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古德里安率领的第311装甲旅通过闪电式南下,一路攻城拔寨,连续奋战,很快平定了盘据在纽伦堡以及周边的大大小小武装集团和各地的流散割据势力。按照艾德里安的战略思想,古德里安每次都把安民和休养生息当成必不可少的议程,逐个加以复制,使得当地的生态和生产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第311装甲旅的战斗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既是战斗员,又成了宣传员,这让古德里安的工作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帮助,并顺利实现紧急提兵向东挺进的目标。
连续战斗和长途跋涉,使得311装甲旅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战斗和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尤其是武装运输车和装甲车等机械装备折损十分突显。好在古德里安极善用兵,不光是宣传鼓动、纪律约束,还是战斗意志的强化,都堪称曲范,他的部队一直精神百倍、斗志昂扬。10月26日后,部队战斗员通过一系列运动战,攻坚战,已经疲惫不堪,古德里安运用艾德里安的驭兵之策,即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问题,尤其对士兵思想情况摸底和安抚做得非常成功,因此,一路连续向东,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古德里安自己心里非常清楚,从十月十日出兵到现在,部队根本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休整,尤其是这样的长途奔袭,几乎是每个人的动力极限,对部队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也是一个难得的煅炼,这对日后可能发生的紧急处置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队伍一路向东挺进,加上由于每次的任务都富有突然性,使得整个部队的补给并不十分顺利,好在萨克森州警备军及时警觉到了这一问题,提前给部队补充了装备和给养,古德里安非常激动更加佩服艾德里安的前瞻性。部队有了短的休整,面貌焕然一新,很多战斗负伤滞后战斗员也都陆续赶上了大部队。10月29日下午,国民军第311装甲旅顺利到达德累斯顿市郊外的埃里克工业园附近农庄驻扎,进一步得到更好的休整。
提姆?冯?博得温是艾德里安当前比较器重的一名年轻的国民军指挥官,为了巩固各部队的战斗成果,更是为了适应今后全国统一的需要,10月初,他欣然接受了艾德里安关于扩建护卫军的任务。
原有的护卫军总人数不到一万,武器装备和人员素养都不尽如人意,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还没有得到过战争的洗礼,从战略高度上看,这对新的政权更替非常不利,形势所迫,已经到了应该有所行动的时候了,为此,艾德里安紧急召见提姆?冯?博得温,认真讲述了扩建护卫军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萨克森州说得上是艾德里安事业上的大本营,一直名望极高,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提姆?冯?博得温的征兵工作因此进展得非常顺利。一方面,他采用了艾德里安东方式的政治宣传方式,对过去一段历史的君主德国进行了深刻剖析,一方面,承诺了对广大民众战后思稳、渴望民主幸福的愿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萨克森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年轻人积极涌跃,纷纷报名参军,掀起了空前的参军热潮,至此,护卫军的征兵工作颇具成效。
有了广大的工人群众基础,护卫军由原先的不足一万人,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增加到4.2万人,按照艾德里安的指导思想,提姆?冯?博得温把刚刚招募的新兵根据以老带新的原则,补充到各个基层部队,并编组成三个建制师,分别由有战斗经验的部队指挥员进行训练,以期快速成军。埃里克集团是艾德里安的坚强后盾,其旗下诸多军工企业都有着强大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提姆?冯?博得温新组建的三个建制师也迅速武装起来并成为了一支不可忽略的劲旅。接到威廉?古德里安和提姆?冯?博得温两人各自发来的电报后,艾德里安非常高兴,即时又回电,晋升博得温为中将,随时提调候用,原护卫军三个师改编为国民军第4军,由随之赶到的第3军军长埃尔温?维茨勒本临时担任方面军司令,统一训练、统一指挥国民军第三、第四军,择期北上,准备全力攻打当时的柏林。
10月30日,国民军第三、第四军从萨克森州整装出发,浩浩荡荡,高歌猛进。沿途驻军远远地看到,非常惊讶,面对这样一支武器优良、作风顽强的精锐之师,自感望其项背,大部份守军不得不主动缴械投降,纵有负隅顽抗者也都一触即溃,望风披靡。各路大军兵不血刃,沿途收复接管城镇,进展非常顺利。
博得温率领的第四军向北一路挺进,与往南赶来的苏维埃工人党领导的起义军在科特布斯城不期而遇,双方发生了急促的遭遇战。埃尔温?维茨勒本听取博得温的密电汇报后,随即下令第三军继续北上,第4军就地布防,稳住阵脚,先用火力优势压制住工人党起义军的进攻势头,然后抓住敌军弱点,各个击破。当晚,国民军第四军迅速作出调整,以第一师诱敌深入,第二师快速迂回,第三师为侧翼,形成口袋阵,对敌进行聚歼。
苏维埃工人党领导的起义军是一支拥有6万多人的工人武装,大多数为德国东部沿线的失业劳工,其余为波兰人,他们有自己的行动纲领,有严密的组织协调,虽然武器并不精良,但人员的战斗意志却十分顽强。
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工人党领导的起义军悄悄列队,倾巢出动,对国民军第四军营地直冲过来,其先头部队于凌晨时分,与国民军第一师开始交火。
战斗意想不到地激烈,起义军虽然没有重武器的支持,但他们作战意志十分顽强,双方在科特布斯城外的攻防战打得非常胶着。第四军第一师凭借优秀的装备进行反击,给起义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但是,面对潮水般涌现的起义军队伍,就算开足所有杀人机器,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完全阻挡起义军近似疯狂的进攻。
国民军第四军第二师侧击战于期打响,由于起义军前仆后继、声势浩大,侧击效果不佳,对敌分割包围的战术不能马上凑效。与此同时,第三师在迂回过程中被敌方余部反包围,由于第四军的士兵绝大部份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临机应变能力尚欠火候,先进的武器也没有到得应有的发挥,至此,双方势均力敌,进入残酷的绞杀战。
双方战斗极其艰苦,好在第四军仍不失为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部队,他们抓住起义军缺乏正面作战的弱点,不断进行单兵与小分队合成,使起义军逐渐失去了占据人多的优势。
博得温平时只擅长步兵作战,平时训练忽略了武装运输车的战斗功能,眼下,手里的武装运输车发挥不了应有作用,让博得温在这次战斗中有了深刻的教训。
收到提姆?冯?博得温请求增援的电报,维茨勒本立即明白,一向不肯示弱的博得温肯定遇上了不小的麻烦。与此同时,远在汉诺威的艾德里安同样接到了博得温的求援电报,随即,艾德里安回电固守待援,又提拔费迪南德?舍尔纳为中校,接任原第311装甲旅旅长;古德里安为少将,担任第4军装甲师师长,火速率部接敌。
古德里安再次临危受命,10月31日,第 4装甲师快速抵达科特布斯城外,并与博得温取得了联系。当晚,由第四军第一师仍然在一线烊攻,第二师收缩击敌左翼,第三师原地扩大战果,第4装甲师战术机动,以绝对优势对苏维埃工人起义军发起猛烈反击。战斗到拂晓,第四军第三师进行中间开花,直接沉重地打击了起义军的大后方,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第二师成功地将起义军压缩在科特布斯城外的一小片原野上;古得里安的装甲师纵横驰骋,以碾压之势将起义军分割得七零八落。而就在几个小时前,起义军采取锥柱阻塞和伏击打援的策略,对古德里安率领的装甲第四师进行阻击,没想到装甲车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地挡住古德里安的突破,并直接导致了整个起义军机动部队的的基本丧失。现在,除第四军一师正面还有部份起义军在连续攻打之外,其余部队正象风卷残云般追歼起义军残余势力。战斗还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的时候,古德里安收到博得温指令:提前撤出战斗,第4装甲师迅速北上参加攻占柏林的战斗。
通过整晚的反攻,起义军残部大势已去,但仍然负隅顽抗。
博得温马上作出新的调整,第一师主动出击,迎头痛击冲锋不断的起义军,第二师在外围截击可能溃逃的残军,第三师一部配合第一师夹击起义军退缩后的防守主阵地,其余部队继续清剿逃窜之敌。
古德里安收到指令后疑惑不解,他正想连续建功,没想到就在嘴边的肉却吃不成了,心里直犯嘀咕,但他转念一想,既然这个命令是艾德里安亲自从汉诺威发出的,那就一定有他更深层次的道理,于是,二话不说,阵前指挥所有正进攻中的装甲师迅速撤出战斗,就地集结,简单的早餐过后,部队便马上往柏林开拔。
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士兵都是这支部队的精英,苏维埃工人党起义部队面对国民军第4军强大的阵容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却没有丝毫退却的意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溃散后他们也没有大后方,同样弹尽粮绝而无法生存,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军所到之处都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即使突围出去也会遭到无情地追歼,于是,他们选择了抗争到底,直到一人一枪。
越到最后战斗越残酷,第四军收缩部队,开始主动进攻,起义军边战边撤,以科特布斯西城外的临时战壕作为依托,展开阵地防御战。
提姆?冯?博得温见起义军已是强驽之末,命令全军团团围住,并临时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决定以第一、三步兵师边整休边围困,第二师一个团正面烊攻,另外两个团分左右两面夹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声势可造大,但不必猛攻,以此威慑敌军。
晌午时分,起义军已是疲惫不堪,几天几夜连续高强度的战斗,每个人的精神意志已经大不如前。如今,饥饿成了很大的问题,这对站着都可以睡着的他们来说,还要面对随时死亡的威胁。提姆?冯?博得温可不是傻瓜,他找了个干燥的地方坐下,每隔二十分钟组织一次小规模的“冲锋”,而这样的冲锋无非就是造势,并没有真正地抵近。
起义军仿佛惊弓之鸟,他们对国民军每一次真假难辩的冲锋都必须小心应对,哪怕刚刚闭上疲劳的双眼,也必须瞬间睁开双眼并投入战斗。
傍晚,提姆?冯?博得温命令第一师第一团替换第二师开展袭扰进攻,第二师原地休整并作对敌包围状态。如此这般,直到第二天拂晓,起义军阵地上终于升起了一面小小的白旗。博得温担心有诈,命令投降的士兵从坑道里有秩序地慢慢走出来,在前沿一侧陆续缴械。
在清扫战场时,国民军发现起义军一个分支机构指挥员自杀后的遗体,他在自杀前下了一道非常正确的命令,让所有起义军向国民军第四军缴械投降。提姆?冯?博得温感慨一番,下令厚葬这位起义军指挥员,并在这位指挥员的坟前立了一块高大的石碑,以纪念他的勇敢和忠诚。起义军余部三千多人都很意外,不明白国民军为什么对敌人也那么尊敬,当他们再一次听到第四军成军前的宣讲后,对国民军的宗旨和任务有了高度认同,都不愿意就地遣散,集体要求参加国民军。提姆?冯?博得温非常高兴,用电报向艾德里安进行直接汇报后,全军休整一天,然后也向柏林开拔。