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儿,村里一共四十五户人家,不加上杜家,你家还有胡家,其他人家差不多每家都存有些红薯来喂猪,但具体的数量我还不知道。我想问,你这一斤红薯能够出多少粉条?”

回去的路上,张里正问道。

“叔,咱们第一次做的粉条,我称了一下,大概有十斤的粉条,当初你们给我的红薯大概有五十斤左右。”

杜菀儿道。

“那你这样说起来,一千斤的粉条,就要五千斤的红薯了?平均每家得有一百斤的红薯才行。这还是够的。红薯不挑地,长得也好,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家当作口粮,可渐渐多了起来,用途也多了喂猪了。”

张里正笑道。

“叔,虽然这八月的第一次交货足,但接下来九月肯定不会不会只要一千斤了,慢慢的,会越来越多的。”

杜菀儿有些小担忧。

“这个你不必担心。咱们村里的地,长啥庄稼都有些不好,就红薯玉米这两样不挑地的长得特别好,哦,还有土豆,若是到时候大家知道红薯能够挣钱,那还不得家家户户都多种一些?还有,就算是咱们村里不够,可以找其他村里收购一些嘛!红薯这玩意不贵,一文钱可以买十斤,也没人买。对了,菀儿,这土豆可能做成粉?”

张里正倒是没有杜菀儿这么担心,解释了一下,然后问道。

杜菀儿诧异。

也许,这就是大燕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都大量种植的结果吧!

现在没人稀罕了,所以卖得这么便宜。

“叔,土豆我不知道,不过有空的话,叔你可以去实验一下。”

杜菀儿笑答道。

她没做过土豆粉,据说和红薯粉一样。

土豆对于她来说,还有其他更多好吃的做法的。

“对了,菀儿,我打算一开始的时候,每家叫一个妇人过来做,在村里的打谷场那边。家家户户出红薯,等这一千斤红薯卖了过后,把银子平分了,你看如何?”

张里正没接杜菀儿的话,问道。

“叔,先不平分。你就跟大家说,给工钱,多少钱干一天的活,剩下的银子你留着,等年底的时候给大家发红封。毕竟,这不可能一直在打谷场做,得建作坊才行。咱们要把六石村粉条的名声打出去,这对大家都好。”

杜菀儿摇头道。

张里正想了想,觉得杜菀儿说得不错。

“咦,张里正,你这是要回村?”

这时,后方来了一队人,最前方是乘马车的,后面拉着几牛车的大汉。

张里正看去,这不是那买了菀儿家隔壁的地的那个人吗?

“青风兄弟,你这是带人打算去开工了?”

张里正认出人之后,打招呼道。

“可不是,看了日子,说是今天晚上戌时宜动工,我就打算把人全带过去。”

青风笑说道。

眼睛却是瞟着旁边的青石,老子为了你这个兄弟容易吗?

待个小树林都觉得可怜?

这晚上动工,鬼都不信!

果然,张里正表情怪异的看了一眼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