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戈林大声为陈道的长篇大论叫好。

戈林的一声叫好,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身上,迎着希特勒等人的目光,戈林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当即慷慨陈词:

“海因茨说的对,大德意志帝国是文明的国度,注定要统一欧洲、引领世界。日耳曼人要做的是成为这个世界的救世主,而不是强盗。我们不再是只知道破坏,不知道建设,被罗马帝国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经过两千年的进化,现在的日耳曼人,是光荣的日耳曼骑士。

身为骑士,我们必须恪守骑士的准则,将德意志的光辉播撒到卐字旗飘扬之地,占领区也不例外。海因茨说的没错,思想的高度决定成就的高度,到底是做强盗,还是救世主,我想没有必要再做过多的讨论。”

陈道对戈林抢他风头的行为毫不恼怒,反而拍起巴掌喝彩。

卡纳里斯微微一笑,跟着鼓起掌来。

罗森堡犹豫一下,想要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除了赞同别无选择,一旦反对陈道和戈林,就意味着自己的思想境界很低级,也意味着自己要把德国向强盗的邪路上引。

没有选择,罗森堡只得跟着鼓掌。

希特勒双手轻拍几下,掌声不是很大,但是脸上却是容光焕发。

陈道和戈林的言论为他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几个月前。海因茨还说德国要进化为“教父”型国家,现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教父”级国家已经无法满足海因茨,他竟然要将德国打造成“救世主”级别的国家。

虽然“救世主”这个名词听起来有些虚幻,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但是希特勒却第一次感到这个词是无比的光辉,无比的悦耳,无比的充满诱惑。

凭借文艺中年强大的跳跃性思维,希特勒脑海中跳出两幅画面。画面的内容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次离奇的遭遇。

第一次遭遇是在西线枯燥的堑壕战中,一天。他正与战友挤在一个掩体里吃午饭,午饭吃的正香,他的耳边忽然响起莫名的声音。

“到外面去,到外面去。”

年轻的希特勒鬼使神差地遵照那个声音的提示。走出掩体。

沿着战壕走出不到十米,他就听到背后刮起一阵恶风,随后是猛烈的爆炸声。

炮击结束,希特勒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和其他闻声赶来的战友走到掩体旁,只看到掩体已经被那枚炮弹炸得面目全非,掩体里的八名士兵全部死亡,无一幸存。

自那天起,希特勒就坚信。冥冥之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保护他。

一九一八年九月末,在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争夺战中,希特勒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坚信那股神秘力量的存在。

一战此时已经接近尾声,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希特勒所在的巴伐利亚十六步兵团遭到英军大举进攻,经过激战后,希特勒所在的部队被迫撤退,希特勒却因为腿部受伤落在后面。

此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看到不知从哪里钻出一个英军士兵,正用恩菲尔德步枪指向他。

他此时已经精疲力竭。既没有举枪投降也没有惊慌失措,只是面无表情地盯着那个英军士兵,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或许是因为他是没有反抗能力的伤员,又或许是因为单纯的心软,那个英军士兵放下枪口向他挥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确认自己逃出生天,希特勒向那个英军士兵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转身离去。

想起这两次惊险的遭遇,又想起戈林刚刚说到的“救世主”,希特勒心中忽然充满雄心壮志。

自己能够逃脱两次死神的拥抱,绝对不是偶然,而是那股神秘的力量在操控。

那股神秘力量的最终目的肯定是让自己做德国的救世主,然后带领德国统一欧洲,进而做世界的救世主。

要不是海因茨和赫尔曼的提醒,自己险些被拉低境界,率领德意志走上强盗和刽子手的不归路。

希特勒正在做深刻的自我反省,忽然听到一个很不合时宜的声音。

“如果我们只顾做救世主,只顾发扬我们的骑士精神,乌克兰人会老老实实地交出他们的粮食、他们的矿石和他们的劳工吗?你想过这些问题没有?罗森总督。”

希特勒挑动眉毛,看向陈道。

虽然科赫阴阳怪气的质问打断他做救世主的幻想,却提出一个很实际也很棘手的问题。

德国总体上来说,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急需乌克兰的资源为德国的工业界输血。如果要善待乌克兰人,又怎么最大额度的征收资源?

陈道面向科赫,长长地叹气道:“科赫先生,,我原本以为你不懂军事也不懂政治。现在听到你问出这种问题,我只能说你竟然连经济都不懂,让你这样一个不懂经济、不懂政治、不懂军事人的人担任乌克兰总督,我对东线的前景感到深深的忧虑。元首,我郑重地向您提出建议,为了德国的利益,科赫先生不适合担任乌克兰总督。”

科赫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急忙偷偷打量希特勒的脸色。

希特勒不动声色地说道:“你先回答他的问题。”

陈道对着希特勒微微一笑,随后说道:“我是这么想的,按照科赫先生那种思维,肯定会造成乌克兰生产力的大幅度下降。假设乌克兰的生产力为一百,我们在乌克兰胡作非为,乌克兰的生产力最多能发挥出五十。我们能征收的资源也绝对不会超过五十。如果我们能适当地善待乌克兰人,乌克兰的生产力可以提升到七十或者八十,剩下的还需要我解释吗?”

卡纳里斯说道:“罗森总督说得有道理。而且他仅仅是从物质方面考虑。我们的宣传部门可以以解放而不是征服的名义对苏联红军进行宣传,削弱他们的抵抗意志,被善待的乌克兰可以当做宣传的样本。”

戈林说道:“英国投降之后,我们的资源虽然不富裕,但是还没到需要用打劫的手段来征集的地步,完全可以适度地放松对乌克兰的压迫。”

希特勒仿佛没听到戈林和卡纳里斯的话,默默地点点头。随后说道:“我会考虑的,今天的会议先开到这里。散会。”

会议结束,戈林和陈道却没有回家,而是坐到希特勒的办公室。

“前几天,赫尔曼的身体不好。海因茨不在国内,我有些事情暂时下不了决心。你们现在出现了,有两件事,我需要征求你们的意见。”希特勒说道。

“是东线的作战方案?”陈道问道。

“东线作战的第一目标应该是基辅还是莫斯科,我和陆军司令部有严重的分歧。布劳希奇和哈尔德认为,莫斯科和巴黎或者华沙不同,它不仅是苏联的首都,还是苏联的通讯中心,最重要的工业区。尤其重要的是,莫斯科还是苏联交通系统的枢纽,拿下莫斯科意味着苏联和斯大林最终的失败。所以,莫斯科必须要作为首选目标予以占领。”希特勒说道。

“莫斯科的重要性,陆军司令部说的非常准确,他们希望以莫斯科为首选目标,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陈道说道。

“我也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戈林说道。

希特勒苦笑着说道:“我也能理解,可是他们犯了一个很致命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

陈道不给希特勒卖弄的机会,直截了当地说出答案:“他们不懂经济。”

“你说的对。海因茨。”希特勒仿佛找到知己。

“我们需要乌克兰的小麦、鸡蛋和黄油,还有顿涅茨工业区的煤炭和各种矿产。我们还必须控制克里木半岛,免得俄国人以此为基地发动对罗马尼亚油田的空袭。北面,我们要占领圣彼得堡,邪恶的布尔什维克的发源地,摧毁他们的信仰。总之,我认为,夺取莫斯科很重要,但是重要性要排在基辅的后面。你们能理解我的想法吗?”希特勒说道。

“我理解,我和海因茨商量过对俄国的作战方案,我们也认为基辅的重要性排在莫斯科前面。”

按照希特勒与陆军司令部发生分歧,最后正确的总是希特勒这种逻辑,戈林摆明立场站在希特勒一边。

希特勒满意地笑着说道:“还是你们有经济头脑,了解战时经济的重要性。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只会抱着克劳塞维茨的那一套不放。”

陈道说道:“陆军司令部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他们忘记一件事,就是占领莫斯科的可行性。陆军司令部的话只说对一半,莫斯科不是巴黎,而俄国人也不是法国人,他们不会像法国人那样,被我们的军队逼近他们的首都就决定投降。恰恰相反,他们会和我们在莫斯科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里战斗。即使我们攻进莫斯科,很可能会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巷战。而且步兵肯定跟不上装甲部队的进军速度,如果基辅地区的苏军趁机北上,中路进攻莫斯科的部队右翼会很危险。”

希特勒闷声叹气道:“我能认识到基辅和乌克兰的重要性,斯大林肯定也能认识到。他肯定会将主力布置在乌克兰,他是不会放过我们暴露的右翼的。”

“既然我们已经达成共识,就没有必要再和布劳希奇他们见面,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制订计划就是。”戈林说道。

“对俄国战争的过程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如何开始,俄国人是我们的盟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开战,必须要照顾联盟中其他国家的情绪。”陈道说道。

“你的提醒很重要,我会考虑的。我们来说第二件事,经过刚才在会议室的讨论,我也认为科赫不适合担任乌克兰总督,他去乌克兰很可能还会用他的那一套办法,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希特勒向戈林问道。

戈林思考后摇头说道:“没有,我认识的级别足够的干部里,都是和科赫类似的想法,没有适合替代科赫的人选。”

“我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乌克兰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能让一个不合适的人选去担任总督。”希特勒闷闷不乐地说道。

“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陈道忽然说道。

“谁?”希特勒和戈林同时问道。

“我们的波西米亚总督海德里希。”陈道说道。

希特勒默念一次海德里希的名字,随后问道:“你的意思是让他去乌克兰,让科赫来担任捷克总督?”

“不,捷克和乌克兰同等重要,我可不想让海德里希在捷克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局面毁在科赫的手里。”陈道说道。

“你准备找谁接替海德里希?”希特勒问道。

“在波兰总督府,我发现一个人才,他可以接任海德里希的职务。”

希特勒意味深长地看着陈道,戈林察觉到希特勒的目光,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他猜出希特勒的想法,希特勒肯定误认为这是陈道,甚至是他想要扩张在德国政界的势力,要安排亲信谋取捷克总督的职务。

上帝可以作证,他在这件事上绝对是清白的。

海因茨还是太年轻,竟然随随便便就向希特勒建议人选,竟然还是波兰总督府的人,真是太鲁莽了。

希特勒耷拉着眼皮,沉声问道:“你准备建议谁?”

“这个人你认识。”陈道没察觉希特勒的异样,兴奋地说道:“还是你推荐他到波兰总督府任职的。”

“你说的难道是施佩尔?”希特勒惊讶地问道。

“当然是他。”陈道说道。

“阿尔伯特.施佩尔,那个建筑师?”戈林也很震惊。

“就是他,我认为乌克兰在战争时期所处的局面非常复杂,也充满危险,需要一位铁腕人物去担任总督,目前看来只有海德里希合适。捷克的局面经过海德里希的处理,基本已经稳定,施佩尔去捷克之后,只要将海德里希的政策延续下去就可以坐稳总督的位置,而且他说不定还能给我们一个惊喜。”

高,是在是高!戈林不禁对陈道刮目相看。

这样一来,既能将施佩尔这个希特勒的亲信光明正大地调出波兰,又能卖希特勒和施佩尔一个人情,真是高啊!

“海德里希去乌克兰我赞成,可是施佩尔去捷克......他今年还不到四十岁,会不会太年轻?”希特勒问道。

陈道轻咳一声,低着头不说话。

戈林笑着说道:“想想海因茨的年龄。年龄不是问题,能力才是关键。”

希特勒哑然失笑。

“我总是忘记海因茨的年龄。既然有一个不到三十岁的波兰总督,再加上一个不到四十岁的波西米亚总督也不是新闻,就让施佩尔去。现在,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天气转暖,泥泞期结束,我们统一欧洲的大业要迈出关键的一步。”

“既然方案已经定下来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在参加军事会议,我得尽快回华沙,那里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处理。”陈道说道。

“回去之前,你先去解决那个大岛浩,他可是等着盼着见你这位欺诈者基尔加丹呢?”希特勒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