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冷案中的线索(1/1)

老刘头的脑子和眼力确实不是胡吹,他虽然不认识枪的型号,但在毛刚一口气摆出七八支手枪之后,他还是从中挑出了两支和他印象中最相近的手枪样式。让毛刚觉得有些吃惊的是,那人带的枪既不是部队里流行的盒子炮,也不是数量最多的日本人的王八盒子,而是少见的撸子!

老刘头虽然不认识各种枪,但他记得那枪的大概样子和那人带枪的模样。那人身上没有枪盒枪套,就是那么把枪直接别在了腰带上。那枪黑乎乎的,但枪身上却有一块白。老刘头跟毛刚保证,要不是那块白,他都没那么快认出那是把手枪。

对于老刘头提出的这个线索,毛刚有点捉摸不透了。因为市面上数量最多的就是王八盒子,这都是日本人带进来的枪,虽然造型难看,故障率也不低。但这枪比盒子炮小多了,有钱人家费尽心思弄上几把带着,既能防身,还能起到一点“我跟日本人有关系”的心理暗示作用。

而使用率最高的就是盒子炮,清末民初的时候,政府都曾经大批量买过这种枪,这枪体积大,射速快,枪盒子能和枪装在一起,再配上二十响的弹匣,简直就可以当个小号机关枪用。

很多部队里的军官,包括张麻子在内就特别爱用这枪,个头大,威力大,挎身上显得威风,拿手里有气派。张麻子最初的形象就是一左一右斜跨两把盒子炮,腰间还插着五六个弹匣,一水的二十响。当年号称没有百十号人的话,别想拿了他张麻子。后来队伍大了,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大帅,再加上田中由纪夫规劝,这才穿上了正经的军服,也不斜挎盒子炮了。一开始他在腰里挂了一把王八盒子,可他嫌那枪又小又难看,挂了几天不挂了。所以直到现在,张麻子的打扮还是一身笔挺的大帅军服,腰间挂着一盒巨大的枪盒,里面装着一把盒子炮。

而至于撸子这种枪,用的人并不多。先是撸子装弹量小,最有名的枪牌撸子也不过能装七发子弹,用张麻子的话说,这点子弹都不够他每天打鸟玩的。然后撸子个头小,不气派。尤其是当一些富家小姐会把一些小号撸子放进随身小包里面当个时尚的时候,撸子就更为被这些五大三粗的军人们看不上了。

除此之外,撸子在关外不流行,还有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撸子主要是西洋国家生产的,不管是美利坚还是德意志,那都离着十万八千里呢。现在日本把持着东北这一亩三分地,他们自然不希望太多西方国家的东西流入进来,所以十万八千里再加上日本人有意无意的控制,让关外的人见到撸子的机会少之又少了。

所以现在的撸子除了英美商会和他们的护卫队之外,也就是些富家子弟们拿来当个稀罕玩意用了,普通老百姓见到的几率并不大。所以这也是毛刚觉得吃惊的原因,这人从哪来搞来的撸子呢?

放下这枪暂且不提,至于那个人的车,因为不是老刘头亲眼看见的,所以当时没能说清楚。但也只是过了两三天的时间,老刘头便也在段长的帮助下找到了看见那人坐车离开的工友,几经询问之下,不光知道了车的样式,就连车牌都搞到了手,这事再一次让毛刚感叹这盘锦站的厉害,一个个扛包的力工都快比他手下的巡警好用了。

虽然毛刚事后查到车牌是假的,不过这倒也不是最大的问题,整个奉天的汽车都不是很多,更何况是盘锦了?一辆汽车从盘锦火车站出发离开,无论如何也会有人看见过的。

当下,毛刚通过盘锦警察局的关系借来了两辆汽车,据说跟车站力工见过的那辆差不多,然后拉上柳家明、拐子刘、王大花和跟着一起来的几个警察,一行人两辆车,开始按照那辆神秘汽车开走的方向一路问了一下去。

毛刚这个办法虽然笨,但他确实判断对了。这两辆车刚出盘锦不到五里地,在一家路边酒馆老板的嘴里,就探听到了消息。

酒馆老板记得很清楚,几天前也是这么一辆黑色汽车,急匆匆的停在了门口。一个男人从车上下来,张嘴就问还有什么吃的。酒馆老板在这里开了十多年的店了,也没见过几辆汽车,知道这人是自己惹不起的,连忙答道说有自己家做的烧鸡和酱肉,还有点日常的小菜。

那男人说顾不上小菜了,让酒馆老板给他包了一只烧鸡,切了两斤酱肉,随手扔了他一块钱,让他再给看着弄点酒。酒馆老板不敢怠慢,给他打了二斤酒,又包了一包花生米给他。那男人也没多说什么,抱着这么一包东西就出门上车走了。酒馆老板之所以能记得他,除了因为这人坐汽车之外,还因为他一手抱着那堆东西,另一手开车门的时候,隐约露出了腰里别着的枪。

毛刚问他“这人什么打扮?”

酒馆老板想了想“灰色西装,白衬衣,里面还有马夹。我当时就想,这有钱人很好,我们都冻得穿大棉袄了,人家坐车里都不冷。”

“枪呢?看清楚什么样了么?”毛刚又问道

酒馆老板连连摆手“长官,我们这小老百姓哪认识那个啊,他就是开车门往里放东西的时候,那衣服下摆甩了一下,我看着那东西像个枪,觉得后怕。”

柳家明突然问道“那他开车门的时候,你看清楚车里有几个人了么?穿着打扮呢?”

酒馆老板歪着头想了好一会,这才点点头“我看见有个人坐在开车的那一边,但模样看不清,戴着个帽子挡住了脸,像当兵的那种帽子。”

柳家明点了点头,又问酒馆老板“他们出门往哪走了?你还记得么?”

酒馆老板一听这话就笑了“长官您这问的,这门口就一条路,往南就回了盘锦,往北是去奉天。他们刚从盘锦出来,肯定不能往回走啊。”

“那从这里一路往北,就只能到奉天?”

酒馆老板点点头“从这往北不远就是盘山县,过了盘山县之后往东,一路过台安、潘家堡、杨士港,就算到了于洪了,那就是奉天城边了。”

“老板对这条路挺熟啊?”拐子刘笑道

酒馆老板一笑“穷人家没汽车,要去奉天就得走这条路。从奉天来盘锦大部分也是这条路,所以我把这小馆开在这里,准备出门的预备进城的,都能有个歇脚的地方。”

几人谢过酒馆老板,出门回到车里,柳家明开口说道“绸缎庄老板是下午在奉天上的火车,那个杀手出现在盘锦是傍黑天。他刚一出城就先找地方买吃的,说明他们要去的地方离盘锦还挺远,等他们回去之后,那肯定是错过了饭口,所以才要在路上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说着,他借着车内微弱的灯光看了一会地图,皱着眉头说道“奉天到盘锦有差不多四百里路,要是这么追下去,那可有的追了。”

毛刚摆摆手“没这么麻烦,无论如何,他们也是挨着奉天近。到时候从奉天往回查应该更方便。再说那个枪也是个很大的纰漏,我们查一下那个枪,没准有意外收获。”

“枪?枪咋查啊?咱总不能去问那个田中由纪夫吧?且不说他知道不知道,能不能说实话,他在这里面掺合了多少还真说不清楚。”柳家明皱着眉头反问道

毛刚摇了摇头“不找他,之前一听老刘头说撸子的事,我就想起了当年的一些冷案。我想回去翻翻那些冷案,说不定能有收获。”

“冷案?毛大探长手上还能有冷案?”王大花坐在后座,调笑道。

毛刚苦笑着发动了汽车“这个年头,啥稀罕事没有啊。路上给你们慢慢说。”

毛刚所说的冷案,大都发生在他当探长的时候。那时还是白局长当政,警察局里派系林立,当官的都在忙着勾心斗角,根本没几个人在乎案子,也就是毛刚毛探长处事认真,愿意帮人查案追凶,再加上他冷静谨慎,倒也是真的破了不少案子,警察局里面的警察们对他也是有几分尊崇。不过饶是如此,毕竟位卑言轻,一些需要调动资源或是牵扯到某些名门望族的案子还是被搁置了下来,成为了冷案。

不过毛刚是能屈能伸的那种人,他并没有为此就放弃这些案子,而是细心的整理卷宗,仔细归档,盼着有朝一日能重启案件,帮苦主讨回个公道。其中最为他看重的,就是几年前发生的连环毁尸案。

那天早上毛刚刚一上班,就有警察过来告诉他,有几个村民来报案,说是祖坟被人刨了。毛刚觉得奇怪,被人刨了祖坟这事,多半都是有积怨的村民报复。曾经吃了亏的一方有时候不敢直接找对方理论,便趁夜刨了对方祖坟,然后趁机在村里镇上散布谣言,说什么对方家里多行不义,祖宗难安之类的事情。这种事情大多都是当地地保出面就能了了事情,干嘛要大老远的跑到奉天来找他报案呢?

但心里合计归心里合计,毛刚还是见了那几个报案人,没成想,进门的头两个人就是两名当地地保。

几人来自奉天西北的全胜村和东罗村,俩村挨着不远,全胜村略大,有三百来户人家,主要是闫姓、王姓居多,其中闫姓是外来户,但人数居多。两大姓之间倒是没什么冲突,过的相安无事。而东罗村虽然略小,可也有两百多户,最多的就是姓罗的。俩村平日里关系都还不错,因为姓氏的关系,还被人开玩笑说这俩村加起来就是阎罗王,敢住这俩村的都是胆子肥的。

说归说闹归闹,谁都没把这事当真,玩笑而已嘛。再说这俩村都是不是什么富余地方,天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着土里刨食的活,抬头只能看见田垄子,阎王爷得多想不开才选这地儿住着啊?

俩村人都没把这玩笑话当真,旁人也就更不当真了。直到前几日发生的一件恐怖的事情,这才让这个关于阎罗王的玩笑话,再次传了起来,不仅越穿越烈,甚至已经让两村的村民进入了先是剑拔弩张,接着又准备背井离乡逃离此地的恐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