔大名沈来旺,五八年,年仅十三岁的他到镇上国营饭店做学徒,在打了近十年杂,总算摸进厨房的门,现在成了饭店的二厨。
国宾饭店在八二年以前是一个布满传奇色彩的饭店。
这家国宾大饭店是镇上唯一一家国营大饭店,听说是整个县城规模最大的饭店。饭店的经营者想必后台很硬,手腕也不错,不管外面是什么样的风声,这家饭店规模是越来越大。
沈喜梅记得初中那会,学校在镇上东边,每次要经过饭店门口,那是投机倒把最风声鹤唳的时候,这个国宾饭店里却一直是座无虚席。
那几年在这里面吃饭的大多是革委会的人,还有更多的是绑着红袖章的红卫兵。这个饭店能招揽这种客人并且正常收费经营下来,那后台和魄力肯定不是一般人拥有的。
这年月吃饭讲究的是量足、管饱,但是那其实指的是绝大所数的普通人,对于有钱有权势的人追求就不一样了,镇上医院、棉纺厂、炼油厂、中学还有几家国营企业都在那一块,那些国营单位里都有食堂的,但是这家走高端路线的国宾饭店从来不差客人。
国宾饭店的菜色,沈喜梅自然是没有吃过,不知道味道如何,但是据她了解,店里厨艺比沈五叔精湛的厨师一只手都数不过来。里面还有个名气很大的主厨,据说祖上是做御厨的,前几年给批斗游街最后投湖了。但是后面请的厨师也不差,都是厨艺世家的子弟,想必国宾饭店的菜色,才是国宾饭店客人络绎不绝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